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力量与温度
2015-08-01李新龙徐菲余晶
李新龙+徐菲+余晶
编者按:6月1日约21时28分,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造成442人遇难。翻沉事件发生后,从中央、全国,到湖北、荆州、监利,展开了全方位的营救。在事发地的监利,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筑起坚强的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视遇难者家属为亲人,给予无私帮助,受到社会各界肯定。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作出批示:监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中积极参与救援,倾心为乘客家属做好服务,展现了优良作风,体现了人间真情,书写了小城大爱。这种主动担当,忘我为人的精神值得充分肯定,向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请看本期《特别策划》——
监利县,位于长江北岸,全境人口156万,居住在县城容城的人口30来万。江对岸,是湖南华容县。
“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在北岸,监利一时成为焦点。监利县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紧急动员、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开展施救,一幕幕救援服务的壮丽场面在一线涌现:干部挺身而出,作风在一线体现;党组织凝聚力量,党旗在一线飘扬;广大党员团结奋战,党员在一线冲锋;在党旗的引领下,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爱心涌动……这座小城,在这场灾难面前迸发的力量与温度,让全国点赞,世界瞩目。
干部挺身而出
沉船事发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全力开展人员搜救”的批示。
李克强总理一大早急飞湖北,旋即抵达现场指挥救援。
省委书记李鸿忠和省长王国生在监利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强调认真细致做好善后工作,精心做好遇险人员家属接待和服务工作。
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率市领导,于2日凌晨3时出发赶往现场,迅即组织搜救和应急处置。下午,从中央党校学习地火速赶回监利的县委书记董新发,紧急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尽一切可能参与救援。
那一晚,是倾盆的大雨,凛冽的狂风。
2日零时45分,在中央和省市未作指示时,监利的领导干部沉着应对、主动作为。县长黄镇率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冒着狂风暴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争分夺秒开展救援。
事发现场距离江堤1公里多远,其间是茂密的芦苇,没有道路。“必须迅速开辟一条救援通道”。指挥部决定,在沉船附近紧急抢修一条应急便道。“跟我来。”县交通局局长熊绍友一扬手,公路部门的同志就跟着他顶着风雨,展开现场勘探。“这里有条小路,只有一米宽。”公路管理局局长何劲松报告。熊绍友跑过去一看,一条泥泞小道在芦苇沼泽和积水中时隐时现。“车进不来,把挖掘机调来开路!”公路局应急抢险中心总经理刘忠明在雨中嘶吼。
一台挖掘机在前面放倒芦苇,一台挖掘机在路边挖沟排水,7至8米宽的路面露出雏形。“装载车,倒石头。”刘忠明在雨中狂喊。雨声,雷声,机械轰鸣声,响作一团。3日清晨,这条“生命通道”被打通。
为确保救援道路畅通,指挥部安排公安和民兵在关键路口设卡执勤,劝返前往事发区域的市民,全力维持交通秩序。副县长、公安局长许斌甲带领县公安局班子成员轮岗带班,坚守前沿阵地,将警力分布各个通道卡口,积极配合武警做好了戒严和保畅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石必成带领副县长吴莉,驻守县殡仪馆,全面负责遗体接收、处理、转运及维稳工作。
由于殡葬车辆进出通道泥泞不堪,导致转运遗体任务重、压力大,县委常委、副县长林志雄积极与武警水电部队联系,协调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做好了进出通道的道路整修工作。
6日上午,遗体大量出水上岸。县委常委、副县长林志雄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林强,带领专班全体干部,通宵无眠、连续奋战,协调100多车次殡葬车进出现场。截至6月7日下午,共转运遗体413具,未出现任何差错。
6天6夜的连续奋战,虽然大家声音嘶哑、双眼通红、身体疲惫,但始终像一颗颗镙丝钉一样扎在事故现场的最前沿。
党旗始终飘扬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有需要,党组织的温暖就在哪里!
