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5-08-05吴莉蓉

成长·读写月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小学

吴莉蓉

【摘 要】教育就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围绕主题,阐述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明确基本要求,认真组织落实;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还要创设优良集体,强化行为习惯;并且在学习中逐步渗透,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行为;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要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好。

一、明确要求,组织落实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班规班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如集会站队时,一听到集合号响起就要立刻排队,而且还要做到“快速、安静、整齐”;上学放学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得在路上追逐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又如在学习上,也向学生要求,做作业时要做到四点:①书写规范;②格式正确;③正确率高;④先完成作业,再玩耍;朗读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有感情。总之,笔者会根据不同阶段或不同情况,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并认真落实。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道德观念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平时教师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见到学生问早问好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模仿学习。长期以往,学生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要求学生每天7:50到教室早读,教师就会在教室和学生一起读书;要求学生不在教学楼内大声喧哗,跟学生说话时笔者一定会轻声细语。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都会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

三、创设优良集体,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教师要善于用集体力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的卫生评比,领巾佩带,纪律评比等等,都是班级之间的竞争,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参与活动。集体荣誉来源于每个同学,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因此就形成了坏事有人管,好事有人评,事事有人管、人人都为集体荣誉争光,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学习用品摆放,坐立姿端正,书写规范,集会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出校门有序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的。

四、在学习中渗透,循序渐进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1.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有机的渗透读书习惯、写字习惯、听的习惯、复习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的习惯、热爱劳动、热爱劳动的习惯等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弯腰驼背的不少,现在班上的孩子才二年级就有几个近视了,近视情况非常严重。我们老师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端正,让家长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上网时间。

2.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班上孩子每天都有一两个不是忘记带书本,就是忘记戴红领巾。问他们为什么?有的说:“我妈没把我的书装进我的书包里。”有的说:“我奶奶帮我洗红领巾忘记帮我放进书包了。”笔者就耐心告诉她们,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你们应该养成自己的学具自己准备的好习惯。

3.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班上有一个小男孩,挺聪明,可是每回考试的时间都不够,原因就是写得太慢了。原来这个小男孩一直都是用左手写字,不仅写得慢,而且写字基本上都是拼成的,很少有按笔顺写的。比如凡是最后一笔是横的,他一律变成勾来写,只是勾写长了封口就算了,说了他多少遍都是这样写。笔者觉得奇怪。后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个小男孩在一开始写字的时候,就是用左手写,家长认为这样会能更好地开发好孩子的右脑,认为是孩子的本领。其实这是孩子一开始养成的坏习惯造成的错误。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现在要纠正已经很困难了。

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点滴做起,那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日积月累的话,就可小中见大,小事情中体现高品质,小事情中成就大事业。总而言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成,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来抓。它需要不断地给予督促与引导,需要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小学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