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介入途径行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比较
2015-07-31贺鹏辉
贺鹏辉
不同介入途径行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比较
贺鹏辉
目的 比较不同介入途径行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4例,按照不同介入途径随机分为2组,各152例。对照组行股动脉介入,研究组行桡动脉介入,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相关有效性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穿刺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股动脉相比,经桡动脉介入途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治疗更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不同介入途径;老年;冠心病;疗效
冠心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阻塞等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导致的一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通常将该类疾病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心力衰竭、猝死五大临床类型。临床上对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其中较为常用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经股动脉途径,但因老年患者大多伴股动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闭塞迂曲、狭窄及并发症多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安全、舒适的介入途径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对3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予以不同介入途径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4例,按照不同介入途径随机分为2组(n=152)。对照组男女比例85︰67,年龄60~78岁,平均(68.32±5.21)岁,伴糖尿病95例,高血压57例;研究组男女比例84︰68,年龄60~80岁,平均(69.53±5.62)岁,伴高血压82例,糖尿病49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股动脉介入治疗,取平卧位,选取右股动脉进行穿刺,穿刺点为右侧腹股沟下方约3cm处,麻醉后,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法进行右股动脉穿刺,然后置入导丝,并插入至动脉鞘管,介入诊治完毕后将动脉鞘管拔出,徒手压迫止血20min钟后使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研究组行桡动脉介入治疗,平卧,手伸直并向外伸展,通常于右侧的桡骨茎近心端1cm处进行穿刺,送入6F的桡动脉鞘,完成介入治疗后将动脉鞘管拔出,纱垫穿刺点压迫,并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性指标(穿刺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并发症(动脉痉挛、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手术成功率对比 研究组手术成功142例,手术成功率为93.42%,对照组手术成功148例,手术成功率为97.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2组手术相关性指标对比 2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穿刺时间(8.63± 1.75)min,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相关性指标对比(x±s)
2.3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2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股动脉介入治疗因其具有的技术易于掌握、成功率高等特点,已成为临床经典治疗方案,但其引起的并发症较多[2]。加之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需卧床24h,老年患者极易出现便秘、腹痛、腰背部酸痛等不适感,导致其烦躁不安,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选取更为舒适、安全的介入治疗方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对3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予以不同介入途径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日后选取最佳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易于止血,不仅不影响患者活动,而且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近年来在临床上已得以广泛应用[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3.42%)略低于对照组(97.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桡动脉介入与股动脉介入途径治疗的效果相当,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备选方案。2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及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并不会加大辐射剂量,且使用的5F共用造影导管就能够完成2端冠状动脉造影,相对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很大程度上减少导管操作次数和时间,不仅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而且减轻其经济负担[5]。分析2组并发症情况可知,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具体表现在动脉痉挛、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等方面,该结果与叶飞等[6]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验证桡动脉穿刺介入途径较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原因可能为桡动脉体位相对较浅,而且不存在血管神经伴行,故术后更易于进行压迫止血,进而减少穿刺部位的局部出血、血肿以及假性动脉瘤的发生[7]。除此之外,因患者得以迅速止血,对其术后下床活动并不产生影响,因此减少其因卧床时间过长引起的不适感和形成深静脉血栓[8]。关于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不同的介入途径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介入途径手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创伤小、易于止血、无需卧床,局部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熊强珍.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61-5563.
[2] 胡少东,郝恒剑,许骥,等.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介入途径行介入治疗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58-2559.
[3] 蒋芳勇.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不同介入治疗策略的效果评价[J].山东医药,2013,53(22):4521-4522.
[4] 王红.不同介入途径行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495-4496.
[5] 马金生.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578-579.
[6] 叶飞.经不同途径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9):1278-1279.
[7] 陈林.冠心病介入治疗1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 20(7):1236-1238.
[8] 宋文信,杨成明,曾春雨,等.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估[J].重庆医学,2010,39(2):191-1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55
陕西 710038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贺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