监利广泛发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全力投入救援及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形成了县委指挥、县直部门和乡镇(场)党委(党组)负责、村(社区)基层党组织配合、非公企业党组织参与的“四位一体”救援服务工作机制。同时,县财政拿出近一个亿保障资金,为乘客家属提供免费的食宿、医疗、交通、精神慰藉等服务。
2日凌晨,上车、朱河、白螺等沿江乡镇村(社区)党支部,组织由民兵小组、沿江渔民组成的100多支搜寻突击队,会同地方人武预备役部队在江面开展地毯式搜寻。凌晨5点,复兴村5组村民王盛才救起一名幸存者,为“东方之星”号客轮商店老板余正伟。村支书袁华清在得知400多人落水后,连夜通知村民,冒着暴雨,一路摸索搜救。
监利县人民医院是医疗救护的主战场。2日凌晨2时,党委书记、院长严洪波以党委的名义,召集所有党员、医护骨干紧急集合,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现场医疗援助、综合病区、急症留观、重症监护等4个专班,并着手承担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工作。
3日清晨6时,监利县委县政府紧急召集县直部门单位和乡镇(场)负责人会议,安排沉船事件家属对口接待工作。全县成立105个工作小组、安排2000余名党员干部,24小时开展“一对一”家属接待安抚和后勤工作。同时,在各乡镇主干道和县城区各主要路口、大型商务区共设立46个党员志愿服务站点,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实现党员志愿服务全覆盖。
“6月9日凌晨1点34分,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之夫送一位南京遇难者家属,到容城大道加油站附近寻找遗失物品。”这是龚场镇党员志愿服务点记录本上记载的服务记录。据该党员志愿服务点带队人孔建洪介绍,党员志愿服务不仅为遇难者家属提供了帮助和服务,还发动和感召周边单位干部和党员群众参与到志愿活动中,真正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身心”志愿服务的氛围。
各乡镇(场)和县直有关部门基层党组织自觉自发开展了送食品、送棉被等物质的爱心捐赠活动;县工商联系统专门开辟了爱心送递通道,200余户餐饮、酒店等经营业主踊跃报名,免费提供食宿等爱心活动;非公企业协同参与,福娃集团、玉沙集团、监利粮酒等县内骨干企业纷纷为乘客家属、救援队伍奉献爱心……
党员冲在前面
“谢谢你们的照顾!再见!” 6月8日下午,监利县科协干部杨海平将他负责接待的最后一位乘客家属宋启龙,送上了开往岳阳的高铁专车。随后,杨海平迅速赶往监利县人民医院,照顾生病住院的儿子,心里充满愧疚。
“小孩确实挺危险,半个小时内发生4次身体僵硬抽搐的状况,嘴巴掰不开了。我妈年龄比较大,吓得腿都软了,瘫痪在地,幸亏嫂子把小孩送到了医院。”杨海平说,县科协对口接待17名来自山东的家属。6月8日中午,家中打来电话:“小孩病重,要送院急救!”可是当时,DNA比对结果刚出来,县科协接待的4名乘客家属中,3名乘客的遗体分别安放在洪湖和岳阳,15名家属要分别赶往遗体安放地,要求与家人见最后一面。他迅速调配7辆车,分两路将家属送到了洪湖和岳阳。
吴安成是监利县供电公司安监部的副主任,平时主要工作职责是电力施工安全稽查。6月2日11时,刚从棋盘乡王垸村抢修回来的他,接到电话:“赶紧到新洲这边来!”
“东方之星”号游轮翻沉地就在新洲村,离监利供区10千伏新洲支线距离最近,6月1日的狂风暴雨,使该支线多处断线。2日清晨5时,监利县供电公司已有30多名保电队员在现场进行检修。12时,吴安成赶到了现场协助抢修,下午3时,应急电源车正式向指挥中心供电。
临时有了电源供电,但新洲支线抢修一刻也不能停。针对沉船现场原供电线路受损严重的现状,公司决定重新架设
一条长达26公里的10千伏线路,直接通往事故指挥中心。吴安成卷起裤腿,脱下鞋子,下到被淹齐膝盖的农田。直到翌日凌晨3时许,新洲支线才抢修完毕。
恢复供电后,吴安成并没有休息。他带着一班人从救援指挥部到搜救码头,再到救援现场架设了移动应急灯塔2处、泛光灯31处、安装及提供照明设备119台套,提供发电机11台。
接连几天,累了,吴安成和队友们就轮流在车上眯一会。直到5日凌晨2点多,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返回家中。
吴安成告诉记者,那几天,一天要来回往返现场10多趟,现场蹲守的武警官兵都认识他了,开车经过防线,窗子一摇下来,只要看到是他,武警官兵都会放行,“脸成了名片”。他挽起裤腿,指着腿上长长短短的划痕说:“看,那几天都不知道在哪里弄的这些伤。”
6月2日下午13时10分,监利县人民医院收治了65岁的幸存者朱红美。
在ICU室里,看着在水中浸泡近16个小时、全身皮肤发白、多处软组织损伤、皮肤擦伤严重,并受到惊吓、一个劲儿喊“冷”、身体虚弱的老人,入党积极分子、责任护士平文军流下了眼泪。她一边严格按照专家组的医嘱和指令医护,一边温柔、小心、细心地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每餐饭都从家里煮青菜肉末粉丝汤或熬鸡汤,端来喂老人喝,不时为老人擦洗身体,洗好换洗衣服,陪老人聊天。
每当有人探望或采访,朱红美总把平文军拉在身边,对别人介绍,平文军是她的干女儿。
6月7日,朱红美转入普通病房,仍要求干女儿护理;6月9日,朱红美痊愈出院。平文军考虑到老人身体仍然虚弱,坚持把老人接到家里照料;6月10日,平文军陪同朱红美赶赴洪湖,料理老人老伴的身后事,随后又陪伴至南京。
