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载体创新
2015-08-06陈爽超
摘要:高职院校是为实现中国梦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阵地,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集知识与技能、智慧与体魄为一体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我们的目标。为达此目标,不断发展和完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势在必行。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探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载体的创新,以挖掘学生潜力、启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培养时代新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00-02
载体,本来的涵义,在科学技术方面是指能传递能量或承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在社会科学方面,是指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广义泛指一切能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体育载体,一般来讲是指体育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形式与手段。体育文化载体是以文化为载体,把体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
一、校园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科研、训练、健身、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精神财富,包括体育观念、体育意识等。
(一)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
校园体育文化包含在校园文化之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较,最明显的区别是多了一份职业教育属性,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文化,在体系构建、环境特征、人群特征及组织活动方式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我们既要看到共性,即大学精神,又要重视特性,即职业属性,只有把握特性,才能在高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载体方面有创新。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对高职院校提升层次、丰富内涵、塑造良好形象作用极致。在传承体育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正是校园体育文化本质功能的显现。在校园里,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就是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造就教育氛围、增添学校活力、丰富校园生活等方面功不可没,其价值已被社会认可。
二、打造校园特色项目,创新体育文化活动载体
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集知识与技能、智慧与体魄为一体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国家与现代企业对从业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科学的头脑、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勇敢的创新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还有善于组织和协调的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都需要培养、训练、养成。
实践证明,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催人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增强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品质,开拓自身创造力、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一)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具有亲身体验的直接性;培养习惯的自觉性;学习程序的独特性;学习意识的自主性;学习方式的高效性等特点。
1.亲身体验的直接性。
亲身经历、自己亲自参与做过的事、直接感受的事情我们就会记忆尤新,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拓展训练就是提倡参与者直接感受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索、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培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从而,拓展了参与者的学习空间,培养了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体味到实践出真知不是一句空话。
2.培养习惯的自觉性。
拓展训练注重个性发展,不是千人一面,不要求千篇一律,即尊重学员个人学习的方式方法,可以与众不同,又鼓励学员广泛与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自觉主动学习、自主选择、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觉性养成了,责任感也会相应的得到增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习程序的独特性。
拓展训练与以往的学科教学不同,它是一种独特的“先行后知”的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为前期分析→课程设计→场景布置→挑战体验→分享回顾→引导总结→提升心智→改变行为。这八项环节中的每一项都是层层递进、相互渗透的关系。通过这一程序,参与者可将拓展训练中的理念内化,并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
4.学习意识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意识是学习者从自觉主动角度去观察、认识自己的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目标意识。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通过拓展训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员提供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学员由被动变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改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5.学习方式的高效性。
学生亲自参与、直接动手、手脑并用,这样亲身体验直接感受的学习,记忆清楚、理解深刻,值得回味。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又有培训师精心观察精指导,必然高效。省时间、提升速度快、效果自然好。
(二)拓展训练在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上接第99页)
馆进行宣讲一般都请数据库商进行宣讲推介,但由于数据库商对高校师生的基本情况和信息需求了解不多,因此宣讲效果往往较差。笔者认为,图书馆应与数据库商合作进行相关的宣讲,由数据库商培训图书馆内馆员,再由馆员结合本校读者的信息需求特点和信息检索的实践对本校师生进行宣讲,让读者充分了解所试用的电子资源,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此外,这类宣讲不应当是一次性的,最好能够覆盖到整个电子资源的整个试用期内,以实现最大的覆盖。
4.组织读者进行集体试用。
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图书馆可以组织一部分校内的读者直接上机试用,通过直接上机的实践,既能即时解决读者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让读者对试用电子资源产生直接的良好印象,形成一定的口碑,并通过这些读者的推介宣传,让试用电子资源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宣传效果。此外,图书馆可以通过向上机试用的读者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直接获取读者对所试用的电子资源的意见和建议,为图书馆最终决策是否购买该电子资源以及购买该电子资源后如何进行宣传提供参考。
5.对试用电子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追踪。
在进行试用电子资源宣传的同时,也应对试用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并根据追踪所获得的信息以改进自身的宣传工作并为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的决策提供参考,图书馆应当对三个方面信息进行追踪:一是电子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该电子资源的点击率和下载率,这些信息最直接反应了高校读者对该电子资源的需求情况;二是电子资源的了解情况,包括电子资源宣传的范围以及读者对该电子资源了解情况,图书馆依据这些信息可以改进自身的宣传工作;三是读者对试用电子资源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图书馆进行电子资源建设的依据,也是未来图书馆改进电子资源宣传工作的依据。
结语
高校图书馆对试用电子资源的宣传工作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宣传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他既有利于促进高校电子资源的建设,也有利于电子资源在高校读者群中的利用率,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对试用电子资源宣传工作的重视,提高试用电子资源的利用率,才有利于高校电子资源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