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物防雷及雷电灾害分析探讨

2015-07-31赵慧琴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雷电灾害建筑物

赵慧琴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作用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着重针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筑物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问题建议

雷电发生后,在雷电发生区域内一般都会多多少少对这片区域内的人员、牲畜、建筑物、电子电器设备等带来一定的损害,情节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事件的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逐年增加,大量现代化办公电子元件类的设备投入使用,为雷电灾害创造了条件,雷击事件逐年增多起来,而且雷电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越来越大。当前如何加强雷击防范,科学加大对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变得日益重要。

1加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1.1通过进行科学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以准确的估算建筑物遭受雷击的概率,从而科学全面的反映评估对象的防雷现状,有利于雷电灾害防范。

1.2通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以经过科学的雷电灾害风险计算和处理,为雷电灾害防范提供最翔实的评估结果,确保雷电防护措施的科学化、合理化。

1.3通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更合理地采取防雷措施,达到雷电防护,又节约防护成本,避免因盲目而造成浪费。

1.4通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以科学测算出区域内遭受雷电危害的机率,方便于科学合理地安排各处的防雷工程建设,运用有效的防灾避灾手段,设置防雷设施。

2雷击风险评估的分类及内容

2.1 项目预评估。项目预评估是气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情况,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及项目区的现场勘察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数据对项目预计发生雷电灾害的机率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对项目的实施提出科学防雷建议。

2.2 方案评估。方案评估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中雷电防护措施有效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核算项目防雷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并有针对性的给出方案设计。

2.3 现状评估。现状评估是对某个区域现有的雷电防护措施防范雷击性能的分析,从而根据数据和现状分析对防雷击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现状制定科学、经济和安全的整改措施和方案。

2.4灾害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某个区域内的物质燃烧条件和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分析核定经过雷击后的燃烧危害范围。然后结合现状选择合理参数,对区域内的建筑物的安全设防标准推理出一个安全距离。

3雷电灾害发生潜势评估相关指标

3.1地闪密度。易受雷击物体的年平均地闪次数越多,受落雷密度就会越大,导致雷电灾害的发生机率也就越高。

3.2雷灾频数。受区域地貌、地形、地质等特征的影响,可以影响区域雷电灾害发生频率的高低,雷电灾害频数可作为雷电灾害发生潜势的评价指标。

3.3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说左右着灾害危害程度的大小,人口密度直接可以说明区域灾害承载体的多少,所以说人口密度也是雷电灾害发生潜势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4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配套的实施办法或细则。目前我国实施的《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在应用中都对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在应用中却缺乏配套的实施办法或细则,缺乏有力的政策文件给予有力支撑,这给日常工作中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操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4.2 闪电定位资料应用缺乏规范指导和约束。由于我国对闪电定位设备的规格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现价段不同产品的闪电定位设备所具有整体性能和参数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在应用中仪器采集的资料也缺乏统一性,相应技术规范指导和约束缺乏,这样就必然会导致一事实上程度上降低了闪电定位资料在评估报告中的科学性。

4.3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不够紧密。雷电风险评估系统和方法的实施由于复杂,且操作繁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涉及当地众多部门的配合与提供,但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致使各部门间的协作并不合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5强化雷击灾害评估方法的应对措施和途径

5.1完善和健全国家层面的雷击风险评估制度建设。目前的雷击风险评估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进一步对防雷减灾立法完善,明确雷击风险评估结论的法律地位和评估行为的性质,以及评估行为的主体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

5.2不断完善和建立地方性气象评估法规。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在雷击风险评估方面应用的程序也不尽相同,在开展雷击风险评估时需要对评估的范围、主体、对象、条件、程序、期限、责任进行明确。

5.3要加大财力投资,购置防雷防灾设备。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设置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等雷电监测设备,能科学的对地雷电灾害移动路径、电场强度、危害程度等进行预测,也可以为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积累研究数据。

5.4由于雷击风险评估具有明显的法规性强、科技含量高、历史短、规范新等特点,做雷击风险评估必须要一批懂管理、懂防雷法规知识技术人员做为技术保障,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气象部门对雷击风险评估从业人员要严格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严格实施资格上岗制度。

5.5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要针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建筑物、地形、防雷措施应用等基本情况,并根据区域情况对防雷情况进行科学勘测、分析、评估,同时根据当地的防雷情况科学提出评估技术报告,以最有效地手段科学避开雷暴的高发区,减少日后遭雷击的可能性。

6结束语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气象防雷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与西方的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雷击风险评估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完善和健全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相关部门强化对雷击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 李洪峰,刘敏.已有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浙江气象,2010(3):38-40,45.

[2] 朱峰,迟良勤,林明志,等.浅谈雷灾害风险评估[J].吉林气象,2007(1):38-41.

[3] 尹娜,肖稳安.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J].热带气象学报,2005(4):441-448.

[4] 吴海,潘家利.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的风险分量及其影响因素[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2):88-90.

猜你喜欢

雷电灾害建筑物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雷电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火柴游戏
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