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论述苏联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好书

2015-07-29冯育民

世界知识 2015年14期
关键词:南泉斯大林经济体制

冯育民

《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

陆南泉/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4月,三联书店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的新著《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以下简称《二十讲》)。全书31万字。

2012年1月,三联书店出版了吴敬琏与马国川合著的《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一书,该书在总结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的同时又指出了今后的改革方向与思路。陆南泉应邀参加了该书的首发式暨有关经济改革的研讨会,受该书出版的启发,陆南泉产生了撰写一本《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的想法,当时受到吴敬琏教授等与会学者和三联书店领导的赞同与支持,认为这是值得做的一件事。因为,中国搬用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历史证明了这一体制行不通,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邓小平主政后决心推行改革,以摆脱斯大林模式。

《二十讲》内容涉及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个是苏联时期,即从1917年10月革命后,根据斯大林的理论形成与不断发展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谈起,接着论述苏联各个时期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问题及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苏联剧变的体制因素,并得出结论:不进行根本性改革是苏联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从而亦向人们表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兴衰,归根到底取决于其选择的体制模式,以及能否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选择的模式进行正确与及时的改革。另一个是苏联剧变后的俄罗斯时期。俄是苏联的继承国。由于在苏联时期历次改革未取得成功,斯大林体制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俄罗斯新的执政者叶利钦,上台时所面临的乃是原来的传统体制模式,如何通过根本性改革实现体制转型成了一个极为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新执政者认为,人们对旧体制给社会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已看得清清楚楚,并且也认识到,如果改革还像苏联时期一样只是修修补补,那就会使人们失望,难以取得成效,因此,俄罗斯新执政者上台后,在经济体制转型方面,采取的政策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加速转型进程,尽快消除苏联时期留下的经济基础,使得向市场经济过渡变得不可逆转,为此采取了“休克疗法”激进转型方式;二是经济体制转型与政治体制转型紧密相结合,转型与制度变迁同时进行的,或者说经济体制转型是整个制度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说,当时俄罗斯执政者,通过体制转型,要改掉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即要在政治上建立民主体制与经济上建立市场体制。

苏联剧变对重启改革议程、改革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来说,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俄罗斯时期的经济体制转型,所提供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此,《二十讲》的最后一讲,专门论述了苏俄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了以下六个重要问题。1、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不断地改革才能发展,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为什么社会主义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书中提出两个重要原因:第一,社会主义至今尚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并未成形。第二,不断丧失改革机遇与改革失误使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试验失败。苏联在历史上曾痛失过多次重要的改革机遇。2、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苏联历次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有时还出现了倒退,如在勃列日涅夫时期。3、要把握好坚持好改革的正确方向的问题。书中认为,所谓改革的正确方向,应该是指符合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4、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5、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实现经济转型,不能只局限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而要与此同时,适时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问题。6、应高度重视农业问题。

吸取苏联的教训,在中国今后的工业化进程中,绝不能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用行政的手段去改变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要由广大农民创造。

本书研究的问题历史跨度很大,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作者只是就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论述。

猜你喜欢

南泉斯大林经济体制
“心”的传扬——从南泉斩猫看胡安国与南泉心论的异同
从慧能到南泉: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斯大林军事学术的几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