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2015-08-05施飞鹿

成长·读写月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越学越笔记记忆

施飞鹿

一、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一)数学能力及其差异

小学、初中、高中时候,我们所要求的数学能力概括为:运用概念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形结合的能力,而男、女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完成。

女生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上明显不如男生。在运算能力方面,男、女生各有所长,一般来说,女生的运算准确率较高,但运算技巧不如男生,心算速度没有男生快,对于冗长繁琐的运算,男生得分率高。在其它能力方面,男、女生的差异也是存在的,例如在书面表达能力上,女生细致、周到;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男生游刃有余;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男、女生都欠缺等。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更趋抽象严谨的时候,男、女生的差异现象更明显,女生越来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男生则越学越灵活,越学越有趣。高中阶段,男、女生数学能力上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影响。

(二)数学学习的差异

人的思维状况与身体、生理状态有密切联系。如男生易冲动、有挑战性、批判性、果断等;女生宁静、稳妥、协调性好等。心理素质、注意力、记忆力、兴趣、耐力等也影响着数学能力的发展;还有民族习惯、环境氛围、社会需求、家长的价值观、教师的教法等都会加速形成男、女生的数学能力的差异。产生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男、女生在记忆方式与思维方式方面有差异。

首先,二者的记忆方式不同。女生一般偏重于机械记忆,记忆面较广,量较大,短时记忆较优,但因此也影响了长期记忆的效果;男生则偏向于理解记忆,在广度上虽不如女生,但比较深入,记住的信息能保持比较长的时间。而在数学学习方面,女生的机械记忆能力高于男生。在高中阶段,内容越来越复杂,机械记忆所起的作用逐步降低,女生在这方面的优势的影响逐步减少,而理解记忆的作用却日见增加,男生所倾向的理解记忆则逐步发挥作用。

其次,在思维方式方面,女生倾向于模仿,处理问题时注意部分与细则,但对全局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较差。男生独立思考较多,分析综合能力较优,处理问题时较为重视全局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但对细节注意不够。

(三)女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

随之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女生普遍出现了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甚至严重偏科的现象。“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成了高中阶段女生共同的心声。调查表明,女生成绩提不高的主要原因:

1.大部分女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缺乏自信。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高中女生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差,加上高中数学难度加大,导致她们数学学习的兴趣淡化,能力下降。高一阶段的立体几何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这一能力恰恰是女生的普遍弱点。因此在立体几何学习中的一再受挫导致她们自认为智力不如男生而灰心丧气。由于缺乏自信,她们在数学学科上不愿意多花时间。

2.女生的听课方式比较单一。几乎所有女生都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每到复习的时候总喜欢看课本和笔记,而忽视了上课听讲与能力训练。通过翻看学生的笔记,发现一部分女生的笔记仿佛是课堂教学实录或教案的翻版。这些学生过分依赖笔记,她们总是通过课后看笔记去理解上课的内容,这舍本求末的做法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负担。上课注意力没有集中在理解知识上,导致她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另有部分女生的笔记类似于习题集,她们认为学数学会解题是关键,只需从解题技巧中去领悟数学思想,笔记很少涉及到知识点和常见的数学思想及思维过程。

3.大部分女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高中女生因受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相对男生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由于没有事先的准备,女生在上课时总绷紧着神经,希望能将老师讲的每句话都灌入脑中,但又常常力不从心。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又来不及思考,上课时反应冷淡,加之她们内向,总怕被人取笑,遇到没听懂的地方不敢当场提出,只得又依靠课后解决。

4.课后的练习偏重基础,作业反映不出问题。女生大部分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而课后的练习都是直接应用概念套用公式,过程简单且技能技巧要求低,她们都能较好地完成。但因速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她们不大注重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不愿做难题,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高中女生性格保守,自尊心强,不愿意让老师看到她们犯错误,她们做作业喜欢三五成群,边做边讨论,做完后有校对答案的习惯。因此,从作业中无法正常反映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造成了障碍。有些女生一味追求书写整洁,答案正确,在作业上花的时间很长,久而久之养成了速度慢的习惯。

5.对待数学考试没有适当的复习方法与良好的心态。很多女生对复习数学无从入手,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在考试前做一些参考书上的题目来恶补,然后把一些例题记住。由于复习不全面,对考试抱着压题、猜题的侥幸心理,考试时一旦碰到陌生的题,就出现了“越做越慌,越慌越做不出”的现象,对综合题更是束手无策。

二、差异的解决办法

(一)因“性”施教

因“性”施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各种措施要适应男、女生的各自特点,承认性别心理差异,因势利导,促进其特长得到更好发展。二是指教育过程中要针对男、女生各自心理上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因“性”施教,积极主动地适应男、女生的各自特点。

(二)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不可能按同一水平发展,不可能学习完全一样的数学,更不可能达到同样程度的数学水平。作为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知识、能力和技能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结论

男、女生存在的性别差异决定了他们在数学能力上的差异,男生与女生在学习数学上各有自身的特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彻底理解其中的道理,正视这种差异并找寻合理的解决方案,努力优化数学课程,使在水平和深度上都适合学生的需要,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越学越笔记记忆
记忆中的他们
排长教我写家书
记忆翻新
活用公式 水到渠成
杂谈初中化学的梳理识记方法
爱的笔记
掏尽红心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