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四区沙四段1、2砂组开采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2015-08-04刘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7期
关键词:剩余油开发

摘 要:八面河油田面四区沙四段经过二十八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低速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各层出力状况不均、井网破坏严重,开发水平变差,针对这些问题,2014年开展了面四区沙四段1、2砂组综合开发调整研究工作,以此来提高区块开发水平、改善开发效果。

关键词:沙四段;剩余油;开发;综合调整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一、工区概况

1 地质概况

八面河油田面四区构造位于八面河断裂构造带的中部,平面上分面2、3、4、5块。沙四段探明含油面积11.2km2,地质储量1016×104t,其中动用含油面积地质储量823×104t。

面四区沙四段油藏埋深1246m,整体构造形态为倾向近正北,走向近东西向的斜坡,地层倾角3°-8°,沙四段1、2砂组沉积时期属滨浅湖亚相沉积,主要发育坝砂和滩砂。储层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度32.8%,渗透率318.7×10-3μm2。

综合面四区沙四段油藏地质特征,面四区沙四段总体上是一个浅层、特高孔、中高渗、常温常压、高饱和、普通稠油Ⅰ类油藏。

2开采简况

面四区沙四段于1986年投入钻探试采,1987年7月开始注水开发,采用300m注采井距边缘加点状和面积注水方式注水开发。

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 合层开采井多,各小层出力不均

目前合采1、2、3砂组油、水井井数分别占目前油、水井开井数的65.4%、45.5%,由于沙四段单砂体平均渗透率级差为7.46,平均厚度级差2.1,主力油层平面非均质性强,突进系数2.3,各小层层间、层内差异大导致各小层出力不均。

2 井网密度低、井网完善程度低、水驱控制程度低

由于开发年限长、历史套坏井多导致目前面四区沙四段井网密度为11.10口/km2,远低于同区块沙三上、沙三中以及相邻面十四区沙四段,注采井网极不完善。面四区井网完善程度为37.2%,其中井层、厚度注采对应率分别为72.7%、73.6%,其中只采无注的井层有63个,只注无采的井层有5个,水驱控制程度差。

3 能量保持较差,单井日产液量低

近年整个面四区地层压力下降明显,目前沙四段能量保持水平较差仅为原始地层压力的74.8%,从动态数据可以看出,受地层压力影响,单井日产液与动液面均呈下降趋势。单井产液量低,平均单井日产液量从1994年井网较完善时的34.5t/d下降到目前的13.0t/d。

三、开采特征分析

1 沙四段1砂组产液、产油能力分析

面四区沙四段1砂组细分为4个小层,复算后合计地质储量为456×104t,其中2、4号层储量较大,平面上储层物性与储层厚度匹配性较好。其中2号层厚度较大、储层物性最好,1号层物性最差,

将1砂组储层按渗透率(10-3μm2 )和厚度细分为两大类:其中渗透率≥300×10-3μm2而且有效厚度≥4m作为Ⅰ类,渗透率≥300×10-3μm2,同时厚度<4m或渗透率<300×10-3μm2作为Ⅱ类,其中Ⅰ类储层物性较好、叠厚度较大,具有一定产能,地质储量358×104t,Ⅱ类储层区因物性差或厚度小缺乏单砂组生产井,产能待进一步落实,Ⅱ类储层区地质储量98×104t。其中物性最好的2号小层在面三、面四块局部具备单层开采价值。

Ⅰ类储层区立足先期注水,通过预充填改造,初期日产油可达3t,半年后注水见效,2年后仍能稳定在2t。

2号层渗透率≥300×10-3μm2而且有效厚度≥1.5m作为Ⅰ类储层区储层物性好具备单采能力,单采井液量较高,初期日产油可达5t以上,1年后注水见效且稳产时间长,含水达到80%后三年内日产油仍能稳定在2t。

2 沙四段2砂组产液、产油能力分析

面四区沙四段2砂组储层有效厚度大于2m区域内,初期产能较高,2年后含水上升80%左右,含水上升速度减缓,3年后日产仍能稳定在3t左右,平均单井累产油量1.1×104t。

2砂组储层有效厚度1m-2m区域内,单采油井表现为低液低产,产能较低,累采油量少,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经济有效开发。有效厚度1m-2m区域内,与1砂组合采油井在无注水补充能量情况下经压裂储层改造初期具有一定产能,但产能下降较快;当注水量达到1.0×104m3可注水见效,产能得到回升,日油能力2t以上。

四、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结合油水井生产数据以及监测资料,在对断块井网评价、能量状况以及储量动用分析的基础上,绘制出各小层含水等级图,总结面四区沙四段平面剩余油分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井网不完善区

(1)因油水井停产停注造成二次不完善。其中沙四段1砂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面三块,沙四段2砂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面三、面四块中部。

(2)未开发区域。主要为面2-面4块沙四段1砂组重新复算的1、3、4号储层,以及沙四段2砂组西、北部。

2 物性较差、采出程度低区

高采出程度区水淹较严重,低采出程度区剩余油富集。①区域物性差区域。沙四段1砂组砂体中部物性较好,采出程度为26.4%,向南、向北边部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剩余油主要分布在该区域;沙四段2砂组砂体中部物性较好,采出程度达35.2%,其次是东部采出程度为20.3%,向西、向北边部储层物性逐渐变差,采出程度仅2.8%。②相对物性差区域。高采出程度区因平面非均质性影响生产差异大,区域内仍有剩余油存在。该区域受平面非均质性影响,注水开发后,注水强势流线多为物性好方向,物性相对差的方向注水见效差,即注水弱势流线区域存在剩余油。

3 驱动水主流线间

沙四段为普通稠油油藏,油水粘度比高(80.1),注水波及范围有限,注水井与采油井易形成指状水道,在注水流线波及不到的区域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五、总体部署

结合开发特征以及剩余油分析,对沙四段1、2砂组现阶段可实现有效开发储量区域进行调整部署,采用一套层系、矢量井网、分砂组开采,以1砂组为目的层整体部署,反七点法井网为基础,注采井距200m-250m,强化注水,充分考虑液流转向;21未能兼顾区单独部署;沙四段1砂组共部署油井24口、水井7口;2砂组未兼顾区域单独部署油井3口、水井1口;沙四段1、2砂组合计部署油井27口、水井8口。

作者简介:刘杰,女,1977年生, 1998年毕业于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2007年12月聘为工程师,现工作于中石化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目前从事清河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油田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剩余油开发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