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5-08-06延虎昌
延虎昌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如何有效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在数学课堂中怎样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扎实、有效地搞好数学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广大数学教师关注和追求的目标。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认为要想有效地搞好数学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关建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建词:中学数学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正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向活动。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科学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且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因而对中学教师来说,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优势的兴奋中心,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势必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新颖的课堂导入技巧,可以激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教师应该积极创造这种“愤”和“悱”的情境。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学习。另一种是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比如从课外活动、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等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又难以回答,学生从而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的要求。比如,在学习几何的平行线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墙面,再提出“哪些线是平行的?”,“哪些线是垂直的?”,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这样学生颇感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二、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教学中要把握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练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一个思维灵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差距,而思维僵化的学生面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如果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置合适的练习,那么任何问题都会令人感兴趣,达到预想的目标。练习目标的设置应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目标越具体,兴趣越浓厚,合适的学习目标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经验能使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兴趣。总之,课堂练习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共同发展,从而增强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通过创设竞争性情境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学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要“激励”、“鼓舞”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提倡竞争学习方式,以竞争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学习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有助于优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其次,有助于增强优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的调节能力;最后,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孤独感,增强自我价值和自尊心;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比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通过激励性的评价,给学生以成功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大小之分,不管是“大成”还是“小成”,只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他们一样能产生心理愉悦,在学习上怀有成功感,体验成功发快乐,就会保持高涨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表扬、鞭策及祝愿等激励因素,常常给学生一语三春的感染力量,激起其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利用刚刚留下鲜明的记忆表象及时评价,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等等。
五、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激发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兴趣
解决问题就是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数学是一门与现实密切联系的科学,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原因之一就是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多,感到学而无用。所以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兴趣。也可以试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利用各种有利的合适的时机,开展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种学习是学习者自觉的、主动的学习方式,也是学习者迫切需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习者体验成功的学习方式,更是高效率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需要,同时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为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必需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总之,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一个内在的转化过程,为了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一种天生的和强有力的兴趣因素,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乐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从而去努力学习。所以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和谐师生关系,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淺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