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中共在陕北推行高等教育研究
2015-08-05徐艳妮郑风
徐艳妮 郑风
[摘 要]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为了满足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党政军领导干部、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在陕北地区大力推行高等学校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考量这一课题,通过分析其文化背景、方针政策、特点及作用,进一步探讨它对当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中共 陕北 高等教育
一、中共在陕北推行高等教育的文化背景
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地区之后,革命队伍已遭受严重削弱,仅剩下2.5万多人。中共急需党政军各方面的人才来重建队伍,以站稳脚跟,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蒋介石推行的“剿共”政策。而陕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自古以来文化基础便异常薄弱,“学校稀少,知识分子若凤毛麟角,识字者亦极稀少”[1]p4。例如,华池县每两百人中仅有一人识字[2]p39。办校作为培养精英最集中、成效最快的方式,引起了中共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满足抗战需求、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中共号召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据统计,在边区全部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仅次于军事和经济建设费用。1942年,中共中央决定把生产与教育列为边区两大任务,再次增加教育经费支出,这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撑。
二、中共在陕北推行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及实施
(一)总体方针政策。正确的方针政策对于实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抗战时局下,中共在陕北推行高等教育,以新民主主义为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统一战线”及“民主集中制”。从民族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出发,致力于培养有知识技能,能担负抗战建国重任的爱国志士和建设者。毛泽东指出:“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3]p331937年8月,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指出: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4]p356。1940年,公布了学校教育的三大原则:1.要注意教育质量,不要只求数量的发展;2.要集中精力,不要分散力量;3.教育工作要经常,不要只有突击[5]p68。
(二)具体方针政策及实施。为了有效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共对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具体规定如下:1.教育行政上,设教育厅主管教育事业,充实行政机构人员。分区专员公署及县政府均设教育科。各院校校长之下分设教导、事务两处。每处设主任一人,实行“民主集中制”。2.教育经费上,各县筹措教育经费,尽力实现各县教育经费之自给。不足的部分由中央财政厅拨款。建立教育经费管理之精密方法,严格执行预决算及会计制度。3.教育目标上,高等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与提高新民主主义即革命三民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6]p145,直接服务于抗战事业。各院校有各自的教育目标。例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培养抗日救国军政人才为宗旨;鲁迅艺术文学院侧重于培养新时代文艺干部;自然科学院作为中共历史上第一所理工农大学,则以培养自然科学人才为教育目标;中国医科大学注重于培养医药卫生干部。4.教学方法上,以民主为基点,采取启发式、研究式和实验式,让学员在充分了解时局发展、认清革命形势的同时,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集体学习和个人自修。定期召开检讨会,进行批评及自我批评。在学习时间和内容的分配上各校有所不同,比如陕北公学课程比重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后来延安大学教学上奉行理论与实践六、四开。5.课程设置上,针对学员现有程度,高等教育深入了学习层面,扩充了“业务方面的,时事政治方面的,理论教育方面的”[7]p170内容,例如:时政和理论方面有统一战线、民众运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哲学及边区建设等;专业课程则由各个院校的办学倾向决定,中央党校以学习联共(布)党史及中共的理论和政策为主,八路军军事学院则以学习军事知识(如战略战术、炮兵工兵等)为主,中国医科大学则以病理、药理、内科、外科等课程为主,鲁迅艺术文学院主要设置戏剧、音乐、美术和文学4个方面的课程,等等。6.学制上,各高等院校的学制由于专业和时势的需求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在实际执行中基本未能完成,学生们大都提早离校投身于抗战事业中去。例如,1940年“鲁艺”进行了教育制度改革,学制改为3年。到1944年,已并入延安大学的行政学院和鲁迅艺术文学院各2年、自然科学院3年、医药系1—2年。7.教员问题上,除招收专职教员外,还聘请知名人士讲授课程。例如,中国医科大学就聘请了马海德(美国)、巴苏华(印度)、米勒(德国)、阿洛夫(苏联)等外国医生兼课。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都为中国女子大学作过报告或讲过课。中共大力提高教职人员的地位,其待遇比当时的公务员还稍优裕。8.中共制定了检查与汇报、考试(日常、学期和毕业)等制度,以督促学员的学习,保障高等教育的成效。
1942年,整风运动扩展到文教界,各高等院校掀起了以“反对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为中心的学风整顿,普遍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例如,中央党校重新拟定了“学用一致,言行一致,和社会现实沟通,教导一致”的教学方针[8]p533。通过整风,改变了教育界脱离实际的现状,使高等教育与抗战紧密结合。树立了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三、中共在陕北推行的高等教育的特点及作用
中共在陕北地区推行的高等教育有以下特点:(一)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主张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破除迷信、追求科学真理。(二)教育以抗战为中心,一切为抗战服务。在革命需要时,随时调派学员奔赴前线或提前上岗。(三)普遍实行免费教育。只要不是汉奸,且有坚决的抗战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年皆可入学。上学期间不仅不收取学费、教育费,还免费提供衣、食、住等。这使得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入学读书,成为革命勇士、国之栋梁。(四)民主意识浓厚。各院校皆提倡学生自治,学生会可直接参与教学行政工作,教学的内容及方式都非常民主化,学员可以随时提出质疑或建议。(五)在战争年代,物质条件异常贫乏,但学员们却带着高亢、饱满的革命热情苦中作乐,这进一步锻造了学员们强健的体魄和英勇的革命信念。(六)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社会生产实践。学员在课外从事生产劳动(如种粮、纺线、建房等),既解决了部分经费开支、强壮了体魄,又得到了真才实学。在当时,“一到了春耕农忙的时候,这些‘学生哥’‘洋教授’就和农民一样扛起锄头上山去开荒种地了”[9]p225。(七)教育力求灵活、经济化。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变化;培养即时性人才,最短时期学到战时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能随时开展抗战工作。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限制,1937—1945年中共在陕北地区推行的高等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经验不足,急于求成,理论与实际、所学与所用脱节,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9]p238等等。但总体来说,成果显著。
