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降工作平台行业发展和新常态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2015-07-29陈建平李洪冒赵智之颜CHENJianpingLIHongmaoZHAOZhizhiZHANGJieFANGYan杭州赛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005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上海0003

建筑机械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租赁新常态安全

陈建平,李洪冒,赵智之,张 杰,方 颜CHEN Jian-ping, LI Hong-mao, ZHAO Zhi-zhi, ZHANG Jie, FANG Yan(.杭州赛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005;.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上海 0003)

升降工作平台行业发展和新常态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陈建平1,李洪冒2,赵智之2,张 杰2,方 颜2
CHEN Jian-ping, LI Hong-mao, ZHAO Zhi-zhi, ZHANG Jie, FANG Yan
(1.杭州赛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5;2.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上海 200031)

[摘 要]从我国升降工作平台行业发展的历史、产业特点、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行业在新常态经济到来之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抛砖引玉,引起行业利益相关者关注和重视,为迎接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关键词]升降工作平台;发展;新常态;安全;租赁;竞争

1 我国升降工作平台行业的发展简史

升降工作平台,也称之谓“高空作业平台”,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些企业开始研制,产业发展之初主要有北京施工机械厂、上海中立升降机厂等单位生产剪叉式平台,上海飞机制造厂生产桁架式平台,杭州园林机械厂等生产臂架式平台,到90年代,又有北京星光工艺品厂、杭州侨丰工程机械厂研制的桅柱式平台,市场上还有一些套筒油缸式平台等,近年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等单位研制了导架爬升式升降工作平台。经历了40多年发展,升降工作平台这一专用装备的制造业逐步壮大,从初期具有一般升降功能的简单产品发展到今天的机械、液压、电气智能化控制技术融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品,其功能、规格、用途、智能化程度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行业内企业从最初几家企业到目前已经发展到了200家左右,企业类型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如美国的Genie、JLG等在中国设厂)等等;行业的管理也由原来建设部、机械部两个口子管理逐步过渡到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一管理的模式,特别是在2008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了 全国升降工作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5),以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无脚手架安装作业技术装备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完成,标志着“升降工作平台”这个行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且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

2 我国升降工作平台行业产品的性能和特点

相对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升降工作平台是一个新兴发展起来的集机、电、液于一体的专用装备产品。1998制订的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将其定义为高空作业平台,在GB 25849-2010国家标准中将名称定义为升降工作平台,其原因主要是为了产品名称与国际标准称谓相一致。国际上,升降工作平台包括采用汽车底盘的结构形式,但在我国采用汽车底盘的平台列入专用车辆而实行目录管理,所以将汽车底盘的升降工作平台单独制订了国家标准,名称为高空作业车。

升降工作平台是载人并携带工具材料等进行登高作业的设备。从实现升降功能的形式分有举升式和导架爬升式两大类,对于举升式升降工作平台则有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和固定式升降工作平台两类。

图1 2010德国宝马展展出的103.5m臂架式平台

图2 2014上海宝马展Genie展出的54.86m直臂式平台

图3 2014上海宝马展JLG展出的58.56m直臂式平台

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由于移动灵活、快速升降、安全可靠,因此从更直观的角度来说它是脚手架、梯子的替代品。按照伸展机构分,目前市场上主要有臂架式、剪叉式、桅柱式三种主要类型,套筒油缸式和桁架式在市场上越来越少见。三种主要类型的升降工作平台各有特点,其中:臂架式升降工作平台(图1~图3)具有伸缩和变幅功能,其特点是作业高度高,作业范围广,目前国际上100多米高的升降工作平台也为臂架式结构;剪叉式平台(图4)具有垂直升降功能,其特点是在起升高度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大载荷升降,其载重量可以高达几百吨;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图5)同样具有垂直升降功能,其特点是通过结构的合理布置可以获得良好导向性、刚性以实现高稳定性,整机重量轻,外形紧凑。随着高空作业的需求不断提升、现代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结合,升降工作平台新技术、新结构不断涌现,尤其在复杂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稳定性、安全性方面的新技术不断有所突破。但由于用户的需求是复杂多变、多层次的,因此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升降工作平台,均有很多档次的产品可供用户选择,一般来说,不带动力移动的、低高度的、简易的为普通产品,具有自行走功能、大高度、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为智能产品。

图4 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

图5 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

固定式升降工作平台主要用在固定场所的升降作业,由于受国家原特种设备管控措施的影响,目前市场上需求比较少。但随着国家技术监督局2014年新的特种设备目录的出台,用量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图6 2010德国宝马展展出的导架爬升式平台

