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福建省临港产业共生系统构建研究

2015-07-29雷心恬

对外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福建省

雷心恬

[摘 要]基于福建港口经济的发展现状,从临港产业共生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临港产业共生的诱因与四大系统特征,临港产区构建共生系统的优势所在。指出福建省临港产业发展还存在众多港口资源利用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临港产业配套性基础设施与服务业发展落后;腹地空间不足,缺少产业联动等制约因素。提出应从内部和外部同时入手,稳中求快,扎实推进临港共生系统建立。

[关键词]福建省;临港产业;产业共生;腹地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6-0072-03

近年来,为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福建省加快跨越式发展步伐。依托良好的环境资源与科学的产业政策,临港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福建省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提出,意味着福建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中地位突出;另一方面,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国家批复,被赋予了更多政策优势,良好的制度环境助推福建省经济新引擎快速转动。因此,抢抓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深水良港的区位优势资源已成为福建省大力发展蓝海经济的突破口。临港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将拓展港口经济发展路径的深度与广度纳入考虑范畴,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产业间共生关系能否带动港口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态链价值”,探讨临港产业共生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一、福建省临港产业发展现状

福建省拥有众多优质的避风深水港资源,得天独厚的海峡西岸地理位置也为两岸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当前福建省临港产业涉及省内近1/2产业类型,涵盖能源、木材加工、冶金、石化、汽车、船舶修理和机械装备等重化工业等。如石化产业集群集中在湄洲湾、厦门和泉州港临港区域;宁德、福州和泉州形成的船舶修造业地带;冶金和能源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罗源湾、宁德和江阴地区。在原有产业集群规模扩大的同时,福建省政府也加大对三都澳、湄洲湾北部、罗源湾、古雷湾和福清江阴半岛等港口开发力度,发挥临港产业中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临港产业工业园区是共生系统的组织形式之一,目前福建已形成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湖里工业园区、海沧台商投资区、秀屿开发区、融侨工业区、中银开发区等工业园区。

二、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理论框架

临港产业是以港口为基本条件协同发展关联性的上下游产业,形成相毗邻的临港产业聚集区,通常以物流、重化工业与制造产业为主产业。港口扮演着临港产业区和物流园区的前置核心部件,而腹地产业则是临港产业后置支持源,两者并驾齐驱形成了临港产业发展的双翼。港口的独特地理位置,不仅肩负物流运输任务与产业迁入空间整合,还要承受环境保护约束等诸多压力。而港口发展水平的高低除与自身的原有基础条件相挂钩,腹地经济和港口政策也能对其产生影响。回顾近代港口的发展史,港口功能演变沿着从单一功能向多样化转变,专业性向综合性过渡的规律。而腹地的概念多被定义为与港口运输往来相交的非临港区,一般以货物的吞吐量和人员的集散程度来判定。腹地分类多样,蔡加福认为现代化的港口可分为内陆与海外双向腹地,其中内陆腹地又可依据货物来源占港口吞吐量比重的高低进而细分为:核心、直接、间接、交叉与潜在腹地。相互支撑促进,联动发展成为腹地产业与临港产业密切相关的体现。

“共生”一词是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ANTONEDARY提出的,即以某种物质联系为桥梁,实现不同物种间共同进化和生存的方式。学界将“共生”的生态学概念引入临港产业组织关系研究中,结合临港产业与共生系统理论,解决不同企业类型、不同产品供求与消耗情况下,在信任基础上统一多面体决策意见。临港产业共生系统是否具备完整性,需要分析其内部结构功能细化程度,三层的同心圆为其完整主体结构的标志。里层物流系统提供微观基础性运输服务,中间层集聚重化工业、制造业等产业共生区,而外层是随着基础配套跟进而形成周边分散性服务业。地位上看中间层的结构最为重要,因共生结构拥有不同空间组织类型,如网络状、星式等,这些细微结构的差别将影响合作者之间决策判断、集体行动和信息反馈等。当前我国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形成,除国家开放战略导向指引外,是由产业间是否有意愿合作,是否减免共生成本或增加额外收益的综合博弈结果。大多数参与者普遍报以机会主义心理,担心利益分配矛盾,缺乏合作意愿等多重原因,使我国临港产业共生系统形成掣肘或发展停步于初级阶段。

三、临港产业共生的诱因与系统特征

临港产业共生系统可以说是产业间物质、信息和媒介传递的“高速公路”。临港共生系统的形成受各地域自身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如环境、政策和社会等因素。尽管临港产业共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脱离不了经济和制度因素的影响。首先,经济动机是根本目的,利润追逐是产业升级重组的动力。节流效应作用下,资源共享必然减少生产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共生系统的确立也提升了产业内部的经营绩效和副产品消耗带来的收益。伴随着整体临港产业经营绩效的显著提高,产业主体特别是资源消费型企业,更加青睐于创建有效的长期合作机制,缩短供需路径,维持稳定收益率。互利互惠联盟关系能不断激励各个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维护共生关系的持久稳定。其次,不可忽视的政府干预,市场调节也要考虑制度因素的影响。政策指导产业发展方向,助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若临港产业发展步入瓶颈阶段,应实施税收补贴和退税等政策,可短时间改善共存环境,但从长远来看,共生机制重置才能激发产业内在机理效能。路径选择动机也要考虑工业化发展进程情况,当工业化发展程度低,为提高内部生产力与生产资料使用率,应借助腹地与港口联动效应,达到带动周边产业协调发展目标;当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人类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公民意识增强与环保诉求高涨,临港共生系统成为政府解决公众参与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有力工具。此外,环境保护压力下,也能反过来促进共生产业内部技术的革新与改良,达到环保与收益共举。endprint

