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背景思想政治生命价值观探讨
2015-08-05王及科
王及科
【摘 要】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将生命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培养广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其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大有裨益,也符合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本研究立足当代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指出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前人有益经验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路径进行分析,为推动我国大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理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必要性;途径分析
生命价值观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和价值及其相关的道德问题的科学,当前我国对于生命价值观的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无法回避的关注重心。而我国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群体,能否确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直接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就显得日益迫切。
一、概述
生命价值观作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构成,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导向与人生态度。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越来越多忽视生命价值的现象,不断引发社会各界思考,因此,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特别侧重于对生命价值观的教育,需要高校教育者运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尊重生命,并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目的。当代社会背景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所在,但是有关大学生投毒杀人或自杀的相关现象也时有发生。因为教育的缺失、错位或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造成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异化,最终导致他们否定生命、漠视生命的扭曲价值观。
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对高校而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发展。其教育的完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抗压能力弱
当前大学生群体大都属于独生子女,因为家庭的过度关爱容易影响其独立性的养成,同时,个人主义现象也非常突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往往因为不如意而采取不理智行为,心理的落差使得他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影响到其身心发展。尤其是在尚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前更是如此。
(二)对生命缺乏敬畏
外界因素和自身的心理状态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影响深远。而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抗压能力不足,尚处于一个不太成熟的阶段。这就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影响身心发展;因为无法处理感情问题而进行自我伤害、甚至是轻生自杀;因为产生矛盾、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相互伤害,如复旦投毒案,缺乏对生命的敬畏而给彼此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
(三)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生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进取心与勤俭节约的品行构建,也难言去懂得宽容。 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在教学中占据主力位置,一味地追求考试、证书代替了对生命价值深层次思考,也忽略了学生其他才能的培养[1]。而充满功利性的大学教育逐渐失去了对于学习本身该有的崇高信念教育,再加上当前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如国外文化入侵,容易使大学生脱离现实,而导致越来越多问题的出现。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分析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确定为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价值观教育,无疑是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形成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能否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否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当前高校教育中虽然都设有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但是由于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并无法满足学生的诉求。因此,需要学校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时机不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学讲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内容,并使其常态化,同时,要保证心理咨询室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并真正去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从而积极面对生活。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社会背景之下,迫切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加入生命价值观教育内容,可以选择在高校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本中增加如何面对生存与死亡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树立正确人生态度。另外,也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教育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调动学生兴趣实现对于生命价值观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三)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积极影响作用。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构建。一是建立完善的硬件设施,通过绿化、美化校园,保障物质层面的舒适和谐;二是通过舆论引导,打造良好精神文化,如积极宣传报道先进人物感人事迹来培养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关注,又如通过考前减压引导,培养学生临危不乱的情怀;三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如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甚至是有关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知识竞赛,在不断的交往、互动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
(四)以实践活动升华生命价值
培育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要与社会生活接轨,因此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成为体验生活、领悟生命价值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走进养老院等,来提高其处理事务的能力并正确感悟生命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工作实习或以社会调查的形式,真正在实践中去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百折不挠的不服输精神。在探索中寻找生命真谛,在参与中感受生活的幸福,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也必然会随着自身在社会中的体验而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陈丽云,符雯琳.人本主义视角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