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研究*
2015-07-31冯维波WANGXiuFENGWeibo
王 秀 冯维波 WANG Xiu, FENG Weibo
◎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
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研究*
王 秀 冯维波 WANG Xiu, FENG Weibo
在 研究《中国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和实地调研西南山地村落的基础上,针对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的模糊性,对现行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和补充,建立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因子集,利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确保了评价指标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最终确立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体系;地域性指标
0 引 言
传统村落是历史上建立的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民风民俗的载体[1]。在我国国土面积中,山地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2/3,西南地区村落为团状、带状、散点式聚落,形态上体现了依山傍水的山水特征和耕地至上的环农特征,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山地传统村落。山地传统村落是特指具有独特气候环境,山地丘陵起伏较大,生态环境脆弱,地域文化鲜明的山地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而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具有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和浓厚文化底蕴的山地传统村落正逐渐消亡,代表性民居、典型建筑、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价值容易被忽视,又因居民文化认同感缺失,保护山地传统村落、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学者对传统村落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筑学、文化地理学、景观学、游客行为感知、传统村落综合价值保护等方面,朱晓明提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2]、汪清蓉等提出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3]、周传金提出古村落旅游资源分类评价[4];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评价研究常常侧重于某一方面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如李娜[5]、黄一滔[6]对历史文化名镇的研究,更多的是参考《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而在具有普遍代表性意义上还存在欠缺,而针对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模式的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成果较少[7-10]。
笔者根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关键技术示范”展开研究,针对山地传统村落的地域性特点,结合山地传统村落现状,以严谨科学的评估体系和定量分析方法,判定山地传统村落的综合价值,为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山地传统村落资源提供依据,为山地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与开发提供支持。
1 国家现行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试行的国家评价指标的确立,分为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8个指标、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5个指标、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体系7个指标。通过对国家现行评价体系的分析,发现该体系与山地地区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1.1 评价因子不够全面
在国家现行评价体系中将传统村落评价分为三个部分,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指标体系均是分别从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部分量化指标主观性太强且分值跨度较大,指标分解笼统,释义不精准,导致评价因子间的混淆。同时过于强调建筑遗产价值,忽视村落自身的使用价值以及生活延续性价值。
评价指标影响因子选择要有一定的科学内涵和代表性方可较全面的反映山地传统村落价值、环境面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从而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村落保护状况,如果评价指标有所遗漏,评价体系乃至评价结果就会出偏差。
1.2 指标因子缺乏地域性差别
国家现行《指标体系》是针对广义的传统村落而言,忽视了不同地域的特色和具体情况,且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利用性,山地传统村落的地域性差别未在该体系中得到表达。而评价指标影响因子也不宜过多、过细,否则会使必要的评价信息遗漏。所以,合理的选择评价指标因子,才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差别。评价体系既要体现山地传统村落的共性,又要便于显示不同地域的个性差异,以求客观地反映山地传统村落综合价值特色,使评价结果更接近于现实,更能体现客观情况。
1.3 未形成综合性指标体系
从具体评价因子的选择来看,国家现行《指标体系》侧重于单方面的评价并以独立的体系完成,忽略了村落作为居民生活的载体。它是一个广泛而全面的整体,而非独立的个体。在评价体系中应将传统村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将建筑评价、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以及非物质文化评价融合为一体,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构建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全面地反映不同样本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民风民俗、环境面貌、保护管理等各个侧面的基本特征。每一侧面有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并有一定的层次性,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11]。
2 实地调研
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所提出的评价指标影响因子既尽可能全面又突出山地特色以及保护评价的重点。因此,坚持综合性、代表性的原则,对重庆市第一批、第二批传统村落以及四川省、贵州省部分传统村落实地调研获取资料(图1)。
2.1 建筑遗产价值调研
2.1.1 建筑单体调研
单体建筑有功能的、科学的、艺术的价值等,而最基本的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建筑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事物见证,查群提出的建筑遗产可利用性评估为古建筑再利用提供可能延续其价值[12]。通过对传统村落重要单体建筑研究发现,山地建筑历史悠久,建筑构造极具地域特色,对地形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建筑构造主要是穿斗木架构成方式(表1)。
调研发现,不同坡地地形对建筑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表2)。为适应特殊的山地环境,山地地区居住建筑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类型,最常见的是山地穿斗式民居。山地地区主要是利用厢房,结合坡地修建吊脚楼来实现对地形高差的处理,居民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起吊一层或半层。
2.1.2 建筑技术与材料调研
