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催生了重建的诚信倒逼机制
——读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2015-08-05潘启雯

运输经理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那就是生态

文/潘启雯

“互联网+”催生了重建的诚信倒逼机制
——读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文/潘启雯

现在回过头来看,“互联网+”早在2012年11月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第五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时,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和兴趣。两年多后,当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要求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便从一个网络热词进入了国家经济顶层设计,其表述也逐步系统化,有了特别的涵义,直至正式成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决策依据。

就像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眼中也都有一个“互联网+”。互联网、无缝连接、连接一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这些原来看起来不搭界的字眼,组合起来总会让每个人都可以生发出联想。《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信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这本汇集了马化腾、于扬、张晓峰、杜军等多位知名互联网创业者23篇专题论文的集子,则分别从理论层面、实践经验等多个角度,结合当下各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全方位阐述,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将“互联网+”这一经济发展新引擎呈现出来。

把握并描绘“+”的路线图

马化腾等互联网创业者认为,要理解“互联网+”,需要从不同层次来区别看待、整体把握。至少应该从五个层次来把握“+”,并据此来制订计划,描绘路线图。

“互+联+网”

连接,形成交互,并纳入网络或虚拟网络。ICT(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改变了距离、时间、空间,虚拟与现实都成为一种存在,每一个个体都被自觉不自觉地划分到了不同的社群、网络。从另外一层意思上讲,互联网产业的企业、从业者也有一个连接、联盟、生态圈的问题,而不能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者店大欺客,否则你根本没有“+”别人的能力。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万联网+产业互联网(如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

不管什么名头,连接是目标,互联互通是根本,是一体两面而不是曲高和寡。如果单纯去讲某一方面的网络,和连接本身,那就是对立的,谈不上连接一切。同时,万物互联,不论何种网络,一定不要变成孤岛。

“互联网+人”

移动终端是人的智能化器官,让用户触觉、听觉、视觉等都持续在线,无处不达。“互联网+人”,这是“互联网+”的起点和归宿,是“互联网+”文化的决定因素,也是“互联网+”可以向更多要素、更多方向、更深层次延展的驱动力之所在。

“互联网+其他行业”

“其他企业”不能简单归类为传统行业,互联网产业也需要自我革命、持续迭代,新兴行业需要拥抱互联网,而创新创业更离不开互联网。今日进展最快的有“互联网+零售”产生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催生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通信”也越来越成熟。

“互联网+∞”

“∞”代表无穷大,就是连接一切的阶段。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人与场景、物与物,这些连接随时随处发生;不同的地域、时空、行业、机构乃至意念、行为都在连接。与此同时,后面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这里面蕴含了形如“互联网+X+Y”这样的基本模式,比如“互联网+汽车后市场服务”,往往会再“+保险”、“+代驾”、“+救援”、“+拼车”等服务,这才能真正体现跨界与融合,才有可能产生细分领域的创新。

“互联网+文创”全产业的使命召唤

短短10余年间,包括游戏、动漫、文学、电影等行业都获得了爆发式发展。究其背后的原因,这本《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的作者们认定,是诞生了可被统称为“泛娱乐”—全新的“互联网+多领域共生+明星IP”的粉丝经济。由此,本书第8章“泛娱乐:‘互联网+文创’全产业新生态推进器”,读起来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笔者也认为是最值得业内外人士参看的章节之一。其不仅专门分析了腾讯等企业“互联网+文创”的思考与实践,更进一步披露了“泛娱乐”战略的形成过程及未来趋势。

“明星IP”在“泛娱乐”语境中,是指一个形象或一个“故事核”—被如潮的粉丝簇拥,影响力巨大,能在各种形态的文化产品中穿梭变化,可以是孙悟空、超人,也可以是机器猫、变形金刚。“互联网+”,无疑给中国人塑造自己的强势IP创造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

按照本书作者们的分析,一个国家对外部的文化影响力就是IP,特别是“明星IP”的集合。美国有漫威英雄,有好莱坞,有唐老鸭;日本有火影忍者、奥特曼。我们今天不仅没有属于中国的现代大IP,传统明星IP如孙悟空的开发也还很不够,而功夫熊猫、花木兰已是西方色彩的构建了。随着汹涌而来的“互联网+”浪潮,一个明星IP从一个领域衍生到另一个领域不再需要漫长的时间,可以快速地甚至同一时间在多个领域共同衍生出多元的“泛娱乐”内容。比如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了之后,就很快有人去开发手游,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红了之后,也立即推出了同名电影。“多领域共生是大势所趋,也为想象力表达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东西都不再孤立……明星IP以及多种互动娱乐方式的打造,承担的是一种更为广义的连接。人类精神层面的情感、创意和想象,都因它紧紧相连。”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亡,则国亡。由此“互联网+”在“现代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个命题下有着重要、积极、现实的意义。对此,作者们也观察发现,“互联网+文创”全产业,至少有三项使命召唤:一是要服务于国家文化安全;二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三是将教育、文化与娱乐有机结合,丰富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乃至想象力、创造力。

失去信任,几乎就相当于“失联”

谈“互联网+”,《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的作者们还认为,有一个关键词不得不强调,那就是“生态”。

乔布斯生前曾视“一切都将无缝连接”为苹果公司的持续竞争优势。腾讯则通过打造具有生态性的开放平台“把半条命交给了合作伙伴”,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打造最好的生态性全要素众创孵化平台!

“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如果说,过去人们对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这句话的理解还不那么深刻的话,面对互联网、“互联网+”,我们似乎都可以变成那位先知了,以我们的亲身感受,来给出未来流行度的一个预判。未必大伙不会再加上另外一句话:“连接已无处不在,将来终连接一切。”

而要想在“互联网+”中如鱼得水,凭借这些年来在互联网创业的经历,本书多位作者都将积淀信任性关系视作第一位因素。那些忘记责任、生态、开放和分享的人、机构、平台,必然难塑信任。有了信任,别人才愿意通过你来连接,或者愿意连接你。所以,失去信任,几乎就相当于“失联”,未来企业的生死、成长快与慢、发展是否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任”的含金量。人也是情同此理。这几位作者也相信,“互联网+”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重建诚信与信任。这或许是人性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好证据。

猜你喜欢

那就是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共享共谋共创 实现互利共赢
偷艺
生态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