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血小板形态及其功能的改变
2015-07-27张照阳
张照阳
【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血小板形态及其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以同期入院的无管腔狭窄和慢血流者为对照组50例,两组对象均行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MPV和GMP-14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膜蛋白(GMP-140)表达与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结论 MPV和GMP-140检测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具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血小板;GMP-140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心绞痛患者经常伴有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即冠状动脉慢血流症状,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是部分医师和学者研究认为冠状动脉慢血流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加强其早期诊断和处理颇具临床意义[1]。数据调查显示,约有7%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慢血流现象[2]。但因其血管情况正常,则未进行及时治疗,最终导致病人反复胸痛发作和入院治疗,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以76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病症患者的血小板形态和功能变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1.25±5.55)岁。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脉造影正常,无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病人50例为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62.75±9.10)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糖、血压等一般情况作初步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冠状动脉血流测量:采用5F造影代管经过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影像采集采用飞利浦3000造影机进行,速度:每秒25帧。安排2名介入医师观察血流分级(TIMI)帧数,取平均值作最终结果。
所有对象临床期间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常规检查血糖水平。测定和记录MPV、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GMP-140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TIMI帧数比对分析
对两组对象的TIMI帧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TIMI平均血流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采用偏相关分析法进行TIMI帧数与MPV和
GMP-140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TIMI帧数与MPV和GMP-140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
3 讨 论
关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报道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随后相关研究调查发现,大约7%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显示有慢血流现象[2]的存在。由于这类患者的血管情况正常,未给予及时的治疗,最终导致胸痛反复发作和入院治疗,给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均带来严重的负担。
目前,临床中关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疾病发生原因和机制仍不十分明确,但是多数研究显示其发病可能与微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失调、代谢紊乱和冠状动脉炎症反应[3]等相关。
在机体凝血系统中,血小板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与炎症之间均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比率(P-LCR)、PDW和MPV可反应出血小板的血小板体积情况[4]。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体积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评估指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进展过程中,血小板的容积评估可对疾病的分析和判断提供一定依据[5]。目前,GMP-140为血小板释放反应评估的金标准[6]。
本组研究证实,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人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上升,同时血浆中GMP-140水平相应增加,提示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人的血小板活化表达高,另有研究报道,机体中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持续增加会促进其内皮功能损害,进而导致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等纤维蛋白原的分泌和释放释放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则会促进细胞的聚集、趋化、增殖、凋亡,进而导致血管壁炎症的恶化和动脉粥样病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玉峰,杨学东,万 龙,等.有氧运动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疗效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1):1071-1073.
[2] 金 艳,杨承健,徐 欣,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血小板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781-782.
[3] 段红艳,王丽霞,王光公,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338-2340.
[4] 刘 俊,李建军.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诊治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88-91.
[5] 张 龙,吴延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4,(8):1262-1265.
[6] 艾 阳,汪 坤,李必龙,等.冠状动脉慢血流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0(6):3137-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