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公示语规范化管理策略研究

2015-08-04叶琴法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法规标准政府

摘要:针对汉英双语公示语问题,国内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研究,轻建设管理的现象,使双语公示语乱象迟迟得不到解决。北京、上海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在公示语建设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的案例证明,要建设好双语公示语环境,政府必须发挥领导作用,制订并实施相关法规、标准,从而实现高质量长效管理。

关键词:双语公示语;政府;法规;标准;长效管理

一、引言

公示语,又称标识语,以简明的语言,设置于道路、公园、广场、车站、机场、景点等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相关信息,起到提示、宣传、指引、告知、禁止、警告等作用。

汉英双语公示语是城市的镜子,良好的双语公示语环境,除了反映出政府的国际化意识、管理能力之外,也能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国际化程度。相反,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良好的双语公示语环境,就算不上真正的开放城市。从浅处讲,将给不懂汉语的外国人带来诸多不便。从深层讲,将影响城市及其当地政府的形象,从而进一步影响城市的对外交流、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近些年,虽然不少城市开始重视该项工作,但是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双语公示语研究和管理现状

国内双语公示语从20世纪末开始逐渐盛行,问题也随之显现。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双语公示语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城市各个地方。但由于翻译人才紧缺,管理不到位,令人捧腹的各种“神译”随处可见,双语公示语成了城市“牛皮癣”。在此背景下,围绕公示语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该公示语进行了探讨。其中赵小沛(2003)、吕和发(2005)、刘静(2006)等分从语用学、功能语言学、语义学等角度探讨了公示语的英译。从2006年开始,对公示语的研究进入热潮,论文数量呈爆炸性上升趋势。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从2006年到2014年底月,共收录国内期刊论文1138篇,硕博论文196篇,会议论文26篇,共1360篇,且呈逐年递增态势。从学科方向看,1302篇属于外国语言文字方向,占95.7%,管理学方向的只有3篇。从内容看,绝大多数围绕翻译、修辞、词汇、语用、语义、跨文化交际等主题,而研究人员几乎清一色是高等院校外语教师。

双语公示语长期存在着重理论研究,轻建设与管理的现象。双语公示语工作非常复杂,涉及范围广,根本不是靠学者力量能解决的。目前的现状是,设置无约束,翻译无标准,制作无规范。这种无序状态是政府对双语公示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缺位造成的。

就宁波市而言,双语公示语问题同样非常突出。虽然有牛新生(2007)、葛璐群(2013)、刘丽梅(2013)等对宁波双语公示语进行过研究,但仍然跳不出语言研究的框框。而当地政府部门也没有对城市双语公示语建设工作采取过有效措施,致使宁波公示语的翻译、制作、设置同样处于无人管的真空地带,因而这里的双语公示语也逃脱不了滥、烂、乱的状态。就以《中山广场游览规则》为例,短短189个汉字,142个英语单词,明显错误就有26处之多。

三、国内外公示语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

关于公示语管理,中外都有成功的案例。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两市的双语公示语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政府直接介入的结果。以上海为例,2002年上海市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次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即发布了《关于加强本市公共场所英文译名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加快制定统一的英文译名使用规范,加强英文译名使用的监督管理,逐步推进英文译名使用的规范化工作,努力营造国际化的城市环境,促进上海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意见》明确了公共场所规范英语译名的实施范围、规范译名的依据、管理职责、实施要求和步骤。建立了市、区二级管理模式。市一级,市语委负责英文译名使用规范的制定及其使用的综合协调管理,市建委负责英文译名使用的统一监督管理,市地名办、市市政局、市交通局等相关管理部门负责英文译名使用规范的实施。区一级,区、县语言文字、建设、市容环卫等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英文译名使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2004年,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由26位中外专家组成的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上海市公共場所中文名称英译范本,对公共场所英文译名使用进行审核,协调处理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方面有争议的问题,以及为社会规范使用英文提供咨询服务。2009年10月,上海市质监局批准发布了地方标准《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包含通则、实体名称译法、交通、旅游、文化体育、教育、金融、医疗卫生、邮政电信、商业服务业十个部分。随后,依据标准和相关规章,上海对共场所的双语标识进行了全面整治,并取得良好成效,为提升上海的国际形象、成功举办世博会作出了贡献。为实现长效管理,上海市于2013年起草了《上海市公共场所外文使用管理规定(草案)》并已完成征求意见。这标志着上海将以法律手段进行管理,使上海公共场所外文使用更加规范。

在欧美、大洋洲国家,双语公示语的使用领域没有我国广,设立的目的也有所不同。在这些国家,通常在两种情形下存在双语公示语,一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二是操不同语言的两个或更多民族混居地。虽然这些发达国家的双语公示语不如国内普遍,但是他们在单语言公示语标识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值得借鉴的经验。无论是在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还是在加拿大布伦瑞克、新西兰陶兰加、美国韦斯特福德等这些不为人知的小镇,都有非常完善的地方性法规 (Sign Bylaw)对当地的公示语进行规范化管理。