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地理位置指向突出。临港产业的发展依托于便捷的港口海运货运优势,以及进出口保税区贸易互惠政策,吸引着更多产业布局近港,节约运输成本。此外,共生系统中多为资产专用性强,固定成本投入较高的产业主体,在稳定的系统关系中根植于港口周边,不易发生区位转移,只产生规模大小变动。2.第三方中间组织的存在。每个共生系统中都有它的身影,既是产业间共生空间评估设计师,又是产业间交换线路、网络流程制定者。产业研究团队客观分析和勘测为临港产业间绘制合理科学共生方案,保障共生系统高效运行。3.港口周边和腹地经济同步发展。港口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彼此之间技术、原料等生产要素流动,呈现出周边地区和腹地产业协同发展景象。4.共生系统呈阶段性发展。共生系统前期是临港产业的聚集阶段,而集群之间物质交换与共享,则要进入要素分配与空间布局的中期阶段。此后临港共生阶段将步入成熟期,期间主要进行内部资源整理,技术更新与改良产业间结构,淘汰落后低效产业。保证产能不变减少废物排放,重塑内部资源循环构架。

四、福建省临港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1.福建省众多港口资源利用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福建省内港口多且分布不均衡,地方政府对所属港口盲目或过度开发,造成省内许多港口重复建设乱象,难以形成港口自身独特核心竞争力。港口功能结构相似加剧了港口之间竞争,争抢货源现象屡见不鲜,收取歧视性装卸费用等现象屡禁不绝,极大阻碍了区域港口经济的成长。

2.临港产业配套性基础设施与服务业发展落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政治原因,福建省港口开发时间普遍较短,与北部省份港口运输力和产业水平都相差甚远。港口仍旧围绕传统装卸、运输和仓储功能为服务主线的模式,服务业发展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淡水资源和电力输送供给不足,缺乏资金。物流系统未打通公路、铁路与港口对接,造成内陆至港口间运输力极弱。

3.腹地空间不足,缺少产业联动。福建省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除必要港口建设用地外土地资源所剩无几,通常现代港口基本满足至少2.5公里作为后方港口用地,而福建省港口基本难以达标,狭隘空间压缩了工业用地的范围,制约临港产业的迁入和原有产业规模的扩大。且局部地区政府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惜对海岸线进行人为挤占、填补和造陆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和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港口腹地间产业联动不足问题突出,产业链延伸路径短,产品技术附加值低,产业间技术管理无交流,仅仅处于围绕港口的空间联系。即使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情况下,二者也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割裂局面。

五、推动福建省构建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对策建议

临港产业共生系统构建是有效解决福建省临港产业发展问题的抓手。借鉴荷兰鹿特丹,中国香港等国际港口的临港经济区成功经验。构建并发展临港产业共生系统有利于降低临港产业间交易成本,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增进企业间合作共赢,是促进临港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针对福建省临港共生系统尚处于产业聚集初级阶段,暂未形成临港产业共生系统基本内部构架的实情出发,应同时从内外部入手,稳中求快,扎实推进临港共生系统建立。

从内部看,产业间合作的持续性影响临港产业共生关系的稳定性。系统中共生个体差异性大,利益链条相互捆绑极易产生摩擦。所以必须强化系统内部的安全性,增强信任度,防范合作破裂,维护长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龙头企业不仅在组织中起到领导者的作用,肩负做出统筹协调集体行为决策的重任,也具备提升共生系统的核心竞争力的主动力。有利于纠正系统内部普遍存在的企业间信息交流梗阻,共享资源网络未疏通等问题。以厦门港为范例,应将石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延伸拓展上下游原油提炼与制造业链条,成功缩减产业间运输成本,降低传递信息成本,优化厦门港石化产业集群。此外共生系统中内部还需要公共组织参与,让公共人才、公共信息、公共政策惠及组织个体等第三方介入,有利于增进企业间信任,保障维权,实现资源技术人才多元互补。

在系统外部规划中,须注意在临港产区顶层设计规划时,解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突出集约与专业化优势。应依据腹地经济区的产能优势进行项目选择,结合产业之间关联性,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如运输需求大的企业置于近码头位置,清理无关企业迁移临港区,使得基础配套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利用区港联动机制促进腹地与港口两点有机链接,发挥腹地对临港产业起支撑作用的同时,理顺物流脉络断点,补齐物流领域短板,提高货物集散效率。特别要以福州、厦门和泉州港为重点,整合空港物流资源,扩大港口辐射区域皆利于共生系统的构建。

[参考文献]

[1]Baas,L.W.and Huisingh,D.The Synergistic Role of Embeddedness and Capabilities in Industrial symbiosis: Illustration Based Upon 12 Years of Experiences in the Rotterdam Harbour and Industry Complex[J].Progress in Industrial Ec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8,5(5/6):399–421.

[2]蔡加福.关于莆田港口腹地建设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0).

[3]陈有文,王晋.大型港口、产业综合体的布局与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水运工程,2008(9):12-15.

[4]吴松弟.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J].河北学刊,2004(3).

[5]史安娜,南岚.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性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2):5-11.

(责任编辑:张彤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福建省
同享好时光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大田县通联站站长——许俊新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福建省加大对老区村的扶贫开发建设为度
福建省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研究
2015年福建省十大妇联新闻回眸
福建省2015年“最美家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