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上的科学使用

2015-08-06黄书娟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学具数学课堂

黄书娟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科学的使用教具和学具可以很好地帮助小学生增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得他们更易掌握数学知识。当然,如果学具利用不好也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数学;学具;课堂

一、把握住使用学具的最佳时机袁让学具更富实效性

把握火候,适时展开教学,才有可能成就高效的课堂教学,学具的使用也应遵循适时性原则。

(一)复习导入时使用学具。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因此,许多知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需要用与之有关的旧知识作为知识基础。在复习准备中,过操作学具,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以及操作技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例如:教学“9加几的加法”,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加法。教学时,借助数位表及小棒,先让学生在数位表上一根一根地摆小棒,当摆到9根后,问:“再添1根是多少根?”“个位上够10根小棒怎么办?”学生边操作边回答:“个位够10根小棒,要把它捆成1捆,变成1个十,放在十位上。”这样学生过操作,进一步了解了“10个一是1个十”的道理,掌握了9和1凑成十的操作方法,使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运用已有的“凑十”的知识和操作的技能,去学习9加几的加法,达到了操作的目的。

(二)学习新知时使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对什么事都感兴趣,必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方能满足。我们不妨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新知教学中运用学具,让学生在“把玩”学具的过程中探索新知,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三年级《认识分数》一课。课前导入时,我先提供给学生一张圆形纸片,让学生把它分成两份。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分法,逐一展示他们的方法,于对折分处展开深层教学:这样对折就是把这张圆纸片分成怎样的两个半圆?这两个半圆为什么相等?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分法叫做怎么分?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操作是必要的:简单的一张小圆片直观形象地强化了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为后续分数意义的理解打下基础。

(三)验证规律时使用。

数学知识蕴含着诸多概念、规律、法则。而这些知识对于理性思维偏弱、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单纯的文字逻辑性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也必定是低效的。此时,不妨借助学具,将这些概念、规律、法则物化于学具的操作中,让学生在做一做、想一想中感悟、理解、运用知识。例如:学习“长方形的认识”时,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试着说一说长方形有哪些特征,以便培养学生观察与猜想的能力。那么学生所说的到底对不对呢?进而,让学生运用手中的长方形和三角板自己想办法进行验证。学生过测量、对折等方法,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的正确性,最后概括出长方形的特征。这样学生从提出假设———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初步经历了一次简单科学实验的过程,使学生感到科学实验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做,这样就为他今后的猜想与实践打开了理想的大门。我想这不得不归功于神奇的学具。

(四)当学生的思考遇到瓶颈时使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的思想处于思考的瓶颈之时便是展开教学的最佳时机。此时,学具的及时介入,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三角形特性》一课,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如三角形空调架、三脚架、篮球架等),提问:为什么生活中会用到三角形呢?有同学提出将这些物体制作成三角形状是因为这样节省材料,也有同学认为这样更牢固,更有同学认为这样做更美观。当学生为自己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之时,教师出示课前已制作好的木质三角形,请学生拉一拉。接着拿出木质的平行四边形也让学生拉一拉。通过这么一拉,学生立刻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加固,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稳定性的作用。最后请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同样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摆出的三角形都是一样的,而用同样的四根小棒摆却能摆出形状各异的四边形呢?深化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即当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也随之确定。笔者认为这样的体会与感悟只能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之上的。这正是学具带给他们的无穷快乐。

二、把握住使用学具的程度袁让学具更具思考性

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应该是一堂好课所应呈现的一种境界。学具的使用同样应该做到收放自如。此外,更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一)相信学生的思维,大胆放手。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层面,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具有个性化的知识感悟和体会。在学具的使用中,教师不妨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的操作收获。只要给他们时间与空间。例如:六年级《圆的面积》教学时,过回忆、归纳总结得出:可以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其他几何图形,然后再求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操作。一段时间后展示方法:大部分同学都将平分后的小扇形拼接成了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图形。依着学生的作品,顺利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正当我打算展开下一环节教学时,有位同学举手了:“老师,我把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多么新颖的方法!将他的作品投影展示。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再次推理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这都来自大胆地放手。学生经历了“确定研究方法、动手操作、推理归纳得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再次推理验证”这样学习历程,相信他们对圆面积的认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二)注重深度挖掘。

学具的使用是为了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探索、理解、应用知识。使用学具千万不要进入单纯的为学具而学具,为操作而操作的怪圈。因此,在使用学具的过程中,教师尤应注意学具使用深度的问题。例如:在教二年级《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大捆小棒,让学生在猜一猜、数一数自己小组的小棒数量中,回顾原有的数数相关知识。然后教师出示3只透明的保鲜盒,让学生拼组小棒,并选择合适的盒子放入其中。在动手操作中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写及其意义。课后,听课老师对该教师保鲜盒这一学具的使用大加赞赏。然而教师对本课学具之一的保鲜盒的使用还可继续挖掘。我们可以猜测教师有意将盒子横放成一排,应该是让学生形成数位意识,为构建数位模型打下基础。但教学中教师却又“欲言又止”。笔者认为这样教学会给学生一个错觉:个位需要用几根小棒表示,十位需要用几十根小棒表示,百位需要用几百根小棒表示。但如果出示数位,又会引起新的认知冲突:因为每个数位都有它的计数单位,那么每个数位只能放0到9根小棒,如果超过9根就得向前进位了。

总之,学具的有效使用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作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学具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