在南京期间,随行陪伴的人员都是入住酒店,但老人说:“我们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一定要回娘家,叫‘回门,我的女儿今天就住娘家。”同时,把她家里的老照片、自己做的小手工、串珠的手包、钩针编织的荷包,一一展示给平文军看,让平文军多拿些回去。直到6月11日晚上20时,平文军才返回监利县人民医院。
“平时能看出来,困难面前能站起来,危难关头能豁出来。”监利县群众说,在这次救援行动中,看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身影。
群众奉献大爱
党员带了头、群众有了劲。
在党旗的引领和党员干部的感染下,监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行动。
爱心人士自发组建了“黄丝带”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到“一对一”善后服务的队伍中来,创造了“一加一对一”善后服务新模式,用自己的行动来温暖遇难者家属,传递人间大爱。
潘莉和表妹熊继红是一家洗衣店的老板,也是“黄丝带”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每天一大早,潘莉就到善后服务家属那里去收衣服,洗好后再送过去。熊继红守着电话和微信,一旦有遇难者家属需要洗衣服,迅速通知姐姐上门收衣服。
她们被遇难者家属称为“监利好心姐妹花” 。
“像这样被遇难者家属点赞的监利人还有很多。”县委办干部、负责志愿者衔接工作的万曙光说。高速公路出口、宾馆附近、医院大门前,系着黄丝带的志愿服务车静静等候着,招手即上。车上配备有矿泉水、毛巾、雨伞、饼干等,司机们还充当了义务心理辅导员。
据监利广播电台统计,从3日到12日,全县3160辆私家车加入黄丝带行动。从武汉、荆州、潜江、岳阳等地,接送遇难者家属1000多人次。加入“黄丝带”志愿服务队的超过3000人,他们开展“一加一对一”志愿善后服务,为遇难者家属提供交通、饮食、住宿等后勤服务。
据了解,救援善后期间,来监利的救援队伍、家属、记者、外地志愿者等最高峰时达上万人,这对小城的接待能力是一个重大考验。红城乡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党盛铭说:“全县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的人,到处酒店都被预定满了,家属住宿成了大难题。”
为此,后方指挥部向社会发布消息征集房源。短短一个小时,就收集到200套房源,累计收集房源信息达2000多套。
一位老人通过热线打来电话:“我是一名退休工人,我可以提供5间房。房间的卫生打扫好了,开水烧好了,水果也准备好了,也淘好了米洗净了菜,只要人一到,就可以开火做饭。”
虽然高考在即,所有预定了酒店的家长、考生也顾全大局,主动腾出房间,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拿来保障救援、接待家属。
某酒店免费为家属及救援人员提供食宿,每天为救援一线的官兵准备几百份盒饭。听说这家酒店的芝麻酱和辣椒酱用完了,监利大市场一名做小生意的商户,立即将店里的芝麻酱和辣椒酱免费送到酒店。
监利县农业合作社每天第一时间将新鲜蔬菜、鱼类、猪肉等农产品,免费送到县城部分武警部队驻扎地及罹难者家属和工作人员的安置点。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娥一行人,在监利中百超市购物结账时,市民们听出是外地人,纷纷让开一条通道,让她们先走,超市也执意免单。
县委书记董新发感慨地说,经历了“98抗洪”的监利人民,当年在大灾当头得到全国人民的关爱,如今纷纷展现出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监利县长黄镇动情地说,监利人民在特大灾难面前的爱心与善举感人肺腑,说者哽咽,听者动容。
“来监利时,我们刚开始想到这是个小县城,肯定难以接纳这么多人,工作条件肯定不好,会遇到很多麻烦,我们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没想到,监利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这么热情,这么有爱,我们很感激。”南京市栖霞区政府副巡视员王智说。
6月25日下午,上海市副市长赵雯率“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上海前方工作组的全体同志,重返监利,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海人民,捐助支援监利革命老区建设资金1000万元。上海市很多同志发言时表示,“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是一场举国同悲的灾难,能参与其中的善后工作,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考验,也是灵魂的一次洗礼。在监利的10多天里,他们切身感受到满满的大爱,终生难忘。
这一趟采访,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更感受到了灵魂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