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护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2015-07-29邵真如
邵真如
摘 要:护生作为现代医院服务的基层人员,链接着整个看病流程。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决定了病人看病的体验,进而影响着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处于紧张时期,除了医疗资源投入不足,分配不均的原因外,提高护生的服务水平也是缓解医患关系的一条有效渠道,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也印证了护生工作的重要性。生命教育在我囯的护生培养中被长期忽视,在相关培养体系加入生命教育,融入德育内涵,渗透生命意识,将对护生在今后工作的服务意识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关键词:生命教育;护生;服务水平
从社会全体公民的角度出发,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只是一个概念,但从护生的角度出发,这是他们每天都在接触和面对的一件件真实的事件。生命教育即是关于人之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具体到护士这一职业特性来讲,生命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神圣论的传承和发展。生命教育是要引导护生真正认识生命,思考生命和感悟生命,进而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赵丹妮等,2010)。从护生的内心深处构建生命神圣宝贵的职业操守。这不仅是生命教育的本质,也是护生的职业信仰的精髓。
护生应秉承“珍惜生命”的信念,积极投入日常的病人引导,护理以及学习中。生命教育可以引导护生在医院内外都处处留意、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本质,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工作目标。
一、生命教育对护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稻冈和文昭(1982)调查发现,25.9%护士有过度疲劳综合症,医生护士同在医院工作,护士发生过度疲劳综合症的概率比医生高。在这种情况下,生命教育能够让护生认识到他人和自身生命的独特性,促使他们加强与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沟通,避免他们将负面情绪传递给病人的同时也缓解了自身的疲劳综合症。生命教育能够让护生了解他们的生活追求层次,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二、生命教育对护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护生职业素质优劣取决于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这两方面的因素。职业素质转化为医疗质量的过程中护理技术起着作用。服务水平作为治疗质量的另一个衡量标准,通过加强生命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护生服务于病人的意识,进而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
三、生命教育对护生职业理想建立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能提高护生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生命教育一方面能使护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他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信念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生命教育能够帮助护生建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帮助他们规划指引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都纳入现实生活和职业理想的双重轨道,有目标,有追求,才会充满希望地生活,才会使工作充满激情。
四、与护生相关的生命教育的方法
生命教育与一般的以普及知识为目的教育不同,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在护生培养中必须要有具体的问题意识,以护生在工作中产生的种种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
以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5年学校与上海市血液中心团委携手合作,开展了“无偿献血宣传志愿者”的共建活动。2006年1月,学校志愿者陆续走上街头、广场开展无偿献血社会宣传。2007年开始与闵行区献血办取得联系,输送了一批志愿者。志愿者们在献血宣传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献血,有的志愿者献血不止一次。在市民对成分献血心存恐惧之时,他们勇敢地站出来,为市民做成分献血的示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市民倡议。受此影响,许多同学在18岁成人仪式后都悄悄去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人”的一份特殊礼物;还有的志愿者参加了中华骨髓库。她们的行动是对“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助人自助,提升自我”的志愿者精神最好的诠释,也是她们对医护职业道德的传承,自我养成、自我教育最佳的途径。
总结: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风华正茂的护生们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一样,都处在生命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就像刚出土的“嫩芽”,代表着绿色,象征着希望。生命教育能帮助这些代表绿色希望的“嫩芽”同学们学会宽容和欣赏别人,不要在蜕变的教育、功利的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从而保持心中的一份宁静。
参考文献:
[1]稻冈,文昭.减轻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1,10(2):53-54.
[2]李丹.优秀护士培养七要素.家庭护士,2006(12):65-66.
[3]王燕灵、张燕,吴静.护理案例在年轻护士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4(1):54-56.
[4]赵丹妮、张丽颖,季东平.论生命教育与护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相关性.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5):779-780.
[5]周英,尢黎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护理管理者的启示.现代临床护理,2003,2(3):53-55.
(作者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徐汇校区,原名: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