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四关,管好用好民间“板板乐队”
2015-07-28聂心灿
聂心灿 冷 天
抓审核登记——把好准入关
抓培训辅导——把好素质关
把四关,管好用好民间“板板乐队”
聂心灿 冷 天
民间文艺团队俗称“板板乐队”“草根乐队”,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大力加强民间文艺团队建设,狠抓审核登记、培训指导、扶持服务、评星定级等工作,把好关口,更好地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服务。
抓审核登记——把好准入关
民间文艺团体多数为自发组建而成,成员多为凭兴趣加入的居民,各方面水平参差不齐。涪陵区以文化主管部门审核把关,帮助其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章程。
建立审核登记制度。相关部门就各团队的固定资产、演出活动等情况进行审核,向社会公布个体演员、营业性演出活动等的审批、备案条件,规范审批程序。建立民间文艺团队数据库,将民间文艺团队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活动情况等登记在案,对符合条件的团队由文化主管部门予以注册登记,核发《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坚持节目审核追踪。加强对民间文艺团队演出的监管,坚持“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由行政综合执法部门会同有关乡镇街道,不定期对演出现场追踪巡查,严禁利用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和设施开展演出活动,杜绝内容不健康、低级庸俗的节目演出。对存在问题的表演团队进行训诫,责令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查处。
执行年审制度。要求注册登记的民间文艺团队定期年审,年底向所在乡镇提交演出许可证明、演出场次记录表、活动照片等有关材料。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对其全年开展的文艺演出节目追踪把关,审核后在各乡镇街道予以通报、公示,对群众反映有低俗演出的进行追踪调查,一经核实即责令整改或吊销证照。
抓培训辅导——把好素质关
民间艺术团体主题创作薄弱,缺乏原创节目和表演骨干,创新能力不强,节目缺乏高度。我们要做好培训工作。
上好政治课。组织各民间文艺团队负责人集中学习有关政策法规,组织专题学习党在文艺创作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提高民间文艺团体管理者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上好专业课。区文化馆、歌舞剧团和各文艺家协会专业人员分片负责,以“一人教两招”“一人带多团”的方式提升民间文艺团体表演水准;区戏曲中心采取“名师带徒”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川剧艺术家“传招”“送招”,向民间文艺团体传授戏曲艺术、普及地方戏曲文化,让川剧薪火传承;定期组织本地文艺家为民间文艺团队提供歌曲、舞蹈、曲艺创作表演培训。
近年来连续选派了20名民间文艺骨干参加市级宣传文艺部门组织的“五个一批”人才培训、中青年文艺人才培训等学习培训活动;组织民间文艺表演团队经营管理人员和演艺骨干50人次到区内外观摩学习,提升经营管理和演艺水平。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民间文艺表演团队艺术水平,深化“种文化”活动,使民间文艺表演团队成为拉得出、叫得响、留得住的基层宣传文化队伍。
上好实践课。采取“随团演出”和“以赛代奖”的方式,为民间乐队参与主流活动搭建平台。自2008年以来,全区共组织举办两年一届的民间文艺团队演艺大赛4场,组织区级文艺家协会和民间文艺团体共同创作打造一批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供各民间文艺团队表演团队编排演出,民间文艺团队自创小品、评书在活动中自发开展学法禁毒活动,《亲情与法理》《不信这个教》等一批节目深受群众好评。
演员在2015涪陵区民间文艺表演团队演艺大赛焦石片区赛上表演节目《幺妹清早去砍菜》。
抓服务扶持——把好市场关
民间文艺团队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自筹、地方企事业单位赞助、政府奖励等,经费普遍不足且来源不稳定,严重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
构建政策扶持机制。涪陵区出台了《关于促进民间文艺表演团队健康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民间文艺团队扶持奖励办法,要求各乡镇街道对积极参与主题文艺宣传的民间文艺团队给予一定补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间文艺团队建设,组织民间文艺团队原创优秀节目申报文艺创作节目资金补助。
坚持政府购买服务。各乡镇街道文服中心把民间文艺团队纳入基层文化队伍统一管理,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单位向民间文艺团队免费提供排练演出场地,并积极为其演出活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方式,组织民间文艺团队参与节庆活动、送文化下乡等公益性文艺演出,节约公益文艺演出成本,增大购买民间文艺团队演出投入,全区乡镇街道购买民间文艺团队演出每年投入计300多万元。近两年来,涪陵区以民间文艺团队为主体,采取节目定制、场次补助方式,组织开展了法制文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宣传等全区性文艺宣传活动,每项活动演出1000余场次、观众逾15万人次。
整合资源规范场地管理。整合现有的公共空地、文化广场等资源,明确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将综合文化站多功能厅、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提供给辖区内民间文艺表演团队创作、排练使用,为民间文艺团队购买音响设备或提供相应配套补助,确保民间文艺团队开展活动有设备有场所,并将活动时间、地点、负责人等相关信息作出明显标识,落实专人加强监督巡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间文艺团队进行教育引导,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干扰。
抓评星定级——把好考核关
制定出台《民间文艺表演团队评星定级办法》,由符合申报条件的民间文艺团队自行申报。文化主管部门分别从设施设备、团队建设、演出节目、演出收入及社会影响五个方面综合考评,对符合条件的民间文艺团队按一星级到五星级评出5个等级,向通过评定的团队发放标识牌。
获得星级认证的团队,可优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通过购买演出方式予以补贴。实施动态管理,评星定级和复查工作两年进行一次,每次评定复查均按照评定程序进行。
此外,涪陵区委、区政府将民间文艺团队发展情况作为宣传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每年宣传文化工作考核内容和民间文艺表演团队星级评定指标体系。对各乡镇街道利用民间文艺团队开展主题文艺宣传活动情况进行适时检查,对当地文化服务中心和社区(村)开展同步考评,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打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作者分别为重庆市涪陵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卫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