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15-07-31许学成
许学成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许学成
目的 探讨应用CT与核磁共振2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疾病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术后病理学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治疗前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研究组治疗前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结果 研究组病情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漏诊率(2.5%)和误诊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1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疾病的诊断方面与CT技术比较更具优势。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CT;核磁共振;诊断
近几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完善,使得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均得到明显改善。CT与核磁共振成像为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影像学手段,其在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诊断中均可发挥一定的临床作用。本研究对应用CT与核磁共振2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抚州市职工医疗保险门诊部就诊的术后病理学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40)。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患者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6.8±1.3)岁;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发病时间1~8d,平均发病时间(2.2±0.5)d。研究组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
18~66岁,平均年龄(36.9±1.4)岁;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发病时间1~9d,平均发病时间(2.1±0.6)d。2组上述自然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CT检查 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接受CT检查,采用本院现有的CT机,扫描前患者保证空腹状态,并饮水500mL以上。扫描的具体范围应用从膈顶以上2cm的位置至肾脏的下缘位置,扫描层厚控制在5mm,层间距水平控制在5mm。平扫后注入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370 90mL,速率控制在4mL/ s;并给予40mL的生理盐水,速率同样控制在4mL/s。采用Smartprep扫描方式,对腹腔干发出的水平腹主动脉情况进行监测,在腹主动脉阈值水平达到150Hu的时候可以启动动脉期扫描,在经过18s的扫描后启动门脉期扫描,在经过60s的扫描后启动肝静脉期扫描,必要的时候可以在扫描进行180s后加扫延迟期[1]。
1.2.2 MRI检查 研究组患者在入组后接受MRI检查,采用本院现有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轴位T2WI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抑脂序列,层厚设定在6~8mm之间,层间距设定在1~2mm之间,TR/TE应该达到6600/86ms,NEX值应该达到2;轴位T1WI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同/反相位,TR/TE应该达到160/190ms,翻转角应该达到8°,层厚设定为5~6mm之间,层间距设定为1mm,NEX值应该达到0.69。扩散加权成像平面回波序列,扩散敏感系数b值应该保持在(0.800)s/mm2的水平,TR/TE应该达到5700/61.9ms;NEX值应该达到8,层厚设定为5mm,层间距设定为1mm。选择Gd-DTPA作为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剂量控制在15mL左右,流速保持在2mL/s,扫描序列选用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技术,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扫描的具体操作时间分别控制在20~25、60~70、180~300s[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2.1.1 CT表现 CT检查出确诊结节34个,平扫状态下均呈现稍低密度,密度表现均匀结节有11个,密度表现不均匀结节有23个,其中有15个结节在CT检查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星条状或裂隙状更低密度区存在(见图1)。增强扫描结果显示,动脉期除有中心疤痕存在之外,所有结节均呈现明显的增强状态,且边界表现非常清晰,17个结节均匀增强,在门脉期阶段结节的增强程度均减低,呈稍高密度状态存在,在延迟期阶段有19个结节以稍高密度或等密度状态存在,15个结节以稍低密度存在,15个结节中央疤痕者均有延时增强表现出现,8个结节的周边可以观察到有增粗、扭曲的动脉存在。
图1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CT平扫图
图1 患者为男性,年龄69岁,经CT平扫显示肝右叶存在低密度、不均匀的占位病变且边界不清,没有明显的包膜,体积为9.2cm×9.1cm×8.2cm左右,内部存在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及斑点状钙化。
2.1.2 MRI表现 CT检查出确诊结节38个,且均呈现长T1长T2信号表现,12例因脂肪肝背景病灶以短T1长T2信号表现存在,26例病灶内可以观察到星芒状更长T1长T2信号的中央瘢痕区域。22例患者的病灶实施动态增强扫描:在动脉期阶段病灶会有明显的强化表现,中央瘢痕均没有观察到增强现象;在门脉期及延时期2个阶段,病灶的增强程度稍减低,以稍高或等信号状态存在,病灶中央瘢痕均延时强化。
2.2 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病情漏诊率、病情误诊率 研究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在临床诊断中的重点是,将其与原发性肝癌进行准确的鉴别[3-5]。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检查强化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早进早出状态,在动脉期阶段可出现明显的强化表现,但在均匀性和一致性方面不如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病灶,强化的实际程度通常情况下也不如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6-7]。体积相对较大的原发性肝癌病灶由于其肿瘤的中央位置发生坏死的机会相对较高,形态表现也不是十分的规则;而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病灶的内部结构相对较为均匀,出血和坏死等现象也相对少见,在病灶的中心位置有星状瘢痕存在。原发性肝癌在门脉期及延迟期2个阶段多数情况下会呈现出低信号表现,与肝实质的分界较为清楚;而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病灶在门脉期和延迟期2个阶段呈等或稍高的信号,瘢痕逐渐强化至延迟期阶段就会逐步变为等或高信号[8-9]。本研究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疾病的诊断方面与CT技术比较更具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漏诊和误诊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将2种技术联合应用更为合理。
表1 2组研究对象影像学检查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情况比较[n(%)]
[1] 李世杰,叶慧义,杜静波,等.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CT,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2(5);344.
[2] 杨军,严福华,周康荣,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23(8):695-696.
[3] 张素娟,许仁军,罗旺启,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表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6(10):1387-1388.
[4] 罗渝昆,唐杰,李俊来,等.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17(1):47.
[5] 薛鹏,皇甫幼田,杨继周,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影像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3,19(1):132.
[6] 段承祥,王培军,李健丁.肝胆胰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143-144.
[7] 朱志嫦.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18(7):987-989.
[8] 赵文,侯仲军,周仪.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9(7):123-126.
[9] 王科星,李春霞.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4):123-1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31
江西 344000 抚州市职工医疗保险门诊部 (许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