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党员领导干部的“四事为政”观

2015-08-06张姬

人间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用权做官领导干部

摘要:本文从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如何治党理政、提高自身修养出发,论述了干出成绩、做出实绩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关键词:领导干部;做人;做官;用权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83-01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从严治党时,他说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确定,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就在于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如何做人、做官、用权,益发重要。干事正如士兵戍边、农民耕田,不仅是应尽的本分,更是立命的法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关键在一个“干”字。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有想干事的动力、敢干事的魄力,还要有干成事的举措、不出事的坚守,唯有“四事”兼备,才能干出成绩、做出实绩。

实事求是,牢记人民“想干事”。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这句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样,振聋发聩。一是牢记权力来源于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好地符合群众意愿,更好地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否则就可能陷入自私自利的绝路,最终被人民抛弃;二是要真心实意为民办事。为群众办事不在大小,关键是要真心真意。在认真解决好“衣食住行教医保”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同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健全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为民办事要讲方法。任何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不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把屁股坐到老百姓这边来,真正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万家忧乐到心头”。

勇于担当,守土有责“敢干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这个担当,不仅指的是平时要有履职尽责的操守,更要在关键时刻有勇于负责的勇气。一是要有守土有责的政治责任。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就是让我们带领群众实现改革发展、造福一方的宏图愿景,任何想靠跑官要官、送礼行贿、溜须拍马谋求进步,眼睛向上、只想进步不想干活的想法,都是对事业的极大损害,最终也会误入歧途、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唯有牢记守土有责的政治责任,才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要有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大干“则难者亦易矣”,不干“则易者亦难矣”,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扶贫攻坚、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件件都是“硬骨头”,尤其需要领导干部在热点难点问题上不计自身得失、直面矛盾、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和过人胆略;三是要有敢啃硬活的工作作风。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好干部焦裕禄,到“退休福不享、栽树二十年”的杨善洲,无一不体现出敢啃硬活的工作作风。只有耐下心来,锤炼“钉钉子”的韧劲狠劲、“久久为功”的坚定信念,才能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在新的“赶考”路上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以实为本,心怀百姓“干成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干成事是善始善终的境界、善做善成的追求,是愿望、胆识、能力和成果的综合反映。一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唯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在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文化活动开展等当前工作的同时,多干一些发展教育、培育产业、治理环境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潜绩工程”,才能实现“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奖杯”与“口碑”的一致,实现自己“文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追求;二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开展工作。唯有弘扬务实之风、精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看得清主次,分得出轻重,把握好“时”和“势”,善于“弹钢琴”,才能实现开拓创新与实事求是相统一,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协调,以扎实工作和实际成效推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发展;三是用“三严三实”标准指导工作开展。以“三严三实”标准指导从严工作的开展,从解决群众最反感、最盼望、最需要的“三最问题”做起,集中破解制约发展瓶颈,严格落实正风肃纪规定,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环节,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清廉为重,心中有畏“不出事”。“事成于气正,业兴于风清”。“不出事”,既是“能干事、干实事”的前提,也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的形势下,唯有清廉,才是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一是树立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了重要的阐述,强调更加注重发挥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的践行者、捍卫者,唯有始终敬畏宪法法律,带头捍卫宪法法律尊严,才能保证工作的正确方向。谁不把法律当回事,不以为然,存有侥幸心理,最终将在法律面前碰的头破血流;二是重视自身的政治形象。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代言人,也是党的形象的化身,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周围群众对党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官、一言一行廉为本,做人、一思一念正气为先,做事、一生一世两袖清风,不但是事业的需要,也应该是我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追求;三是积极推进制度改革。唯有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制度改革,划清领导干部的权力界限,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能管,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决策、工作“失误系数”,为“不出事”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

总之,只有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修养、政策业务能力、依法办事意识,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游刃有余,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人民和国家的重托!

猜你喜欢

用权做官领导干部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广东海事局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用权观
要夹着尾巴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