图7 廊坊凯博生产的导架爬升式平台

导架爬升式升降工作平台(图6~图7)是国外建筑工地常见的产品,其特点是依附建筑物设置导架,作业平台沿导架升降,由于作业平台长度可以达到几十米,分节式的导架按照建筑物高度随意架设,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可以替代大量的建筑脚手架,安全可靠,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

图8 臂架式平台在造船中应用

图9 剪叉式平台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 我国升降工作平台行业现状及其发展

升降工作平台目前主要应用于建筑相关行业、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和航空航天业等领域(图8~图12)。

在我国,由于高空作业机械形成的产业要比其它工程机械要晚很多,因此这一细分行业相对工程机械这一大行业来说,无论在产量、产值、企业规模上,还是在产业的集中度上都显得非常幼小。升降工作平台行业内的企业基本上以中小企业为主,甚至还有不少是小微型企业。

然而,近年来随着高空作业市场需求的增加,行业的活跃度明显升温。国外不少知名企业也将目标瞄准中国市场,从最初在中国开设办事机构到目前纷纷在中国建厂,如美国的吉尼(Genie)公司在常州、美国捷尔杰(JLG)公司在天津设立工厂;国内企业也纷纷加大研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在工厂的规模上,一大批企业达到了规模以上,还出现了多家年销售额上亿的企业。

图10 车载桅柱式平台在交通设施维护中应用

图11 自行走桅柱式平台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图12 导架爬升式平台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但是,中国市场规模与美国、欧洲相比还比较小,在未来几年会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这就意味着我们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中国是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企业和个人用户安全和品质意识的提高,高品质、高附加值和高生产力的升降工作平台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导入期的长短取决于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也取决于行业对用户的教育和推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对安全、效率和成本控制的不断追求是升降工作平台得以增长最主要的因素。

我国升降工作平台的市场拥有量相对较少,美国市场升降工作平台的总量在30万台以上,日本在10万台以上。据推测,目前中国的总量应该是2万台左右,所以在市场的保有量上,中国与美国、日本的差距非常大。众所周知,中国工程机械设备的总量在全球是第一位,但是升降工作平台的市场拥有量远远落后于其它先进发达国家。所以说,中国升降工作平台市场拥有很大增长空间。

4 升降工作平台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近几年高空作业机械发展势头迅猛,升降工作平台产业也是如此,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我国经济调整尚未到位,还在探底之中,尤其是房地产业调整还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真正落地。因此当前及其未来国家宏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出口增速、房地产投资增速全部到位形成真正的经济新常态,有许多问题值得本行业关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行业现状看,近几年,国外高空作业机械产品纷纷进入国内,在大高度产品和特殊产品中占据着国内主要市场。这些进口产品拥有良好的性能和洋派的外观,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相比之下,国内一些企业不重视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品种规格单一,或盲目跟从或仿制,不了解产品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质量上不去,导致企业产品产量很难有效增长。

从技术看,我国的升降工作平台产品类型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但臂架式(含蜘蛛式升降工作平台)、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在高度、底盘和行走类型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产品还有一定的距离。而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由于在升降同步性方面有较大的技术突破,因此在结构的多样性和最大高度等方面与国外产品比均有所超过,但在外观造型、工业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高空作业车专用底盘,只能选择通用的汽车底盘。由于选择范围比较窄,给设计选型带来许多困难。。

从品牌的知名度看,中国企业还不能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提并论,尽管近年来国产品牌有较大数量出口到世界各地,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仍以一般产品、甚至是低端产品的姿态获取订单;在国内市场,国内品牌的价格优势往往受国人对洋品牌的崇拜而显得不是很有效,总之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在价格、技术档次、用户的信任度方面形成较大的反差,这是中国升降工作平台制造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4.2 法规政策未形成有利的发展环境

欧美国家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范体系成熟,管理严格,强制性限制使用简易的、非专业的高空作业设备,违规高空作业的成本和法律风险很高,欧美以外很多国家的劳工组织也建立了相应制度,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马来西亚、韩国等。比较而言,国内相应的政策法规不配套,高空作业安全管理不规范、执行不严格,人力成本低,高空坠落事故成本处理费用相对偏低,尤其是法律意识淡薄,以及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等因素导致升降工作平台产业的市场容量远没有达到国内生产企业和进军中国的外国企业的期望值。

