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 我不是艺人 我是演员
2015-07-31郭嘉
郭嘉
对演员来说,出戏后再说角色是很难的事儿。往好了说,还是往坏了说?最起码应该是往真处说。
靳东说他最喜欢荣石和黄志雄,因为这两个角色有赤子的真。在我看来,荣石在那样匪夷所思的剧情里,有种罕见的沉稳;而黄志雄寥寥数笔,却给观众以最浓的孤独。而沉稳与孤独,也是靳东本人给我的印象。当然,他很丰富,是那种言之有物的丰富。做他的访问,眼前展开的是对演员认知的全新境界。
选择做演员是靳东理性衡量自己的各项技能后,用排除法一一删除之后,剩下的最终结果。选择完了,剩下的就简单了,只是努力地去演,尽情地去演,至于能不能成名,能不能走红,那只是过程中的插曲和额外惊喜,“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对于表演,靳东是极其热爱的,他说演戏是他的乐趣,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我希望通过表演传递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影响别人,又丰富了自己的思想。”
在靳东看来,如果在表演上有天赋但不努力,倒不如天赋平平而后天勤奋努力来得实际。“其实比起天赋这种不确定的东西,后天的努力和修炼是最重要的。我是在16岁那年有幸参演电视剧《东方商人》,第一次接触表演,是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后来又陆续接拍了几部戏,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确定了自己对表演的喜爱,然后决定去系统学习表演,后来我选择了中戏。”
回想起中戏的四年,靳东说那四年是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除了来自学术和专业的训练,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我觉得我是拿一种非常严肃的、认真的态度在对待我的追求,我经常会说到一句话:‘我是一个职业的演员,这是我的工作,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我觉得严肃都不足以代表这个,不允许任何人来亵渎。我想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中戏给我提供了一片土壤,在这片土壤里生活的四年时间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在我所读过的三四百个剧本里,让我挖掘到一种人性的东西。”
毕业之后的靳东片约不断,一部又一部戏的磨练,再加上四年的专业深造,他在表演上的成长让人有目共睹。甚至在2004年他首次出演电影《秋雨》,就以出色的演技,完美的呈现了男主角“何鸣”,而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奖提名以及雅尔塔国际电影节金奖。
而后,无论是《闯关东》里的“龟田一郎”、《开天辟地》里的“青年周恩来”,还是《箭在弦上》里的“荣石”、《温州一家人》里的“黄志雄”……一部又一部戏,一个又一个角色,靳东都演绎的近乎完美。靳东说,其实演戏的过程,本身也是自身修炼成长的一种经历。表演,其实就是一个征服的过程。“从最初只是觉得拍戏好玩、好奇,到后来能真正的去体会演戏的乐趣,通过演戏去表达一种态度,去探讨人性,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提升,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靳东的现实人生相比戏里人生,似乎简单得不值一提,从小学到大学,成绩都是班里的尖子,文科成绩尤其的好。业余生活中,靳东多数时间里都是安静的,乐趣之一是读书,从《三字经》到《莎士比亚》,从鲁迅、老庄到《金刚经》,甚至是中国历史上100多位皇帝的生猝年代和大事记年表他都可以如数家珍。他笑称自己是个“杂食动物”。像大多数男人一样,他也为足球狂热过,失望过。但是最爱的一项游戏是台球,他解释为台球是训练人理性思维和通盘考虑问题能力的最佳游戏。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平时写繁体字,让人以为他泥古不化;而又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也喜欢玩哈雷、挎子,是个十足的机械控。看似动静差异极大的两件事,其实需要的是一种专注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