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2015-07-31王素芹
王素芹
浅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王素芹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亡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70),比较分析2组急救效率相关参数、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NTF、就诊到治疗的时间、NGF等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的NTF(107.33±15.4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81.29±11.31)ng/mL,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地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对患者的神经后期康复起到很好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较为突然、平时症状表现不太明显的病症,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溶栓疗法进行治疗[1]。相关研究发现,溶栓治疗的及时性对患者的后期康复情况影响较大,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地让患者进行更为及时的溶栓治疗,对患者的后期康复起到明显的推进作用[2]。本研究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亡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4月新乡市卫滨区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脑出血性疾病者、心肝肾脏功能不全者、超过溶栓时间窗患者等,其中男78例,女62例;患者年龄44~69岁,按照年龄、身体指标、体质量、基本生活环境、病程、病情等指标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3.4±2.6)岁;观察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3.4±2.6)岁。可见,2组患者各项属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急诊护理流程制定 由于急性脑梗死发病较为猛烈,所以在急诊收治后要采取合适的急诊护理流程,本研究采取的急诊流程如下。
(1)急诊病情评估及分诊。急诊接诊后,要保证在3~4 min内(本院平均值3.34 min)迅速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如果确定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开辟绿色治疗通道的方式尽快将患者转入急诊治疗室,尽快开展溶栓疗法[3]。
(2)脑卒中救治单元的预备。建立脑卒中救治单元,通过编制紧急溶栓药物使用规范、体质量——药物剂量换算表、护理要点和护理方法等一系列制度来保证救治的及时性和针对性[3]。
(3)转运过程的护理。在患者转运至抢救室后要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和心电监护,同时要及时给患者进行输氧[4]。此段过程中可以将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及时的检测和采样。同时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安抚,避免家属由于情绪激动而出现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异常。
1.3 指标制定 本研究中对患者急救效率的判断是根据2组患者的就诊到治疗之间的持续时间,接受溶栓治疗时的NCF(神经生长因子)、NTF(神经营养因子)等指标进行判定。根据医学界常用的评判标准来判定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救效率指标 观察组NTF、就诊到治疗的时间、NGF等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的NTF(107.33±15.41)ng/ mL明显高于对照组(81.29±11.31)ng/mL,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急救效率指标比较(x±s)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完成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精神状态恢复情况 治疗前,2组CSS、NIHSS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同组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SS、NIHSS等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比较(x±s,n=70)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5]。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6]。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统计显示,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国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在脑梗死发病时,5~25 min内脑补各部分都能够在缺氧状态下进行自我保护,通过后期康复治疗可以恢复其基本功能。在25~60 min内会有部分脑细胞和神经细胞死亡,但是会有死亡,如果在这个时间内进行及时治疗,可以对脑细胞和神经细胞起到良好的挽救作用,康复率高达75%[7]。所以在目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要迅速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就是尽可能快的恢复患者脑部供氧,达到挽救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目的。
本研究中,观察组制订了科学严谨的急救护理流程,急救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相比于常规的护理方式,急救护理流程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在部分缓解急救护理通过资源整合和步骤整合能够比较有效地节约时间。其次,绿色治疗通道的开通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同科室和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时间浪费。最后,急救护理流程通常是选取多步骤并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不同于传统的时间轴式护理,提高了急救护理的效率。本研究还表明,通过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程度,对患者日后的生活有着明显的帮助。本次研究采用严谨的急救护理,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治疗前,2组CSS、NIHSS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同组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SS、NIHSS等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时间的节约,就诊到治疗之间的时间越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精神恢复就越好[8]。
总之,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地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对患者的日后康复也有很大的好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1] 邓敏玲.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8):134-135.
[2] Pezzella FR,Picconi O,De Luca A,et al.Development of the Italian version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It-NIHSS[J].Stroke,2012,40(7):2557-2559.
[3] 梁俊华,李娟.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8):75-77.
[4] 杜方.急诊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48.
[5] 姜永丽.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7):96-98.
[6] 张桂英.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8(2):49-50.
[7] 宁伶英.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8(9):73-75.
[8] 胡敏,汤淑敏,常杰,等.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流程优化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5,3(8):75-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67
河南 453000 新乡市卫滨区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