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2015-07-29高朋敏王新峰
高朋敏++王新峰
摘 要:强化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是从源头上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现状入手,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原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现状;分析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强化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是抓好高校党建,确保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是高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未来。为了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现状,本课题组在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渤海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省内七所高校通过调查问卷、举办座谈会等方式,对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党员、及学生群众开展了关于积极分子培养现状的专项调查。调查采取召开座谈会及发放无记名问卷两种方式,座谈会共召开四场,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982份,回收率98%。问卷及座谈的内容涉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等诸多方面,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提高党员质量,提供了可供参考、较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现状
(一)关于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
在关于“你为什么入党”的问卷调查中,有75%选择“更快进步成才,做有用的人,将来为社会和人民贡献力量”;有40%选择“提高就业竞争力,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有34%择“在单位能得到重用,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有23%选择“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党的领导,愿意为党和国家作贡献”;21%选择“周围多数同学干啥,我干啥”;20%选择“在评奖评优中占优势”;24%选择“不辜负父母期望,为家人争光”。
(二)关于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理论素养
为了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状况,在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上,课题组随机抽查了50名,测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情况。其中,有30%的学生不能很好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有28%和39%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解释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走群众路线。
(三)关于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一次100名非党大学生的座谈会上,笔者随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入党积极分子与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30%认为没有什么区别,分别有50%、9%和6%认为“学习成绩好、活动中表现比较积极”、“无私帮助周围同学”、“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在困难面前冲锋在前”。
(四)关于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模式
在关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模式”的问卷调查中,53%选择“模式单一,主要靠党团校定期短期培训”;21%选择“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入脑、入心,效果好”;26%选择“除党团校培训外,也兼顾其它方式培养,但多走形式、走过场,效果不理想。
(五)关于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
在关于“党校入党积极分子编班规模”的问卷调查中,68%选择“每一学期各院系学生编为一个班,人数500人以上”;22%选择“几个院系的学生编为一个班,人数500人以下”10%选择“不确定”;在关于“每一期党校的培训时间”的问卷调查中,65%选择2天,21%选择2-5天,14%选择5天以上;在关于“党校教师授课方式”的调查中,33%选择“老师理论灌输,学生被动听课”,46%选择“老师理论授课,偶尔播放视频、组织讨论、撰写心得等;20%选择“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关于“党校教师授课效果”的调查中,34%选择“枯燥、乏味”,30%选择“针对性、实效性不强”,22%选择“贴近学生,很有感染力”。
在关于“你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考察标准”的调查中,97%选择“学习好”,85%选择“工作好”,30%选择“过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现阶段,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其教育培养缺少时代性、先进性与创新性。具体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入党动机方面
目前,社会思想文化具有明显的多样化、多元化特点,在此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也具有了相应的特点。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差异,缺少多元化的引导,大部分学生对党是热爱的,但部分同学的政治意识尚不成熟,在群体压力或者工作优势的影响下,不自觉地选择了入党。从整体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积极向上的,对党拥有着真挚的情感,因此,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功利、实用与从众心理,此部分学生对党缺少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在新时期,对党的目标与任务缺少明确的认识。对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模式缺少创新,导致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在培养机制方面
现阶段,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缺少完善的机制,其中成长机制的欠缺,导致在实践与认识两方面均未能占有优势,学生的思想觉悟缺少引导与升华。在大学生刚入校时,拥有着较高的热情,对党组织的加入充满了渴望,但在此后,对其关注度较低,实际的引导不够充分,导致学生的热情逐渐减退。
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学的开展仍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而未能与学生管理人员保持一致性与同步性,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缺少协调性与合作性;同时,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缺少规章制度,进而基层党组织的行为缺少规范与约束,对于学生管理的辅导员缺少系统的培训制度与准入机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的辅导员,许多综合能力不足,未能系统地掌握党的基础知识,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发展程序、入党标准、培养考察等各个方面的了解较少,因此,未能保证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任务的有效完成。
(三)在考察培养方面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考察培养方面缺少全面性,许多高校唯成绩论英雄,对学习成绩、工作成绩等实体性因素考察较多,对理想信念、思想觉悟非实体性因素考察较少,进而制约着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序与高效开展。如今,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标准缺少准确的定位,其培养困难重重。基层党组织对于考察较为重视,通常情况下,是通过目标确定、任务分配等实现的,入党积极分子要接受组织的考验,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的入党条件十分简单,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工作成绩突出,遵守校规校纪就可以了,在此过程中,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思想觉悟是否高尚,有无奉献精神等由于摸不着、看不见很少被考察,而这恰恰是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最重要的方面。大学生要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并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成绩的优劣并不能体现其理想信念与政治觉悟,其中部分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为突出,但在入党后,对自己的要求较低,未能发挥党员的主动性、模范性与先进性。
(四)在培养方法方面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过程中,其培养方法具有单一性、落后性与传统性。许多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主要通过党校培训,培训主要采用大班教学,此模式的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培训缺少层次感,将学生集中在大教室中,仅利用两三天的时间便完成了党章党史的灌输,该培训方式缺少个性化与针对性,未能因材施教。实践证明,党校要必须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突出针对性,在培训方式上注重灵活性,在授课过程中增强生动性、趣味性。除党团校培训外,还要兼顾其它方式,如观看影视录像片、组织参观学习、社会实践、自愿服务、聆听先进事迹报告,传唱红歌,座谈讨论、网上学习、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增强生动性,提高实效性,才能够满足现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的需求。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