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女哪吒》:小镇青年的“文艺逆袭”

2015-08-05赵茜

齐鲁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文艺片哪吒众筹

赵茜

2014年出品的《少女哪吒》是青年导演李霄峰的处女作,改编女作家绿妖的同名小说。电影7月11日正式上映,在口碑相当不错的情况下,首日排片率被《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挤压至0.12%。

正如评论中所言,如果你不是生于大城市,或者至少在二线城市里属于官二代、富二代的话,那么《少女哪吒》就是献给二三四线城市以降以及广大农村70后、80初文艺青年迟到的礼物。

海欣

青年导演“绝境”发声:“这部电影就是在真实和梦的缝隙里去找人的灵魂”

小成本电影《少女哪吒》7月11日正式上映,在口碑相当不错的情况下,首日排片率被《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挤压至0.12%。由两位无名少女主演、讲述女性幽微情思的《少女哪吒》与后两者一样是青春题材,待遇却天差地远。《少女哪吒》的联合制片人冯翰墨感叹道:“原先也没想排很高,但也没想到低成这样。现实总是比我们想的还要残酷。”

2014年出品的《少女哪吒》是青年导演李霄峰的处女作,改编女作家绿妖的同名小说,由将《白日焰火》推介至海外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沈旸担任监制。除了沈旸之外,其他主创都是新人。两位女主角一个当时一个15岁一个19岁。

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讲述一对十六岁的少女在学生时代相互依恋,又在成长中越行越远。没有大场面、热门IP、撕x大战,又没有跨界名导、当红鲜肉,从头至尾都是幽微的少女心思、细致的江南情调,结局似乎也有些难与外人道的魔幻现实主义气质。连李霄峰的总结,对普通观众而言也显得遥远:“电影中的少女是人,但人是有灵魂的,这部电影就是在真实和梦的缝隙里去找人的灵魂。”

《少女哪吒》有点欧洲电影的气息,充满诉说和表达的欲望,不代表大多数,不追求普世价值,就是从我的小城小镇出发,一眼望去,那河沿那果林,有无望的无法着陆的不和解的青春怒火任意出没。故事显得突兀,因为在平庸的时代和人群中,讲述一个剔骨还母的哪吒,被招安前三太子的故事,当然不可能有《天水围的日与夜》那种天人合一文化相契的祥和。

有人说,《少女哪吒》是开了一个瞭望的窗口,正如评论中所言,如果你不是生于大城市,或者至少在二线城市里属于官二代、富二代的话,那么《少女哪吒》就是献给二三四线城市以降以及广大农村70后、80初文艺青年迟到的礼物。

这样一部电影,要贸然在国内上映,后果可想而知。7月2日,电影《少女哪吒》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首映礼,导演李霄峰正式宣布,影片将改档至7月11日,比原定档期推后两天上映。李霄峰在影片放映后的演讲中发声:“中国电影已经走到了和别的领域同样的道路上,就是不求本真,只求繁华的路上。人们带着股票的思维在看待电影,中国电影的骨头曾经是硬的,而现在已经酥了。”“哪吒”虽然是无所畏惧的英雄,但是作为导演,作为电影发起人,他必须为它面临的境遇负责。

哪吒“搏命”:一部文艺片的“劫难之路”

事实上,在面临着残酷现实之前,李霄峰和他的团队已在寻求公映之路上走过了道道“关卡”。在国内票房总量急速增长、IP大片屡创佳绩的大环境之下,文艺片的主创们似乎怎么预估困难也不为过。

有丰富海外推广经验的沈旸,先在当年5月携片花在戛纳电影节作内部放映,据说颇受好评。紧接着,电影参与了专注亚洲电影的釜山国际电影节,入围其“新浪潮”竞赛单元。作为贾樟柯、刁亦男等导演走向国际的第一站,釜山电影节向来为中国文艺电影所重。《少女哪吒》在电影节上亮相后,国内媒体开始关注起了这部以主创“众筹”形式集资拍摄的新导演处女作。

已有了不少白发的沈旸,是位言辞流利、心思细密的女监制。她深知,2014年年初柏林金熊奖得主《白日焰火》在国内取得一亿以上票房,圈内风传“文艺片=票房毒药”的定律就此打破了;而事实上,获大奖文艺片创下的佳绩,并不能被视为普遍规律。到了2015年年初,王小帅导演的《闯入者》虽然入围过威尼斯影展主竞赛单元,在国内公映时排片量仅有1.3%。《少女哪吒》想要在国内打开局面,仍需有更丰富的国际参展经历。