不同的风格形式反映出地形、气候、材料和建构技术的多样与不同,也反映出社会、民族、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的多样化。调研发现建筑材料的差异彰显着地域性的不同。山地传统村落建筑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是木材,将木材作为建筑的承重构件,用以建构建筑内部空间和外围围护结构。另外,课题组负责的生土砂浆技术正在在山地地区试验、推广(表3)。
图1 中国传统村落西南地区分布图Fig.1 mountainous traditional village distribution map of China
表1 建筑单体调研表Tab.1 monomer building study table
2.2 村落选址和格局形态调研
通过村落建成年代图可以看出,村落历史悠久,大多超过300年,这为积累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可能(图2)。
通过分析调研村落选址分析图可以发现,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极具地域特色(图3)。这些地区的村落的平面布局形态自由多样,依据地势的不同而呈现带状、组团或分散布局,极大地体现了对地形的适应性。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先布局分散的传统聚落或民居开始选择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区域统一规划修建新区,于是出现各种“马路村”,原有聚落的地域性往往被全部吞噬。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态调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括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技术、传统节日等,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科学认识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笔者在调研中发现:(1)山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包括歌舞故事、建筑技艺、饮食文化等在内多达几十项,如重庆市秀山县河湾村的摆手舞、重庆市綦江县永乐村的版画、贵州省赤水丙安村的花灯连枪舞;(2)民族地域特色明显,民族文化多样性增加文化遗产的丰富度,其中永乐村文物保护单位多达11个,使得村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3)由于大部分村落位置较为封闭,民间技艺保存状况较好,但传承度不高,许多民间技艺正逐渐失去传承人,如石柱啰儿调如今会吟唱的年轻人已很少。
表2 建筑对地形适应性调研表Tab.2 study table of building adaptability
表3 建筑技术与材料调研表Tab.3 study table of building’s technique and material
图2 村落建成年代图Fig.2 village establishing age chart
图3 村落选址分析图Fig.3 village siting analysis chart
3 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确定
3.1 对现行评价体系的调整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认为,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的主体特征是:反映山地传统村落的自身价值特色、注重真实完整性和地域风貌完整性。基于此,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因子的选择应在主体特征的基础上,对国家现行评价因子进行调整。评价指标的调整,实现因子选取的全面性、指标结构的层次性以及指标整体的一致性。
3.1.1 地域性指标因子的增加
山地传统村落区别于非山地传统村落,其基本特征、综合特色、景观差异等方面均不同,如村落选址与环境、地形的结合及村落居住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等。故应增设地域性评价因子,强调地形地貌和气候差异对村落选址和格局形成的影响。
3.1.2 物质文化遗产因子的调整
建筑评价因子与村落选址和格局因子调整融合为物质文化遗产因子部分,调整为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点、村落环境和空间布局因子,在建筑遗产评价基础上强调传统建筑和街巷的丰富度、传承性,在空间布局中强调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传统街巷反映传统村落的空间组织脉络;空间布局是山地传统村落留给人们的总体形象;自然环境是山地传统村落的背景区域,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
3.1.3 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体系中,“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控制下的7个下层因子,在指标概念上有所混淆,不利于各因子评价与识别的准确性。原有标准上涉及稀缺度、依存性、规模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应考虑到村落作为乡村居民的栖息地,其经济开发是与当地居民生活的延续性、民俗文化的保持性与传承性息息相关的。
3.1.4 保护管理措施评价因子的增加
目前试行的国家评价体系尚未涉及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进行评价,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规范内容也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并进行推广,而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在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时,对名镇(名村)评选的基本条件及评价标准规定中对保护管理度做了强调。同时,在古村落旅游开发浪潮中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资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在山地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措施评价中,笔者设置了保护规划措施、修复措施和保障机制三个评价因子。
3.2 评价指标框架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因子符合实际情况,数据易获得,利于评价过程计算。
(2)全面性原则:尽可能地覆盖山地传统村落的全部内容,又从不同侧面反映评价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系统。
(3)针对性原则:突出全局性、关键性的指标,体现山地传统村落特征和内涵。
3.2.2 评价体系要素层评价要素的选取
(1)评价体系外层框架体系的确定
根据对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内容的研究,将指标分为5层,即目标层(A)、综合评价层(Bn)、要素评价层(Cn、Dn)、方案评价层(En),在确定了目标层(A)即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因子层A ,根据对国家现有评价体系的分析、调整与补充,构建了以“地域性特色B1”、“物质文化遗产B2”、“非物质文化遗产B3”和“保护管理措施B4”为Bn因子,并确定了最外层A-Bn层的框架,奠定了评价体系的研究基础,由此确立要素层Cn(图4)。
(2)评价体系要素层(Cn)评价要素的选取
①“地域性特色”要素
地形差异导致的居住建筑是否适应坡地、陡坡等地形,村落布局是否适应潮湿、炎热等气候,构成了村落发展形成因素。因此在原有评价体系基础上增设了“地形地貌特色C1”、“气候适应性C2”为B1控制下的C层因子。
②“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山地传统村落所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均是由若干点线面要素组合而成,包括村落环境—文物古迹点—历史建筑,构成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要素层。在调整的评价体系基础上,确定“村落环境与空间布局C3”、“文物古迹点C4”、“历史建筑C5”作为B2控制下的C层因子。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山地传统村落从形成到发展演变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发展过程中一些历史名人生活地或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都对古村落的发展轨迹产生了影响。确定“历史影响C6”、“文化传承性C7”、“生活依存度C8”作为B3控制下的C层因子。
图4 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框架图Fig.4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mountain village evaluation framework map
④“保护管理措施”要素
