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蒂戈尔斯基
2015-07-27李睿浦
李睿浦
俄罗斯裔美国籍大提琴家格里高利·皮亚蒂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1903-1976)是一位身高超过六尺四寸的巨人,有着热情而丰富多彩的个性,他的演奏格调高雅、技术精湛、音色富于变化。他曾在莫斯科大剧院乐队、柏林爱乐乐团这样的世界著名乐团中任大提琴声部首席,也曾和纽约爱乐、费城管弦乐团等世界顶尖乐团合作演出,他为HMV、EMI录制的唱片也深受听众追捧。除此以外,皮亚蒂戈尔斯基还热衷于室内乐演奏与教学,先后与施纳贝尔、弗莱什、霍洛维茨、米尔斯坦、鲁宾斯坦、海菲兹组成三重奏团。他一生培养了许多杰出大提琴家,为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当今著名大提琴家麦斯基也曾是他麾下的弟子。
然而在中国广大音乐爱好者,甚至是一些音乐专业从业者心目中,皮亚蒂戈尔斯基在大提琴领域中做出的伟大贡献却是鲜为人知的。比如,威廉·沃尔顿的《大提琴协奏曲》便是专门献给皮亚蒂戈尔斯基的,这部作品原本并不适合大提琴演奏,之后在皮亚蒂戈尔斯基的修改和建议之下,才逐渐在大西洋两岸广泛流传。当我以此为例和一些音乐院校的专业学生交谈时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惊讶地告诉我他们并不知晓此事。所以我深切地感受到,去了解并走近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十分有必要的。
皮亚蒂戈尔斯基出生于俄国的叶卡捷林诺斯拉夫卡(现属乌克兰)一个家境贫寒的音乐家庭,父亲拉小提琴,也常常给小皮亚蒂戈尔斯基上钢琴和小提琴的启蒙课程。
自从父亲带小皮亚蒂戈尔斯基去听了一场大提琴音乐会后,他深深地迷恋上了大提琴深沉、优美的声音。在自传中,皮亚蒂戈尔斯基这样写道:“从那天晚上起我就拿了两根棍子,长的当做大提琴,短的当做弓,假装自己在演奏大提琴……这些具有魔力的棍子将我带进了一个音响的世界,在那里我可以任意地想象着各种不同的意境。”
皮亚蒂戈尔斯基七岁时开始跟随当地一位名叫杨姆波尔斯基(Yampolsky)的教师正式学习大提琴,九岁时就在音乐会上进行了独奏演出,在那期间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一位大提琴学者访问了皮亚蒂戈尔斯基家,并且听了这位神童的演奏,他警告说:“仔细听着,孩子,我坚定地劝告你选择另外一种更适合你的专业。不要拉大提琴了,你根本没有这个才能。”幸好没有任何人相信他的话,特别是在皮亚蒂戈尔斯基获得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后,在那里他师从古巴里奥夫(Gubariov),后又跟随格伦(Alfred von Glehn)学琴,格伦是大音乐家达维多夫的学生,在这期间皮亚蒂戈尔斯基得到了广泛的赞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人是需要坚持自己的追求与本真的,当积累到一定时候,到达一定的层次时,也许便能获得真正的反馈。
从八岁开始,以及在整个音乐学院学习的过程中,年轻的皮亚蒂戈尔斯基就不得不开始挣钱养家了。几乎每天晚上他都要到夜总会为他的父亲伴奏演出,有时还要为无声电影写一些东西。这也积累了他日后坚毅的性格和娴熟的曲目改编技巧。在他十五岁时,也就是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的两年,他成为了莫斯科波修瓦剧院的首席大提琴手,是担任这项职务最年轻的演奏员,并且成为列宁四重奏团的成员。虽然得到了苏维埃政府的支持,可是他想到国外学习的请求却遭到了拒绝,为此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去实现。多年后,《每日电讯报》公布了他逃往波兰的一份详细资料:“布尔什维克革命爆发时我还是个孩子,大家都逃跑了,我就带着我的大提琴和音乐同行们一起,乘坐运牛的货车逃亡边境。在路上我们为红军演出……一天晚上,我背着大提琴和大家伙儿一起越过边境。突然,‘乒!乒!乒!’的声音响起,两名士兵向我们开枪。虽然我们的人都没有受伤,但我那可怜的大提琴却完蛋了。”
第二年,皮亚蒂戈尔斯基去了柏林,在那里跟贝尔上了几节课,不是很有效果。求学之路伊始并不顺畅,我想这应该与之前他在莫斯科学习的演奏习惯有关,毕竟德国和苏联的学派有所区别。后来,他又去了莱比锡,跟随克林格尔学习,逐渐适应起来。在克林格尔的建议下,他于1924年返回柏林继续求学,当时他的处境仍然十分困难,居住条件很艰苦,有时甚至只能在动物园的长椅上睡觉。后来他被雇用在一个小俄国咖啡馆中演奏三重奏,生活条件才有了些改善。