4.3 安全理念和使用习惯亟待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仅因城市建筑维护使用不安全的设备或使用不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导致几千人死亡。在国内许多场合能见到不规范高空作业的案例,如在起重机上加装一个篮框,将高空作业人员送到高空进行作业;也有在叉车上加一个架子,高空作业人员站在架子的顶部,利用叉车的升降功能将人员送到高空;更有甚者在钢结构施工工地,高空作业人员没有任何保险措施的情况下,从钢结构的立柱上攀爬到高空进行作业;至于用人字梯、简易脚手架等进行高空作业的状况更是屡见不鲜。此等违规作业,主要是安全理念落后,使用习惯野蛮、粗狂造成的。

作为升降工作平台的企业有责任将安全的理念带给施工人员,为社会提供安全的、性价比高的专业设备。高空作业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技术难度高,需要企业大量人力和资金投入,选用优质材料、提高制造工艺水平,产品成本由此提高,而产品价格往往是用户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产品价格高,必然会影响市场竞争力。如果企业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定会急功近利,实现本质安全的指导思想将大打折扣。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将高空作业安全视作公共安全,通过建立必要的规范来改变人们的安全理念和使用习惯;作为施工组织单位,更是应该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以人为本,避免各种不安全的作业行为,杜绝违规作业,为和谐这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4.4 市场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行业内竞争加剧

升降工作平台行业与建筑、房地产业投资的增速具有高相关性,近年来建筑、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减缓,行业内的竞争在加剧。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价格、服务和产品的质量上。由于升降平台行业的国内制造商的规模偏小,专业化生产水平低,整体规模与国际知名制造商无法相比。一些小公司、小作坊式企业认准这片领域,纷纷生产原始、简易的产品投放市场,如在江苏、广东、山东、河北等地,一个地区就有数十家企业,这些小企业中大部分缺乏技术人员、产量小、价格低、工艺落后、质量得不到保证,夸大宣传随处可见,恶性竞争的情况非常严重。更为突出的是在招投标中,采购方较多的强调最低价中标,行业内部分企业以一半的价格参与竞标,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在中标后采用减料、减配置的手段进行供货,最终损害了用户的利益,损害了行业形象,使真正的优质制造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冲击和影响了正常的市场销售秩序。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内,随着房地产投资的增速调整到位,这种竞争还会阶段性地加剧,直至经济新常态真正形成、行业经历洗牌后方有可能得到改善。

4.5 租赁市场发展缓慢不利于高空作业设备的普及

目前我国升降工作平台的租赁市场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主要是使用方自行购买,设备的利用率较低,也就是说资源没有充分得到应用和发挥。相比设备采购,高空作业设备租赁能够直接降低使用成本,有效保障施工及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一个工地只要出现一台升降工作平台,就会很快在该工地上推广应用,其安全性和高效率是关键的原因。

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看,他们的租赁市场非常成熟,美国的机械设备租赁占市场设备总量50%、而日本占到60%,吉尼公司销售量的80%销售给租赁公司,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中代替脚手架,占租赁业务的70%以上。这些国家几乎每个乡镇都有1~2家租赁店从事高空作业平台的出租业务。例如美国联合设备租赁公司共有740多家设备租赁中心,范围覆盖美国48个州、加拿大10省和墨西哥。联合设备租赁公司设备总价值396亿美元,类型600余种,其位于西雅图的一家专门从事高空作业车租赁业务的联合租赁店就拥有800多台高空作业平台。荷兰境内拥有16000台高空作业平台,是世界上高空作业平台密度最大的国家。

相比之下,中国的高空作业设备租赁行业还停留在小型、分散、独立经营的传统原始状态,与国外租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本土租赁公司中,上海宏信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以超过600台的高空作业平台拥有量跻身领先地位,广州市力洛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至今也拥有400多台高空作业平台。尽管这两家企业设备拥有量均是中国租赁市场的佼佼者,但是,相比美国租赁市场50万余台、全美最大的联合租赁公司9万台的拥有量,国内的租赁市场真的显得非常不足。

综上所述,属于高空作业机械设备的升降工作平台,目前该行业在国内还处于成长期,发展空间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推动行业的升级转型,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对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产业发展的思考[J].建筑机械化,2010,(9):35-37.

[2] 张 丽,程 瑶.高空筑梦—高空作业机械市场探析[J].今日工程机械,2013,(24):32-41.

(编辑 贾泽辉)

[中图分类号]TU97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366(2015)03-0023-06

[收稿日期]2015-01-12

Development of lifting work platform industry and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under the new normal

猜你喜欢

租赁新常态安全
国际租赁准则最新进展及其实务影响
租赁模式:高校学生宿舍空调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