(一)抵制了日寇的奴化政策,唤起了民众的救国热忱。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消灭民族性、吞噬整个中国的目的,除大肆烧杀抢掠外,还在其侵占的地区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强行普及大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共在陕北地区推行的学校教育,将中国的语言文字及文化精粹发扬光大,粉碎了日寇的妄想,唤醒了民众的救国热忱。
(二)提高了中共的执政水平和领导干部的业务能力,为革命胜利奠定了领导基础。通过各类教育,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干部深刻理解了党的路线、政策,为有效地开展实际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高了中共的地位。
(三)培养了大批的人才。通过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在抗战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他们不仅致力于抗日民族解放事业,同时也成为日后陕北地区乃至新中国建设的领导骨干和专业人才。
(四)宣传了党的理论和政策,扩大了党的队伍。“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共主张民族独立、民主自由、为广大民众谋利的政治理念,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响应,使民众对中共产生了认同,进而拥护并积极参与党的各项工作。
(五)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中共推行的学校教育,使陕北地区改变了先前落后的状况,一跃成为全国学校教育的典范,培养了大量师范人才,成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亦为当今推行学校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创建的各个科学院校和实习工厂,为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对当前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启示
中共在陕北地区推行的高等教育,不仅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人才基础,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对当前发展高等教育也有启示意义。
(一)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国情是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基础。在抗战的大前提下,中共推行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可以直接服务于抗战事业的实干型人才为宗旨。在处于和平时代的21世纪,人才成为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教育作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继承者,更应该以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为原则。
(二)高等教育必须符合现代化、科学化和大众化。社会主义教育的宗旨,即普及和发展现代化、科学化和大众化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这既是中共坚持的教育方针,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高等教育必须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和教学方针。要想获得好的教育成效,除了中共这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外,还必须辅以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人为本”,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正确规定课程、学制等,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高等教育必须与生产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为教育而教育,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从事生产劳动,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实现社会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更应该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不能单纯追求“高、大、上”。
(五)必须巩固和提高教师地位。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水平对于教育及政治、经济等都至关重要。应该重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适当增加他们的工资待遇,从而打造高品质、高效率的师资团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在中共看来,“战时教育不能与平时教育割裂,而是在平时教育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发展”[9]p7。反过来说,处于和平时代推行高等教育也应以中共的战时教育为模范。中共在陕北地区推行高等教育时的方针政策有其合理成分,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可以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抗日战争时期(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合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文献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3]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陕西省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
[6]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高等教育和干部学校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7]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在职干部教育部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8]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中国共产党志(上)(第47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三)·解放战争时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