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大提琴演奏之路备受坎坷,不过也验证了那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
有一天,著名指挥家富特文格勒在咖啡厅听到了皮亚蒂戈尔斯基的演奏,非常肯定他的才华,便聘请他到柏林爱乐乐团担任首席大提琴手一职。自此直到1929年,皮亚蒂戈尔斯基一直在乐团任职,之后才开始从事独奏生涯,这期间他逐渐开始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他不仅和欧洲、亚洲和美国的乐团一起进行演出,而且还与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们一起演奏室内乐,如小提琴家米尔斯坦、海菲兹,钢琴家霍洛维茨等等。
1929年11月5日,皮亚蒂戈尔斯基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奥柏林市举行了首次大提琴独奏音乐会,他第一次协奏合作的乐团是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指挥的费城管弦乐团。1929年12月29日,他在纽约首次演出,演奏的是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门戈尔堡指挥纽约爱乐。由此,美国的听众逐渐地了解了这位演奏家,并且喜欢他那热情的演奏风格。希特勒上台后,皮亚蒂戈尔斯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移居美国,并于1942年成为美国公民。
1935年年底,皮亚蒂戈尔斯基首次来到英国演出,首演了很多新的作品,许多作曲家也将自己的作品献给他,包括普罗科夫耶夫的《叙事曲》(Ballade)和《大提琴协奏曲》(Op.58),米约(Darius Milhaud)的《西塞尔平组曲》(Suite Cisalpin)以及本文开头提到的威廉·沃尔顿的《大提琴协奏曲》等等。
在演奏上获得巨大成功之余,皮亚蒂戈尔斯基也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1941年至1949年期间,他担任了科蒂斯音乐学院大提琴系的系主任,还在伯克夏音乐中心指导室内乐,从1962年至逝世为止,他一直是南加利福尼亚音乐学校的大提琴负责人。
“你不能学习如何学习,你必须学习如何感觉”,这是皮亚蒂戈尔斯基的教学主张。他认为枯燥是艺术最大的敌人,所以他拒绝任何枯燥、学究式的东西。当他感到学生厌烦了,他就知道自己没有正确地教他们。他不反对学生使用他本人并不使用的指法,他曾说:“我不使用这些指法,并不代表我认为他们是非音乐化的,相反,往往是我演奏不好他们。如果我的学生能做好,我不会干预,我会羡慕地聆听他们的演奏,我希望能让他们懂得这一切。”显然,皮亚蒂戈尔斯基的教学理念并不是闭塞的、一成不变的,他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也避免一味地模仿。
皮亚蒂戈尔斯基曾于1962年和1966年两度受邀担任在莫斯科举行的柴科夫斯基国际大赛的评委,他的许多学生都获了奖。他对苏联政府对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表示支持与赞扬。1962年,纽约大提琴协会为他设立了“皮亚蒂戈尔斯基奖”,由他主持,两年一次颁发给优秀的年轻大提琴家。
1976年,皮亚蒂戈尔斯基死于癌症。
“他是最后一位表现浪漫主义作品的伟大大提琴家,他对年轻学生最有益的影响在于他主张永远也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音乐的内容。虽然某些古典主义者和纯粹者有时会认为他的某些随意处理影响了节奏或乐句,并感到惊讶,但是大家都被他的真诚及发自内心的演奏而深深感动。”斯坦菲尔德在皮亚蒂戈尔斯基逝世的讣告中如此写道。
皮亚蒂戈尔斯基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传奇人物,他有着极其不寻常的热情和与人为善的性格。他的笑容、他的经历、他的音乐,人们都不会忘记。这个年代的我们品味着那个年代故事,这一切的回忆都显得弥足珍贵。
夜,已深。意,未尽。
我再一次起身走到音箱旁,轻轻按下熟悉的按键,闭上眼,静静地享受他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