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社区文化建构的社区认同感培育研究*
——以厦门市典型社区规划为例

2015-07-31张志君YUANYuanZHANGZhijunLIUJing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认同感培育居民

袁 媛 张志君 刘 菁 YUAN Yuan, ZHANG Zhijun, LIU Jing

基于城市社区文化建构的社区认同感培育研究*
——以厦门市典型社区规划为例

袁 媛 张志君 刘 菁 YUAN Yuan, ZHANG Zhijun, LIU Jing

在新型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背景下,从社区认同感培育入手,可以有效建构社区文化,有助于形成基于特定地域的城市文化基本单元。综合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研究,“参与”、“互动”是培育社区认同感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不同学科对比研究法和社区居民深度访谈法,以厦门市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两类典型社区为例,探讨社区认同感培育策略。本地人口社区核心在于提升公共设施与空间的需求供给,通过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构筑互动平台。外来人口社区因人群异质性与流动性特征,核心在于转变管理模式、实现均等化设施服务,构筑社企共建互动平台,积极发挥企业在组织活动和提供服务中的作用,营造温暖的社区文化环境。

社区文化;社区认同感;本地人口社区;外来人口社区

0 引 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各城市和地区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实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城市实体环境的集约建设、高效利用,更要做好城市文化环境的建构、保护和传承。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文化的基本单元,更需要在新型城镇化、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背景下、在居民参与社区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通过培育社区认同感来建构和传承社区文化。

本文在辨析社区文化、社区认同感的内涵和两者关系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不同学科对培育社区认同感的研究观点,最后以厦门市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两类典型社区为例,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社区特点制定认同感培育的规划策略,以期对社区规划中的社区文化建构启到借鉴作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不同学科对比研究法和社区居民深度访谈法。

1 社区文化和社区认同

1.1 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帕克1929年来华讲学提出的,后由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在中国推介,吴先生对社区文化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对我国的社区文化体系做了基本的归纳。后来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理论研究者,提出了“社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1]。

社区文化的概念虽无统一说法,但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来界定。由于社区文化是特定区域中人们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看:“精神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信仰结构和规范结构等方面;物质生活方式主要指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2-3]。社区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4]。社区文化还是基层生活文化,具体表现在社区居民的文娱体育、社会教育等健康身心、娱乐身心的文教体卫活动[5]。综合各观点,社区文化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上升到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规范结构等。

1.2 社区认同

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指出“社区通过日常共同的认同感强有力地联系在一起。”[6]社区认同是居民对社区的一种特殊的认知和情感。基于心理学层面,“社区认同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在相互沟通、相互交往、互帮互助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上的依恋和归属”[7]。从社会学角度看,社区认同实质是在社区领域展开的认同过程,是社会认同理论在社区层面的映射[8]。而心理的依恋与归属,产生于认同过程中,主要反映在社区成员对社区生活的参与和回应中。社区认同在建构中,群体在参与过程中,会对各种行为作出承诺,社区地位、声誉和社区生活的方便、优越则是其得到的回馈和激励。

社区(地方)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方式,内容是主观且多变的,多种文化意向都可能成为地方感所依托的要素[9]。因此,社区文化是培育社区认同感的基础(图1)。而社区认同感的培育过程中,通过组织居民参与各类集体活动与社区生活,加强居民对社区的依恋与归属,有助于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共同的行为模式,并最终建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规范结构等社区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从社区认同感培育入手,可以有效建构社区文化,有助于形成基于特定地域的城市基本文化单元。

2 社区认同感培育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社区规划领域开始关注社区认同感研究。同时,在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中虽然对社区认同感的概念界定略有不同,但均有涉及认同感培育研究。

2.1 国外相关研究

西方国家较早开展社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一战前后,现代主义强调功能分区的住宅区规划,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区理论渗入到住宅区规划中,住宅区规划转向社区规划的过程基本完成[10]。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通过建立社区学院的方式推行社区文化教育,通过各类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推动社区认同感的形成。有学者通过对美国、意大利和伊朗的大学生分析,得出社区认同感与社区参与有正向关系,即参与社会活动(足球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程度越高,社区认同感越强[11]。另有学者研究调查了新奥尔良庞恰特雷恩公园早期原始居民创造社区感知,指出社区居民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和事务管理(如参加教会服务、拜访附近的朋友以及参加社区组织)与社区保持密切联系,促使居民形成社区认同感[12]。研究指出图书馆作为居民社区参与的媒介对培育社区认同感的作用,当地人加入社区图书馆后,通过频繁的接触和高质量的互动获得共同的情感联系,从而加强了社区认同感[13]。有学者通过分析智利瓦尔帕莱索的四个社区和伊亚佩尔的一个社区,认为公民参与(包括参加代表社区的活动、参与社区组织以及作为社区团体的成员)加强了社会和空间纽带,形成地方依恋和身份认同,从而有助于培育社区认同感[14]。