包括政府对传统村落设立保护机制、筹集保护维修资金和制定管理方法等相关因素,由于山地地形多数具有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现状,村落的防灾能力、旅游保护警示标志的设置也成为村落保护管理措施的一部分。因此,设置“规划措施C9”、“修复措施C10”、“保障机制C11”作为B4控制下的C层因子。
在C要素层控制下确定了各个En层因子,并根据En层因子反向归类确定Dn层因子,从而构建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框架体系。考虑到山地传统村落价值特色内涵及其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可获取性和可操作性,基于山地地域实际情况,该体系最终将指标层次确定为5层,即目标层A、综合评价层(4项)、因素评价层C(11项)D(15项)、因子评价层(27项)。
3.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建立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框架体系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德尔菲法获取指标权重咨询值,进一步借助Matlab软件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及其相关一致性检验的计算、检验,最终得到保护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值,构建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表4)。
表4 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体系Tab.4 index system of mountainous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evaluation
表5 山地传统村落评分表Tab.5 rating scale of mountainous traditional village
3.2.4 具体评分标准与释义
通过对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研究,确立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体系,体系又分为地域性特色、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措施四个大项、共27个小项。为了便于实施操作和评价,对评价体系在指标框架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调整,将C层因子作为评价层,进行问题设计。为使最终得分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将指标的评分设置为满分10分,制定了山地传统村落评分表(表5)。
4 结 论
通过对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体系的深入研究,完善了国家现行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因子集合。该体系明确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的综合价值,使评价因子符合山地传统村落特征,既保证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的科学客观性,又为山地传统村落的动态监测、旅游开发、保护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山地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的构建,充分地挖掘传统村落蕴涵的价值特色与评价意义,既能从总体上把握山地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条件,又能诊断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为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1]郭亚楠. 胶东南山地传统村落及建筑文化研究——以七宝山地区为例[D]. 青岛: 青岛理工大学, 2013.
[2]朱晓明. 试论古村落评价标准[J]. 古建园林技术, 2001(04): 53-54.
[3]汪清蓉, 李凡. 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J]. 旅游学刊, 2006(01): 19-24.
[4]周传金. 古村落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 2008.
[5]李娜.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综合评价的AHP模型[J]. 基建优化, 2001(01): 46-50.
[6]黄一滔. 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1.
[7]梁水兰. 传统村落评价体系认定指标体系——以滇中地区为例[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8]苏义坤, 培珍. 传统村落保护专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 建筑经济, 2015(04): 113-116.
[9]王小明. 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156-160.
[10]朱哲莹.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J]. 山西建筑, 2015(01): 25-27.
[11]赵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2]查群. 建筑遗产可利用性评估[J]. 建筑学报, 2000(11): 48-51.
[13]韩凤, 冯维波.山地传统民居风貌保护研究综述[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3): 72-76.
[14]许树柏. 层次分析法原理[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8: 6-12.
[15]殷永建, 牛四强, 张奎. 基于Matlab的AHP法的系统实现[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10(04): 519-523.
图片来源:
图1:作者整理绘制
图2-4:作者绘制
表1-5:作者整理绘制
(编辑:李方)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Mountainous Region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and field research of southwest mountainous villages, this paper, putting the ambiguity of pro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mountainous traditional villages, provides adjustments and supplements for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 It has established criteria collection of the mountainous villages’ protection and evaluation, and has ensured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icator with the mathematical logistic approach. It also effectively combine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ensuring the reliability, accuracy and objectivity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Hence it eventually establishes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mountainous region.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Mountainous Region; Protection Evaluation System; Regional Indicator
10.13791/j.cnki.hsfwest.20150419
王秀, 冯维波. 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4): 103-109.
TU981.2
A
2095-6304(2015)04-0103-07
* 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J11B04)
王 秀: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冯维波: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1105534491@qq.com
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