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吊瓜规模化高产栽培技术

2015-07-31郑卫东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吊瓜高产栽培规模化

郑卫东

摘 要:该文从田块选择、棚架搭设、大田移栽、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成熟采收等7个方面介绍了吊瓜规模化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吊瓜;规模化;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9-69-02

吊瓜学名栝楼,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属葫芦科。吊瓜籽、皮、根均可入药。目前人工栽培吊瓜主要目的是收获吊瓜籽获取经济效益。吊瓜籽富含植物脂肪(种仁脂肪油含量约占52%),久食口不干燥、不败味、香味浓郁,是瓜籽类的佳品,并且具有治疗便秘的功能,故又被人们冠以功能性休闲食品的美名。此外,吊瓜籽还有其它药用功能。自21世纪初以来,吊瓜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均有广泛种植。笔者多年实践,总结了吊瓜规模化高产栽培技术,共大家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1 田块选择

吊瓜是喜温、喜光、耐肥,不耐涝的作物,生命力强、适应性广,但要获得高产,需要选择有排灌条件、土壤肥厚的沙壤种植,最好是菜园地。

2 棚架搭设

吊瓜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规模栽培时,为方便藤蔓生长,提高瓜籽产量和品质,应搭设长久性的棚架,最好是搭水泥柱配合钢丝网结构的棚架。采用水泥立柱的棚架,水泥立柱长度为2.2m,横截面为8cm×8cm,棚架的外围立柱长度为2.4m。为了增强拉力,外围的立柱是向外倾斜栽立的(倾斜度50°~60°),所以要长些,内围立柱长度为2.2m。棚架高度1.8~1.9m,立柱栽立长宽比为3m×5m为宜,(畦宽2.6m,沟宽0.4m,沟深0.3m。正好1畦栽1排立柱)。棚架的每排立柱间拉1根主纲,主纲使用细的镀锌钢绞线,配以镀锌细钢丝,织成网状,网目长宽15cm×15cm为宜。必须使用防锈钢丝,否则1~2a钢丝就锈蚀。钢绞线与钢丝交结处要固定,以防吊瓜生长后因风吹晃动而脱落。棚架的每根外围立柱都要打扒线,以增强拉力。扒线采用埋入式,即扒线下端埋入50cm长的水泥横柱,在横柱上拉扒线。横柱埋入地下要在50cm以上,扒线要用紧线器拉紧。如果是地势比较低洼的田块(如水稻田),每根立柱的下端还要垫1块方砖,以加大立柱的横截面积,减小压强。因为地势低洼,一遇积水,土壤发软,立柱受重压下沉,不仅易导致棚架倒塌,带来灾害性的损失,而且棚架下沉将给采瓜带来困难(棚子过矮,采瓜人身体难以直立作业)。为便于生产操作,棚架的搭设时期宜在田畦翻耕整理、水沟开挖规划好后,进行秧苗移栽。立柱不要栽在田畦正中间,避免影响中耕除草、施肥。

3 大田移栽

规模化栽培吊瓜以育苗移栽为主,也可购买块根移栽。吊瓜是多年生植物,购买块根栽培以1a生块根为佳,年份过长,产籽量下降。育苗移栽,长江下游地区,可在每年2~3月间播种,育苗要点是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0h,然后再用50℃温水浸泡10h后播种。有条件的可采用恒温箱催芽播种,即用清水浸种20h后放入温箱,保持恒温35℃,待大多数种子破胸后即可播种,种子在温箱内要始终保持湿润。种子播在苗麻要用细土覆盖,然后用塑料薄膜小弓棚遮盖,升温保墒,促使早出苗,以利于年内开花结果,提高经济效益。苗长10cm以后即可大田移栽,大田移栽密度第一年667m2栽300株,株行距3m×1m,第二年定植50株,株行距3m×4m,雌雄比10∶1(密度由大田肥力决定)。茎蔓出土后,人工牵引上架。生产上一般采用芦苇杆作支撑,用稻草把茎蔓捆扎在芦苇杆上牵引上架。每株苗留1支主茎上架,多余的腋芽全部抹掉。主茎上架1.5m长后即可打顶,以促使主茎分枝。茎蔓上架后要及时梳理,使其分布均匀。采用块根引种方式的,在撑握雌雄株的情况下,可按10∶1的雌雄比,每667m2引种50株即可,其余田间管理与育苗移栽的相同。

4 肥水管理

吊瓜是耐肥作物,生产上以重施基肥为主。春节过后,即可施基肥,一般每株施腐熟饼肥3kg,或腐熟鸡粪10~15kg,施肥时要距离主根50cm划圆圈开沟施入,待肥料施下后再覆土掩盖。以后追肥的施用方法也是同样进行,特别是施用化学肥料如尿素等,切勿将肥料直接洒在主根上,化肥一旦与主根直接接触,极易导致瓜苗死亡。追肥可从六月份开始,6~9月每月追施1次,每株追施N.P.K复合肥0.2kg。肥料的使用原则是根据地力和植株长势而定,而非千篇一律。

吊瓜需水量大,特别是高温干旱季节,要常浇灌,保持土壤湿润,但机灌时要特别留神,水不能淹根,否则吊瓜将被淹死,因为吊瓜是极不耐淹的作物。雨季要搞好清沟沥水,暴雨后田间即时排涝。

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要勤,特别是早期茎蔓未封顶时,杂草生长很快,要勤除杂草。化学除草可采用草甘膦胺盐和百草枯。注意打药时药液不能碰到吊瓜植株上,否则将造成药害。

6 病虫害防治

6.1 虫害 吊瓜的主要害虫有:瓜藤天牛、瓜绢螟、黄守瓜、蚜虫、青虫等。危害最大的为天牛,它以幼虫蛀食藤蔓,造成藤蔓枯死。生产上对于虫害的防治策略是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农业防治:主要是在春、夏季采用田间点灯杀蛾和冬季将枯死的藤蔓清理、烧毁,以消除越冬虫源、病源。药剂防治:植株上发现虫害即打药水防治,为保险起见,在6月至10月份每隔15~20d打1次保险药。可用“苏云金杆菌、顽固”等农药进行叶面喷雾。

6.2 病害 吊瓜的病害主要有:瓜萎蔓枯病、炭疽病、根结线虫和病莓病,以蔓枯病和炭疽病为重。

6.2.1 蔓枯病 蔓枯病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病期在6~7月份,高温多雨时,该病发生快,病症表现为植株茎蔓萎蔫进而发展为整株死亡,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络氨铜兑水灌根。

6.2.2 炭疽病 炭疽病属真菌病害,前期危害叶片,后期危害果实,病症表现为果实出现黑斑、腐烂、脱落。发病高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8~10月份。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阿料妙收”兑水叶面喷雾。由于农药不断地更新换代,具体用药种类及方法可向当地值保站或农药供应商咨询。

7 成熟采收

吊瓜成熟期长,8月底到11月份都在采收。吊瓜成熟时瓜皮由青色转为橙红色,表皮有光泽,手捏瓜发软,达到上述程度即可采收。果子采下后可摆2~3d以利剥籽。

参考文献

[1]薛晏辉.食用吊瓜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8).

[2]吴文安,周秋菊.吊瓜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06(3).

[3]高大可,艾辛.吊瓜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15):36-38. (责编:吴祚云)

猜你喜欢

吊瓜高产栽培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2019 年华南型黄瓜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吊瓜花
贫困村的小吊瓜结出致富大果实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