参加完釜山影展,2014年11月,李霄峰和他的团队又来到台湾,参加金马影展。电影获得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及改编剧本的提名,虽然未能最终获奖,已渐有“曲线救国”的势头。

2015年1月25日,《少女哪吒》终于迎来了它在国内的首次公开放映。致力于发掘处女作导演的First青年影展组织了该次位于朝阳文化馆的放映,观众亦颇为捧场。在该场试映和其后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场合的放映中,国内观众向导演李霄峰提了不少有趣的问题,其中之一让导演印象深刻:“我感觉李小路(电影女主角)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不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存的‘人。”

这样有灵性的解读,让影评人出身、有多年媒体工作经验的李霄峰对处女作国内上映的前景有了信心。主创们渐渐开始为电影的公映蓄力。对排片决定了一半成败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无论如何精打细算,《少女哪吒》上映时也是艰险万分。

电影的联合制片人冯翰墨回忆起当时,仍难免心酸:“当时请了很多发行方面大佬看片,但他们看完了都说:片子不错,等上映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给你们在朋友圈里好好转转。大家都说客套话,没有一个愿意发行的。”甚至有人问李霄峰:这部电影先不说,您接下来要是拍商业片,我们倒是很感兴趣!

最终,冯睿找到了自己的一位好友;后者在上海运营一家名为“鑫岳”的小型发行公司,答应以极低的价格为《少女哪吒》完成发行。另外,宣传上预算不足,导演甚至亲自演唱了《少女哪吒》的插曲《故乡的云》作为推广。电影主创团队又与“拇指阅读”等电影相关的微信公号合作,除了推出影评之外,还有“测测你的‘少女指数”之类的趣味测试,大打不耗费成本的温情牌。用沈旸的话说,“我们真的是想挑战一种不可能”。

“因为它们的存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才会显得更有温度,更具情怀和品质”

当《少女哪吒》进入影院时,即使不是面对《小时代4》《栀子花开》这样的劲敌,它同样是孤独的。现在的电影市场似乎只有商业电影才能活下来。正如王小帅在《闯入者》面临零排片的情况下,发出的悲鸣:“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文艺片最坏的时代。”

观众到影院似乎只有一种诉求,就是娱乐。不过,李霄峰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放弃。他们启动了“城市众筹计划”,即片方筛选出第一批共12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重庆、杭州、南京、武汉、合肥、宁波),分别进行网络众筹观影。也就是说让网友们在片方指定的众筹网站上认购,如果一个城市认购票数超过影院包场要求最低限额的60或80张,就可以包场成功,想看《少女哪吒》的观众就可以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达成看这部电影的“梦想”,而不是被动地听从影院的排片。

李霄峰说:“这种‘众筹反推排片法,是上百位友情包场者逆流而上的战法,只为推动哪吒的排片。”电影小说原著作者绿妖也写道:哪吒的反叛精神也体现在他们不向现实低头灵活多变打游击战,实实在在争取到一场又一场放映。而散布在全国各个城市的众筹包场观众,有的顶着17级台风准时到达,有的刚下飞机拖着行李箱直接到影院,甚至有的观众查到在地理位置偏远的城市郊区影院有唯一一场放映,不惜横穿整个城市去看电影。

这样的众筹看片方式,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拯救票房,但让大家看到了文艺片争取票房空间的一种新方式。

李霄峰每天不停地通过微博、微信发布《少女哪吒》看片、排片的消息,也转发很多明星朋友像柯蓝、陆川、章子怡、姚晨等人通过社交网络对这部电影的支持。在旁人看来,这样的宣传近乎疯狂。其实这样的工作,应该是发行方的行为,而不是导演的本职工作。

文艺片怎样才能在商业片重围的情况下杀出血路呢?凭卖力宣传显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靠众筹也只是杯水车薪。或许,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中国能够早日建立艺术院线,一个城市能够早日拥有艺术影院,甚至于几个艺术影厅,这样文艺片在中国就有希望。文艺片虽然小众,但因为它们的存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才会显得更有温度,更具情怀和品质。

猜你喜欢

文艺片哪吒众筹
消费社会下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文艺片出路探析
哪吒买“车”
哪吒VPro
哪吒留学实录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众筹
新闻众筹初探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