高校舞蹈教育中非遗舞蹈的传承探讨
2015-08-06郑好
郑好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基于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将其引入到高校教学中,将教育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将对高校舞蹈教育中非遗舞蹈的传承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舞蹈;非遗舞蹈;传承分析
高校作为传播文化、培养人才、传承学术的重要场所,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开展不仅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弘扬,同时还可有效传承,关于舞蹈的发展,历朝历代都作出了贡献,在前朝基础上进行总结,对舞蹈事业的可持续奠定基础。笔者分别从:“非遗”舞蹈研究、高校舞蹈教学在非遗文化保护中发挥的作用、高校教学中“非遗”舞蹈教学思考,详情如下。
一、“非遗”舞蹈研究
随着各国间文化的有效交流,高校舞蹈教学逐渐朝规范化、系统化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将其引入到高校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为非遗舞蹈的传承打下基础。关于我国民间舞蹈的发展,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使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反映。高校在教授“非遗”舞蹈时,应与当地特点充分结合,通过舞蹈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民俗风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我国民俗文化。
例如:“非遗”项目—烟盒舞,这种舞蹈分为仿身舞、杂弦、正弦三种类型,属于石屏彝族舞蹈之一。在表演时舞者手持木制烟盒,在乐器的伴奏下手指敲击盒底来起舞,营造出一种明快、热烈的氛围,在时代的发展下,烟盒舞逐渐从自娱性演变为穿花对舞。民间舞蹈源于实际生活,烟盒舞动作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舞蹈动作是由劳动、娱乐、祭祀得到的灵感,经加工而形成,在新时代下烟盒舞的内涵逐渐丰富,集歌、舞、乐于一体,并对舞蹈技巧性动作进行了创新发展。总的来说,民间舞具有传承性、价值性、活态性、生态性及传承性,详情如下。
(一)传承性
经笔者研究,“非遗”民间舞是从原始舞蹈发展来的,具有突出的文化特征,民间舞蹈中应用的服饰、道具均反映了人们的动态形象,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理念息息相关,并在特定时间来体现。此外,还可利用技艺、声音来体现舞蹈,使其得以延续,由此可见,在“非遗”舞蹈傳承中人的作用不可小觑。
(二)价值性
随着“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其文化结构的独特性更加凸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特色十分突出。民间舞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充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通过特色表演来丰富民间舞的内涵,如:风土民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
(三)活态性
关于民间舞的活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民间舞是活的遗传,随着的时代的发展逐渐得到不断创新;此外民间舞是“活”的表演,具有一定流动性。为了加强对民间舞蹈的了解,学生应从活态角度着手,对民间舞蹈全面理解。
(四)生态性
未经雕琢的“非遗”民间舞乡土气息十分浓厚,例如:广场舞,这类舞蹈不具备表演性,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使普通民众在民俗活动中得以传承。
二、高校舞蹈教学在非遗文化保护中发挥的作用
经笔者调查,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于民间,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非物质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同时也有共同点。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中,高等院校应发挥自身作用,对人才加以培养,并将这些高素质人才输送到各个地区,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舞蹈更好地传承,基于现代化角度来看,民间舞蹈创造性、审美性相对较高。
例如我国重庆市,传统舞蹈文化遗产约为270多项,为了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许多高校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对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加以培养,与此同时高校开设了民间舞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有效途径。据分析,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不仅包含传统舞蹈,同时还涉及到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曲艺、民间文学、传统民俗、传统医药、传统技艺等内容,由此可见,将非遗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中十分必要。
民间舞最初的作用是庆祝和祭祀,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民间舞的表现形式及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并承载了中国56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因此,民族民间舞蹈有其显著的特征:
1.地域性:地理环境会对人体动作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不同生存环境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其舞蹈文化均不同,具体可划分为五种类型:农耕型(如:陕北秧歌)、农牧型(如:维吾尔族舞蹈)、草原型(如:内蒙古舞蹈)、绿洲型(如:东北秧歌)以及海洋型(如:朝鲜族舞蹈)。
2.生活劳作的影响性:民族民间舞蹈多与祭祀、狩猎、农耕等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生产方式下的民族舞蹈,其动作均有很大差异,例如:京族舞蹈中的“轮指手花”即渔业生产时的拉网动作;佤族舞蹈中“屈膝撅臀”即稻作生产时出舂米的动作。
3.生活习俗的影响性:民族民间舞蹈最能体现生活习俗之间的差异即舞蹈的衣饰;因服饰不同,舞蹈的动作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4.表演形式的多样性:不同民族均有其独特的历史、信仰、情感表达和审美等,这些因素都会在舞蹈动作中完美的呈现出来,使得民族民间舞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如傣族的白象舞、孔雀舞;壮族的牛头物、纸马舞;布朗族的克广、大鼓舞等;而这些舞蹈形式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2]。