这里以156万人口的新西兰海滨城市奥克兰市为例。针对公示语标识管理,该市有2007第27号条例——《标识》。该条例共分12章,内容具体全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条例特别重视公示语标识与环境的协调性及其对人的感受的影响。条例强调,“要用好标识,防止标识搞乱市容,影响街景,防止建筑物的外观因太多的标识而遭破坏,要通过标识提升环境,维护公共安全”。有关评判标准,条例说,公示语标识要“醒目并能被行人及驾车人识别,与相依的建筑物相互协调,与周边的景象和其它标识相互协调,防止交杂和视觉混乱”。条例中反复用到amenity value(舒适度)一词,要求通过标识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不能让标识破坏本来很舒适的环境。可见,奥克兰政府不只是片面看重标识本身的信息价值,更看重标识的环境价值和怡情价值,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这是我国城镇标识建设中最缺乏的地方。为了实现上述价值,条例对公示语设置制订了严格的程序,规定了十大类十九种禁设标识的情形。根据条例,设置者必须向市政府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详细材料,审核通过后才准许设置。审核标准非常严厉,严格遵守两个标准:视觉舒适度(visual amenity)和安全性。针对舒适度,从尺寸、颜色、形状、风格、场所、位置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与相邻标识和建筑物协调。针对安全性,要求考量标识会否对行人和车辆造成危害,会否与交通信号或标识混淆。除此,条例还还强调公示语内容不得有挑衅性、歧视性、争议性、低俗淫秽的用语。

四、双语公示语规范管理策略

通过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要彻底、长效的做好双语公示语的规范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纳入政府行政职责范围

双语公示语工作不能始终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不能看做是研究者的事,必须尽快纳入政府行政职责范围,把它当做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北京、上海等案例,无不证明政府直接负责公示语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令人欣慰的是,宁波市政府终于迈出了这一步,已经正式确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多部门配合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已完成《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意见征求工作。

2、统一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

双语公示语涉及的范围广、单位多、内容杂,靠某单个部门难以完成整治,因此必须分工合作。根据《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将按照“谁主管、谁建设、谁管理”的运行模式,无疑将提高建设和管理的效率。但是,“谁主管、谁建设”不应当等同于“谁主管,谁翻译,谁审核”,否则同一条公示语在不同辖区很可能因为译者不同而产生五花八门的译文。“谁主管,谁建设”的模式至少不适用于翻译和审核工作。主管区域的工作应当局限于公示语标识的制作、设置、维护,而翻译和审核工作必须由一个专门机构来做,这样才能确保双语公示语质量。

3、分阶段,抓重点,逐步推进

城市双语公示语整治工作量巨大,难以短期内一次性完成,因此要突出重点,分阶段进行,以中心城区为起点,逐步向外围辐射。人流密集区域的道路、商业中心、公园、广场、车站、机场、景点、宾馆、饭店、金融机构等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应当优先整治。整治形式包括撤、换、增,整治内容包括所有告知、指引、宣传、警示、禁止等双语标识。但是,根据宁波市的实施方案,整治内容限定于中心区域和道路的与交通相关的路牌名、公交站牌、导向地图、方位指示性标志牌、道路交通标志牌,这是一大缺失。交通标识只是城市标识的一小部分,如果整治工作仅限于此,标识乱象必定难以改观。

4、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长效管理

运动式的整治可以短期见效,但是难以持久。要实现长效管理,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双语公示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文本撰写、翻译、审核、标识设计、制作、设置、维护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公示语标识的质量。因此,质量控制体系应当覆盖以上每个环节。通过相关标准、法规、规章,实现对每个环节的质量把控。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 例.中国翻译.2006年第6期.

[2]葛璐群.公示语翻译原则再思考——以宁波市公示语为例.宁波工程学院学 报.2011年第1期.

[3]刘静.公示语的翻译的错误分析及语义分析.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第6 期.

[4]刘梅丽.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医院公示语翻译——以宁波市10家医院为个 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5]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年 第2期.

[6]牛新生.从感召功能看汉语公示语英译——以宁波城市公示语为例.中国翻 译.2007年第2期.

[7]赵小沛.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南 京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6卷第5期.2.

[8]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334-2006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 译法.

[9]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 457.1-2009公共场所英文 译写规范.

[10]Auckland City Council. Bylaw No.27 - Signs 2007.

[11]Los Angles Municipal Code Chapter IX Article 1 Division 62 Signs.2015.

作者簡介:叶琴法,男,副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法规标准政府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