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小组讨论的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

2015-07-28顾丽娟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班小组讨论形式

顾丽娟

【问题的提出】

在高度提倡“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浪潮中,“小组讨论”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必然成为了大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一线工作的幼儿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集体活动时,幼儿的表达欲望就特别强烈,而分组讨论时就会转移原有话题,或者选择沉默呢?这样流于形式的小组讨论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反而会浪费时间。那么,如何追求小组讨论的有效性,让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呢?

【问题的症结】

经过多次观察实际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方式以及研究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后,本人发现影响幼儿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小组讨论时提供的话题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不符。

在不少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教师由于缺乏对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了解和预判,提出的小组讨论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这样的话题都是不适合幼儿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和交流的。

2.小组讨论的形式比较单一。

为了方便,不少教师在组织让幼儿小组讨论时,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请你去和身边的好朋友去说一说,为什么……”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如此单一的讨论形式是很枯燥的,所以讨论的形式也会影响小组讨论的效果。

3.师幼互动的惯用形式“一问一答”。

“你们在说什么呢?”“想到什么办法了?”“你怎么不说呢?”等等,这些基本成为教师介入小组讨论时的指导用语,一旦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孩子们就会应付一下,但是老师离开之后又会恢复成之前的“谈话”状态了。这与幼儿平时接触的“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是有很大关系的,突然由被动回答转为主动交流,这样一种角色的转变让幼儿很难适应。

4.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淡薄。

虽然说大班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已经开始向“责任意识”转变,但是由于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独生子女居多的现实,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仍然极其淡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

5.大班幼儿互动交流能力有限。

分组讨论要求幼儿具有专注倾听、理解他人观点以及在他人观点的基础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也就是说,当幼儿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是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倾听、理解、语言表达等能力,虽然6~10岁是幼儿社会认知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去倾听和理解他人观点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对那些倾听习惯差的孩子来说小组交流起来就更加艰难了。

【问题的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以实际的教学为载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幼儿小组讨论中采取了以下指导策略,大大提高了幼儿小组讨论的效果。

1.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合理把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并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而是需要讨论才讨论,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来作为小组讨论的话题,什么样的话题是需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执教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来确定。如大班语言活动“我的幸运一天”,第一次试教时,在小组讨论环节,我让孩子们看图讨论“小猪用了些什么方法保护自己”,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在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但都是自己说自己的,七嘴八舌地,好像很热闹,其实效果一般。在第二次试教时,我没有出示图片结果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想象,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想什么办法保护自己呢,和旁边的小伙伴商量一下,看看谁的办法比较好。”话音刚落,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你这个不行,大灰狼会很快识破的……”“你听我说”等等,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技巧,想出了许多对付大灰狼的办法,小组讨论的效果较好。

对于“对付大灰狼”这样的话题,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而且有话可说。问题的开放程度也是根据执教者的活动安排来的,而且需要合理把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才能将话题的讨论深入地开展下去。

2.小组讨论形式多样化、灵活化。

经常面对那些一样的“小邻居”,会让他们有了一些自己的“小秘密”,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就可以说说悄悄话了。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不能太局限、太单一,以免影响讨论的效果。如,在一次数学活动“学习5的分成”时,一开始我让小组内5个人讨论,可后来发现,在具体分工之后出现了许多“闲人”,而这些幼儿就会成为游离于活动之外的人。所以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将小组5人讨论变成小组两人讨论,并给每一小组都准备了记录表。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事可做,保证人人参与。所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而确定,确保讨论形式最优化,效果最大化。

3.教师的“引导者”的身份仍不可或缺。

很多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惑,当幼儿在讨论的时候,自己的角色很难定位,不知道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介入,更多教师会选择静静地“旁听”。然而对于这些交流能力和技巧还比较薄弱的大班幼儿来说,教师的“引导者”身份仍不可或缺。在平时幼儿小组讨论时,我经常会“串门”,会“通风报信”,告诉孩子们其他组的讨论情况,这样孩子们在心底就会萌生一种挑战的欲望。这样整个教室并不是一个个分散的小集体,而是无形中被我这个“串客”给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资源共享、经验共享、不断挑战的讨论氛围。

4.发挥奖励机制的作用,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为什么在集体交流时,孩子们都比较积极呢?其实对比小组讨论,我们会发现,在小组讨论时,幼儿缺乏了教师的关注,不管是眼神上的鼓励还是动作上的支持,都会让幼儿一下子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外在的奖励,吸引幼儿继续参与活动。如“看看哪一组讨论的方法多”,最后就可以获胜,并获得小小的奖励,这也与大班幼儿爱挑战的年龄特点有关。

【反思与总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而小组交流是幼儿之间互动学习的最好方式。总而言之,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符合本班幼儿的小组交流方式,并适当地给予技能方法上的引导与支持,让小组交流充分发挥其价值,让教学活动更加立体可感。

猜你喜欢

大班小组讨论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