图1 社区文化和社区认同的关系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culture and community identity

2.2 国内相关研究

在社会问题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社区规划研究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起步。截至 2014 年,在 CNKI 网站以“社区规划”为关键词的论文达到了1504篇(去除报纸、会议、地方期刊等),近年来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已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培育社区认同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认为,社区意识是人们共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纽带,是一种共同的心理认同和一个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一般认为其包括社区满意、社区依属、社区凝聚、社区认同四个基本特质。在社区意识的培育路径上,强调通过培养居民的成员意识、加强居民和社区的相互影响、强化居民需求的整合与实现、培养共同的情感联系、完善社区功能及创新社区服务内容等方式进行。具体可从举办社区活动、建设信息平台、扩大参与、社区教育、优化社区环境及加强居委会的职能等方面入手[15]。

社会学研究中,社区意识的影响因素更系统与宽泛,对比心理学强调心理及社会因素,社会学更关注社区的集体性与社会性,提出影响因素有主观认知、个体特征、社区环境和社区质量及社会关系。培育社区认同感主要可通过以下途径:居民自主参与住区公共议题的决策[16];社区活动和邻里交往活动的组织[17];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18];核心价值系统、社区组织系统及社区福利系统的构建[19]。另外,丰富的社区学习活动(如普及网络知识、绘画课程、语言学习等)为居民日常交往提供了平台,密切了居民与社区的联系,使居民对社区事务关心程度有所提高,从而有利于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

地理学关于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三个概念存在不同的看法[21]。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都是地方感的子概念。地方感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连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且能够给予人稳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22]。时间、距离、熟悉性及地方的类型与特性是影响地方感强度的主要因素。

政治学强调通过在利益博弈过程中保证居民拥有足够的资源加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路径进行培育: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分担政府的事务性工作,培育新型企事业单位的社区公共意识[23],组织社区志愿服务及社区全民教育。

城乡规划学认为住房因素对地方认同具有较大程度的直接影响[24],物质基础是社区认同培养的关键,重视公共空间与服务设施的改造,强调通过良好的公共空间设计、塑造标志性空间或建筑,促进社会交往和形成社区认同[25-26]。特别需要体现社区环境空间的质量和特色,包括亲切的空间氛围、宜人尺度、地方性的建筑群体风貌特征的继承等[27]。

综合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研究,皆提及“参与”、“互动”在培育社区认同感中的作用,强调了居民在共同的社区环境中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事务管理对于形成社区认同感的重要性,良好的物质空间设计、设施配套和完善的社区功能,开展丰富多样的各类社区活动,创新社区服务与管理等都是培养社区认同感,进而构筑与维护社区文化特色的主要途径。

3 不同类型社区的认同感培育策略

基于上述社区认同感培育研究,笔者选取参与编制规划的厦门市本地人口(海虹)和外来人口(兴旺)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图2),探讨研究运用和具体策略。2013年厦门采取“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战略行动,以城乡社区的发展实现区域愿景与城市目标,积极开展各类社区规划,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探索社区认同感培育的途径。

图2 海虹和兴旺社区的区位图Fig.2 the location of Haihong community and Xingwang community

3.1 两种社区的特征和面临问题

3.1.1 本地人口社区——海虹社区

海虹社区于2008年11月成立,位于海沧区东部,邻接海沧大道、海虹路南部以及滨湖路,与火烧屿隔江相望(图2)。因与本岛联系便捷,房地产迅速发展形成由20个居住小区构成的现代社区,居住环境优良、整体配套设施齐全。总人口约16000人,以城市人口为主,职业类型构成多样,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由于是新建社区,居民之间缺乏共同的集体经历和记忆,居民又存在各自的社交和活动圈子,导致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薄弱;此外,居民就业地点差异大,工作生活压力以及网络发达等原因,使得居民相互交往的概率较低。