5.仪式性:民族民间舞的仪式性十分明显,如秧歌是为祭祀田祖,跳丧用于丧葬。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同时还应购置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我国传统舞蹈的传播作出巨大的贡献。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依然未取得一定效果,从社会发展形势来分析,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引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非遗的有效途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非遗教育传承规范性不足。一方面,高校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到常规教学中,其稳定性、系统性及连续性不足,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此外大部分非物质文化丰富的地区的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导致非物质文化课程无法开设,与此同时经费来源的缺乏也会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发展。
三、高校教学中“非遗”舞蹈教学思考
综上笔者对“非遗”舞蹈特点进行了阐述,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弘扬“非遗”舞蹈,高校在舞蹈教学中还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详情如下。
(一)将舞蹈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效结合
为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舞蹈教学中通常以传统舞蹈为主,未对民间舞蹈引起重视,基于这种情况下,学生文化素养及舞蹈内涵无法有效提升,对舞蹈文化的传承造成不良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舞蹈素养,高校应对舞蹈知识的教授不断强化,帮助学生了解舞蹈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在舞蹈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舞蹈理论课程数量,将新型教学方法运用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舞蹈及民间舞蹈知识与技能;另外高校还应加强对教授的培训与管理,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这方面的法规及政策,使舞蹈传统工作得以实施。此外好应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加以建立,为舞蹈教学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二)对实践性课堂教学不断加强
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为了促进舞蹈教学的有效实施,应对实践性课堂教学加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加以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有效手段帮助学生走出课堂,在专业舞蹈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得到弥补。
高校应开展民间舞蹈采风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勘察,通过实地调研帮助学生了解民间舞蹈服饰、形态及舞蹈文化知识,通过这种课堂教学形式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确保乡土舞蹈教学的有效实施。另外高校还应聘请相关专家,组织专题讲座,使课堂教学得以丰富,使其形成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
(三)构建高校、政府、传承人的合作模式
为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间舞蹈教学的开展,仅靠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实现,基于这种情况下,应加强高校、政府及传承人间的关系,使保护及传承模式得到构成,通过这一模式,政府可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学校则发挥着舞蹈教学作用,在文化传承中传承人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三者合作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弘扬与发展。
(四)加强现代舞与民间舞蹈的联系
民间舞的动作小巧且精致,其与现代舞对比,会显得过于含蓄、内敛;在现代舞的冲击之下,民族民间舞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开始从生活中来获取题材,进而让舞蹈更与生活贴近。例如傣族的《孔雀舞》,其最初的舞者是男子,且传统表现孔雀舞的动作是有其严谨的程序;但杨丽萍在传统孔雀舞技法上进行了创新,用手指来表达孔雀头,并通过手腕、肩膀、手臂和双腿蹬等呈现出孔雀的觅食、飞翔、栖息和旋转等动作特征,代替了传统“三道弯”的造型。此外,杨丽萍还融合现代舞中的放松和收缩技巧,创编了震胸、甩头、抖腰等动作,进而向受众展现出舞者对灵魂自由的情感追求。
此外,胶州的秧歌独舞《一片绿叶》也在现代舞的推动下,對其舞蹈动作进行了革新,将传统的普通折扇用一片绿叶替代,并融入“碾步”、“推扇”等动作单元,同时结合民族民间舞的“拧”、“扭”等动作,将女子与绿叶完美融合在一起,呈现出舞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非遗”舞蹈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高校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为确保舞蹈文化更好传承,还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现代舞与民间舞蹈的联系、构建高校、政府、传承人的合作模式、对实践性课堂教学不断加强、充分结合舞蹈教学与文化教学,为我国舞蹈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荣.以辽南金州龙舞为例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发展“非遗”舞蹈文化[J].舞蹈,2013(09):56-57
[2]纪芳芳.学科建设视野下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3]纪广.山西民间舞蹈在“非遗”保护活动中的发展考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5):53-54
[4]保奕帆.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的探索[D].云南艺术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