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5-08-04李雪峰汪红叶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6期

李雪峰 汪红叶

摘要:旅游业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朝阳产业”,具有生态破坏小,技术要求低,拉动就业能力强等优点,但是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各地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出严重不均衡的特点。安徽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周边沿海省市,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安徽旅游发展、政府重视、资源结构 、配套建设

安徽旅游资源丰富,南有黄山、九华山自然风光资源,中有环巢湖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北有亳州、凤阳、寿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安徽旅游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发展速度仍非常滞后,这种滞后的因素是值得深思的。

一、安徽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重视不够

安徽对旅游产业的定位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但是在现实中,旅游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时常被其他经济工作挤到一边。政府重要的经济部门、决策部门还没有参与进来。 之所以导致当前这种状况,其根源在于安徽旅游产业发展薄弱,旅游业直接经济贡献率低,因为贡献率低所以不被重视,又因为不受重视投入少,导致发展薄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旅游人才匮乏

安徽旅游人才的匮乏,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体现在:一是缺少旅游经营管理综合人才,高端旅游项目规划人才,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严重的人才流失。 二是旅游人才分布严重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黄山、合肥一带,其他地区旅游人才严重匮乏,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三)旅游业发展缺乏深入规划和建设

目前,安徽提出本省旅游发展的战略是3大旅游区建设,一是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浙江称千岛湖)为中心的皖南景区,二是泛巢湖的皖中景区,三是以亳州为重点的皖北景区,规划从总整体上是符合安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的,是科学的。但是,目前安徽对3大旅游区具体的发展方向和三区间的合作,以及精品旅游产品的挖掘都缺乏深入的规划和研究,全省旅游发展大局的规划仅停留在战略层面。

(四)重视景区建设建设,忽视配套建设的延伸

安徽在景区基础建设上投资是充分的,如徽杭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得黄山与长三角客源地距离大为缩短,合肥新桥机场、黄山屯溪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阜阳机场的开通也使得旅游者到安徽旅游更为便捷,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无疑对安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影响。但是,旅游业相配套的建设却没有深入开展下去,如旅游产品单一,各景区间存在商业壁垒,服务质量差、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产品等。

(五)国内市场的开发重视不够

入境旅游一度在我国创汇收入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许多省市已将目标旅游市场转向本国消费者,而安徽旅游业在目标市场定位的转移中严重落后于其他省市,致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充足的游客。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渐渐落后于沿海省市,并且这种差距还在加速增大。

(六)周边合作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安徽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视与沿海省市的区域合作,这本来是一个好的政策。但由于安徽在经济上、商业上远远落后于沿海的江浙地区,在与其合作的产业链中,安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如黄山-千岛湖-杭州7日游,往往是游览观光在安徽,休闲购物在江浙。安徽在这个产业链中的旅游收入只有门票和住宿,被称为“门票经济”、“床板经济”,利润微薄,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合作,只是起了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

(七)改革力度不够,建设资金匮乏

安徽旅游业的发展之所以缺乏活力,很大程度上跟国企垄断了大部分旅游资源有关,由于国企缺乏有力的竞争,无论在投资、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外省的民企,如果没有一定量的民企进入,安徽旅游业的振兴还有一段路要走。

二、发展的建议

(一)推行“政府协作型”发展战略

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积极主动的做好配合协作的角色,在制定相关旅游政策法规、编制旅游规划、招商引资、增加旅游景区财政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周边区域合作以及打造本省旅游形象方面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二)积极进行人才建设

在旅游人才建设方面,一是要打造一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体系,包括高层规划人才,中层管理人才,基层服务人才。二是要把从业人员在职培训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确保人才建设一直在高水平上运行。三是要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为安徽的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发展规划、市场营销、业务培训指导。

(三)对省内3大旅游区深入开发,联动发展

目前,安徽皖南旅游资源的开发较为深入,而皖中、皖北发展滞后,3大旅游区既没有联系起来,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内在经济发展潜力也没有真正开发出来,在这些方面,安徽可以借鉴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将黄山、九华山、合肥、亳州由南到北打造成一只完整的旅游带,各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这样既使游客的旅游内容变得丰富,也会增加游客在安徽的逗留时间,增加旅游的收入。

(四)重视国内市场的开发

针对市场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安徽应将重点市场转向国内,通过依托本地独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策划,加大宣传投资和营销渠道建设,将产品推向全国重点目标市场。

(五)转移合作方向

对于与沿海省市区域合作导致收入不平等问题,安徽可以转变思路,安徽与周边的江西、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文化接近,加强与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资源既能互补,在产业链又不至于跌入底端,有利于合作双方共赢的实现。

(六)加大國企改革力度

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发展多重所有制经济,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激活旅游市场的活力,通过增加民间资本的投入,完善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延伸产业链条,使旅游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真正起到核心推动作用。

(七)提高旅游产品开发层次,开发精品旅游产品

将纯粹旅游观光产品升级为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产品,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形象,以此吸引游客并提高旅游收入利润率。

作者简介:李雪峰(1983-),男,安徽亳州人,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汪红叶(1988-),女,安徽合肥人,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本科,主要从事财会专业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