3.1.2 外来人口社区——兴旺社区

兴旺社区位于海沧区新阳街道管辖区内,蔡尖尾山以北,长庚医院以南,翁角路两厢地区(图2)。总人口约7400人,由外来务工人员、外来经商者、少部分本地居民构成,人口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内部居住与工业功能混合,工业用地占多数,社区环境与设施配套水平较低,以小型商业设施为主,缺乏必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对外来人口的社区服务受到城市财政与户籍制度影响,形成强烈城乡二元分割。由于外来人口工作压力较大,活动时间不一致、人口流动性大,此类社区也较难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活动。

3.2 社区认同感培育策略

3.2.1 本地人口社区的认同感培育

城市社区居民互动频率较低,海虹社区主要考虑提供完善的交流互动平台、提升社区质量及创新文化活动与服务(图3)。

(1)构建互动平台。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公共活动的平台以及提升服务水平。基于海虹社区服务中心,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理念,打造混合社会组织与服务创新的空间,挖掘居民高于基础服务的需求。首先,提出元虹仁家、心灵港湾、读书会等特色服务的活动及组织,以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活动场所,实现激活社会关系的触媒作用。其次,加强居民社区参与的平台建设,提升社区自治能力。以居委会及社工队伍为媒介,动员成立自治公会及同心合议厅,作为社区居民实现社区综治、计生等事务以及物业管理问题共商共推的功能空间。

(2)提升社区质量。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实现社区环境的优化。首先,改造社区主要活动节点,包括海沧湾滨海公园以及社区广场,增加休憩桌椅、路径、纳凉点、绿化以及康体设施,提高对居民的吸引力;其次,实行各居住小区内部的公园改善计划,针对各小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绿地认养、体育设施增设、小型广场改造、水体节点改善等空间手段,逐步增强交往和理解的空间;最后,在小区内部布局文化长廊作为小区标志性景观节点,增强形象的象征性。

(3)创新文化活动与服务。创新提出地域货币及道德银行功能空间,道德银行将社区志愿者服务时间作为一种货币类型存入储蓄卡,形成志愿者服务社区的记录。以文化及艺术形式成立艺术团、慈善家园以及台胞携手行的社区文化品牌,提升社区荣誉感。

3.2.2 外来人口社区的认同感培育

根据外来人口构成与面临问题,兴旺社区主要考虑完善公共服务及环境、转变管理模式、社企共建文化环境(图4)。

(1)完善公共设施及环境。首先,完善服务设施,兴旺广场合理增加针对新厦门人的设施,包括四点半课堂、道德讲坛、民声话先场、心灵港湾等,并通过宣传与企业联合组织活动,达到设施的公平共享;其次,因社区内居民工作通勤以摩托车和电动车为主,在停车和安全使用上存在较大问题,联合企业设计微公交通勤路线,在通勤时间实现定时定点定趟营运,并可在节假日作为公交接驳车;最后,与周边企业及行政部门建立环境治理协商机制,将生态理念融入产城融合中,实现工业区及居住小区的生活环境提升。

图3 海虹社区资源地图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n Haihong community

图4 兴旺社区资源地图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n Xingwang community

(2)转变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模式发展多远治理主体,加快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及协商平台建设。针对外来人口以老乡、同事作为联系纽带,缺乏参与社区内部事务的积极性,搭建新厦门人社区治理平台与社会组织基层孵化基地,将社区居委会的部分职能交给孵化公益类新厦门人社会组织,以项目为导向,实现服务的均等化。

(3)社企共建文化环境。考虑新厦门人主要的活动空间在企业,建立社企共建机制,包括理事会、服务平台以及活动平台三个功能构成,以组织社区居民与新厦门人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促成居委会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结合兴旺社区外来人口主导的特点,塑造“微笑和美”的社区文化,包括“微笑服务、微笑建设以及微笑邻里”形象内涵。通过社企共建与文化塑造策略,构筑社区认同感培育的重要平台。

4 结 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从社区认同感培育入手,可以有效建构社区文化,有助于形成基于特定地域的城市基本文化单元。综合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研究,“参与”、“互动”是培育社区认同感的重要手段,强调居民在共同的社区环境中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事务管理对于形成社区认同感的重要性,良好的物质空间设计、设施配套和完善的社区功能,开展丰富多样的各类社区活动,创新社区服务与管理等都是培养社区认同感,进而构筑与维护社区文化特色的主要途径。

综合厦门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两类典型社区,结合社区各自人群特点与设施配置现状,社区认同感培育策略侧重点不同。本地人口社区核心在于提升公共设施与空间的个性化的需求供给,通过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构筑互动平台。外来人口社区因人群异质性与流动性特征,核心在于转变管理模式、实现均等化设施服务,构筑社企共建互动平台,积极发挥企业在组织活动和提供服务中的作用,营造温暖的社区文化环境。

[1] 叶长丽.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 襄贻洲. 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7, 36(05): 1-4.

