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5-07-29史俊男胡心宇

对外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史俊男 胡心宇

[摘 要]生产性服务业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短板,但也是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已有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结构、投资、就业、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等多个方面分析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还存在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发展过于依赖传统产业,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较低,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等问题。提出坚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发展方向,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湖北;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6-0048-03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最早由Machlup(1962)提出,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产出知识的产业。Greenfield(1966)则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向生产性部门提供服务或劳动的部门,服务的受用者是生产部门,而非消费者。笔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特征是其服务的对象是生产者而非消费者,通过促进生产间接提高国民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还没有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专门统计。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服务业分为交通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餐饮和住宿、金融业、房地产业等15个部门。但在历年统计年鉴的增加值数据中,均将除上述5个部门外的其他部门合并计算。因此,在涉及增加值数据时,本文仅仅将交通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金融业、房地产业四个产业划为生产性服务业。这一划分是受限于数据的完整性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理论的严谨性。为了减小这一分类可能带来的误差,更加全面地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情况,本文在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即平均工资时,又将其他具有生产性服务业特征的行业容纳进来。

一、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基本情况

1.服务业占GDP比重波动下降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服务业比重可以视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04—2013年,湖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且上升阶段幅度较小,下降阶段幅度较大,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2004年水平。与此同时,全国服务业比重在这十年中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波动幅度很小。湖北省服务业占GDP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逐步拉大,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尤为明显。可见,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经济增速放缓时,大规模的政府刺激相对更集中于工业部门,偏向于第二产业,导致服务业发展相对受到抑制。这一效应在湖北省尤为明显。2009—2013年,湖北省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相比较而言,我国服务业比重在2008年略有下降,之后重新进入上升阶段,所受的影响较小。国际金融危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非均衡的,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本身就偏重于第二产业,此间又通过刺激第二产业来恢复经济增长,此举恰恰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2.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依赖传统产业

经济增长在数量上表现为总量的扩张,但本质却是结构的变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体现为其内部所呈现的结构特征。限于增加值数据的可得性,只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交通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金融业、房地产业4个部门。这4个部门的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从总量上看,它们可以代表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状况。这一点湖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不同在于,湖北省在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比重上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就产业间的关联性和现代化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程度而言,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可以看作是一国经济成熟、发达程度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湖北省生产服务业发展更加依赖于传统行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二、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也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解释,资本的特点在于其一旦形成就可以长期使用,对经济增长发挥持久性作用。投资是资本积累的来源,代表着新增的生产能力。因此,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就必须对投资情况 进行深入考察,进而更加准确地预测其长期的增长趋势。十年来,湖北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总体上逐步下降。这一趋势与全国情况相似,但湖北省降幅更大。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所占比重下降趋势更加明显。与此同时,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下降是由于投资的迅速下降,服务业的资本水平降低,从而影响生产力的提高,且这种影响会在较长时期内发生作用,始终制约服务业生产力以及增加值比重的提高。

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固定投资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是由不同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决定的。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部门中,湖北省房地产业投资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其他部门则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当。

三、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及工资现状

1.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较低

目前,我国劳动力红利逐步消失,社会就业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在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应该更加高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依据刘易斯的理论模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是不断由农村的传统部门向城市现代部门转移剩余劳动力,从而促进城市部门发展,提高劳动力使用效率。实证研究也表明,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提高,其就业规模也不断扩张。近十年来,湖北省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吻合这一普遍规律,即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较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一是整体就业结构亟须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超过40%),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二是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速度慢。当前的就业结构反映了湖北省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不足;也意味着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束缚依然强大,就业规模也反过来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潜力(见图5)。endprint

2.生产性服务业工资水平低

劳动力是财富的重要来源,而工资又是吸引劳动力投入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微观经济学认为劳动力的供给呈现出一种向后弯折的曲线,即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不同阶段占据主导地位。但从宏观上看,劳动力供给与工资呈正比,较高的工资往往能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反之,行业的工资水平也反映出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生产效率,代表着该行业发展水平。在城镇平均工资水平上,湖北省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二者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湖北省的竞争力。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湖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不一样,交通、科研、水利等行业差距较小,但在金融、信息产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差距十分显著,一方面意味着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表示这些行业较低的发展水平无法支付有竞争力的工资,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四、湖北省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现状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等于该行业的增加值除以该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不仅研究其总量、结构、增长速度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应该着眼于质的方面,研究其劳动生产率。由于全国以及湖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内各行业的增加值时间序列数据无法获得,本文直接使用服务业增加值数据代替生产性服务业数据加以研究。这一替代虽然存疑,但就其他国家的数据来看,服务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使用服务业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十年中,湖北省和全国的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显著增长,但总体上湖北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第二产业在2008年之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产业比较发现,湖北省在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最大,虽然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湖北省仅达到全国水平的3/4。可见,湖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效率依然十分低下。2008年以后,湖北省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前文提及的偏向于第二产业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密不可分的(见图7)。

五、推动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1.坚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发展方向,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在保持国民经济结构平衡的前提下,让更多的经济资源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改变过分依赖于第二产业的模式,坚决优化产业结构,巩固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转变经济发展思路,适应宏观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未来的经济增长势必无法维持以往的高速度,还会面临各种结构性的矛盾以及外部的冲击。面对此种情况,政府应深刻反省以往常用的宏观调控措施,坚决戒除投资依赖症,更加审慎地使用刺激手段,将长期经济增长而非短期经济增长作为终极目标。

3.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要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其他现实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要与时俱进,瞄准先进水平,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曙华,沈玉芳.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创新,2010,4(6):64-68.

[2]王雪瑞.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成长与发展现状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3(5):42-48.

[3]甄峰,顾朝林,朱传耿.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2001,38(3):31-38.

(责任编辑:张彤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