[3]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编[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59.

[4] 奚从清. 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6: 193.

[5] 沈关宝. 历史现实模式——以上海社区文化为例的实证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3-25.

[6]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M]. 第11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622.

[7] 何兰萍. 农村社区认同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 人民论坛, 2011(08): 36-37.

[8] 罗朋飞. 城市社区认同机制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新邻里主义”为个案[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 Blake K. Colorado Fourteeners and the Nature of Place Identity[J]. Geographical Review, 2002, 92(02): 155-179.

[10] 徐一大, 吴明伟.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 城市规划汇刊, 2002(04): 54-55.

[11] Cicognani E, Pirini C, Keyes C, et al. Social Participation, Sense of Community and Social Well Being: A Study on American, Italian and Iranian University students[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8, 89(01): 97-112.

[12] Gafford F D. "It Was a Real Village": Community Identity Formation among Black Middle-Class Residents in Pontchartrain Park[J].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2013, 39(01): 36-58.

[13] Li n H, Luy t B. T he Nat iona l Library of Singapore: Creating a Sense of Community[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14, 70(04): 658-675.

[14] Vidal T, Berroeta H, Di Masso A, et al. Place Attachment, Place Identity, Sense of Community, and Local Civic Participation in an Urban Renewal Context[J]. Estudios De Psicologia, 2013, 34(03): 275-286.

[15] 陈钒. 城市居民的社区意识与社区参与的关系研究[D].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09: 63-65.

[16] 杨敏. 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7(04): 137-245.

[17] 栗志强. 郑州市都市村庄“流动人口”社区认同感研究[D]. 郑州: 郑州大学, 2005.

[18] 罗琦炜. 社区建设中的社区认同问题研究[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9.

[19] 彭莉莉. 社区认同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0] 高宛芝. 社区学习活动与社区归属感的相关性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1] 朱竑, 刘博.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1-8.

[22] 张中华, 张沛, 王兴中. 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09, 29(01): 141-146.

[23] 刘厚金. 社区公共意识的培育及路径选择——以上海某社区为例[J]. 理论探索, 2007(01): 131-133.

[24] 赵向光, 李志刚. 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的地方认同与融入[J]. 城市规划, 2013, 37(12): 22-29.

[25] 袁媛, 朱竑, 王玉. 当代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更新研究——以广州市华侨新村为例[J]. 建筑学报, 2010(06): 28-31.

[26] 赵民, 钟睿, 吴志城. 以“产城融合”为导向,促进新时期的产业社区发展——以西宁市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5): 1-6.

[27] 杨贵庆. 提高社区环境品质,加强居民定居意识——对上海大都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探索[J]. 城市规划汇刊, 1997(04): 17-23.

图片来源:

图1-4:作者绘制

(责任编辑:刘志勇)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munity Identity Based on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Taking the Typical Community Planning in Amoy as an Examp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the bottom-up approach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community culture can be constructed effectively, started with cultivation of community identity, which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basic urban culture unit in some specific areas. According to the synthesis of the studies from different subjects at home and abroad,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are the primary access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munity identity. 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study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search for the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identity cultivation basing on two typical communities in Amoy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local community and migrant community.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local community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pace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active platform for all kinds of community cultural activities, while migrant community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 public services due to the heterogenicity and the mobility. Also, migrant community could construct interactive platform between community and enterprise to enable the latter play a role in activities organization and services provision so that a sound community cultural atmosphere could be created.

Community Culture; Community Identity; Local Community; Migrant Community

10.13791/j.cnki.hsfwest.20150105

袁媛, 张志君, 刘菁. 基于城市社区文化建构的社区认同感培育研究——以厦门市典型社区规划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1): 27-31.

TU984.12

B

2095-6304(2015)01-0027-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资助项目(41320104001)

袁 媛: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教授,yyuanah@163.com

张志君: 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刘 菁: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本科生

2015-02-02

猜你喜欢

认同感培育居民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石器时代的居民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高台居民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