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哲学两个问题的研究
2015-07-25董德刚
董德刚
[摘要]过去我们研究经济问题,主要研究生产关系,注重平等。现在应当侧重研究生产力,注重效率。要坚持以劳动的主导作用和劳动者中心地位为前提的“劳动与资产有机结合论”。所有制和所有权概念需要深化和拓展。“三个有利于”是评价所有制的根本标准。从简单化的“公私对立论”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论”。从狭隘的“公私二分法”扩展到多维视角。当代所有制的发展方向,是适应生产不断社会化的要求,逐渐走向所有权的社会化。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研究经济哲学,大体可以界定为,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济领域基本问题的交叉学科,也是一种应用哲学。它主要包括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伦理学两个基本方面。这里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注重从生产力角度看经济
过去,我们研究经济问题,主要是研究生产关系,注重平等,这是过去几十年我们研究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角度和观点。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产关系。《资本论》明确讲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和人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斯大林把这一点更极端化了。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生产力问题属于“生产工艺学问题”,它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仅仅是“领导机关经济政策的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党强调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我国哲学界也开始侧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注重效率。这是一个根本角度的变化。还应该注意到,多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几乎都是研究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也就是研究生产力发展问题的。当然,注重研究生产力问题,不等于忽视生产关系。注重生产力、注重效率,这不仅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根本观点,而且更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不发达,急需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国情。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们国家现在贫富差别过大的情况,我们在注重效率的基础上,强调更加注重公平。但效率还是基础的,没有效率,蛋糕很小,你再公平也只能是普遍贫穷。
这方面的成果很多。例如,我提出了劳动与资产有机结合论。这是在17年前,我出版的(《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经济哲学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当中所讲的中心思想,那时候我们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还不像现在这么成型。劳动与资产有机结合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第一个观点,从物质财富的创造来看,劳动和资产二者缺一不可。这里的资产是指生产的物质条件,即生产资料和其他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等。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讲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一切物质财富都有这么两个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劳动是一切财富源泉的观点,他们多次强调,劳动和自然界两个要素共同构成了财富的来源。
第二个观点,商品价值的源泉主要是劳动,但资产也有重要作用。商品价值主要是由劳动构成的,马克思强调过一点。但是我们过去忽略了资产的作用,这是有片面性的。马克思也多次讲过,工人离开了生产条件、离开了牛产资料,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要创造价值就必须有资产,有生产资料,有劳动对象这些东西。它不可缺少就说明它有重要作用,它也是价值的一个来源。再进一步说,人们所拥有的生产条件是不同的,比如农民的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它对生产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好地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投入同样的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粮食。而更多的粮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你说更多的粮食,和土地有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所以商品价值的形成不仅仅是劳动起作用,资产、资源、土地、生产资料也起作用。而土地的肥沃或者贫瘠,虽然是个例,但是有代表性。我们所有的工厂,都有生产设备、生产工具的先进或落后问题,先进的生产工具、先进的机器设备,可以用比较少的劳动创造更多的产品,也就是带来更多的价值。从这里可以看出,资产在价值形成当中是有重要作用的。再进一步说,现在人的很多劳动,都可以被机器所代替。不仅我们的体力劳动,甚至部分脑力劳动也被机器替代了,如那种自动控制的工厂。代替人劳动的机器,发挥着同劳动相似的作用,这些资产同劳动一样创造价值。所以不能否定资产在商品价值形成当中的重要作用,劳动是主导的,但是资产也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形成价值的两个源泉。
第三个观点,既要尊重劳动者,也要保护所有者。劳动的主体和担当者是劳动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劳动的作用,就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这是我们一向强调的。而资产的主体和人格化就是所有者。我们要发挥资产、资源的作用怎么办?就需要重视资产,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这是一个一般道理。如果我们像过去那样,片面地光讲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而不讲资产和资源的话,认为土地都是没有价值的,自然资源都是不值钱的东西,那么,我们资源的浪费、资产的闲置、资产的损失就不可避免,那叫瘸腿的经济学,是不全面的。在当代中国,明确界定所有权和产权(包括知识产权),健全保护所有者权益的法律和法规,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第四个观点,在当代中国,劳动者和所有者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交叉关系所有的劳动者都拥有一定的资产,比如我们全民所有制的财产,劳动人民都有一份,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个人财产,一定的金融资产、一定的房产、一定的土地。所有的劳动者都变成所有者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反过来说,绝大多数所有者也是劳动者。拥有资产、资本的人,他们大部分从事某一种工作,从事生产经营、管理,从事某种操作性的劳动,都是劳动者。劳动者和所有者一身二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讲劳动和资产要有机结合,应该说是对公民的全面利益的维护,既维护他作为劳动者的利益,也维护他作为所有者的利益 当然,劳动者和所有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劳动者通常处于弱势地位。我们要依法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兼顾二者的利益,注意限制资本霸权,注重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我的总结论就是,要在坚持劳动的主导作用和劳动者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实行劳动与资产的有机结合,让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
第二个问题,深入研究所有制问题
所有制问题,是困扰我们多年的重大理论难题,也是急需解决的艰巨的实践课题。对于所有制问题,现在几乎每一个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五花八门。可见这个问题难度很大,还没有得到完伞的解决。在这方面,我也做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以下儿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所有制和所有权概念需要深化和拓展。过去我们讲所有制和所有权,基本注重的就是生产资料最终归谁所有,这是受斯大林《苏联社会经济问题》一书的影响。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对于生产资料,不能仅仅看最终归准所有,而要一方面,把它具体化、细化到所有、占有、使用、处置、受益等具体的财产权利。因为只有这种细化,才能够界限清楚,便于保护,才能适应市场交换,顺畅流转.这是一个方面的进展。这同西方产权概念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过去我们讲所有制和所有权的时候,讲的都是生产资料、有形资产,而且主要注重经营性资产,也就是在企业当中实际发挥作用的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厂房、工具等这些东西。实际上有形资产并不限于经营性资产。它至少有三块:第一块是经营性资产;第二块是事业性资产,比如我们国家有很多事业单位,有很多房产、土地、设备,它们属于国有资产、全民所有制的资产。按照财政部粗略的统计,我们的事业性资产,大约占整个国有资产的近三分之一,不可忽视。第三块就更加重要了,是资源性资产,就是我们的自然资源,我们的土地、矿产、河流,空间资源如无线电频谱、航线、航道,还有大量的海洋资源,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这种资源性资产,有很多是不可再生的,它们的价值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升值。它和我们有形资产中的经营性资产相比较,那是庞大的不得了。
光看到有形资产还是不够的,还有一块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指的是技术专利、商标、企业品牌、企业信誉这些东西,主要是知识产权。我们的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现时代,无形资产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比如拿我们国家的大企业同国际上的跨国公司来比,主要差距在哪里呢?就有形资产方面来说,就其机器设备等硬件来说,我们跟国外有差距但差距不大,我们的主要差距在无形资产方面,我们的技术专利,我们的自主品牌,我们企业的世界影响力,都差得太多!我们干的好多活儿,都是价值链的低端,挣不到多少钱。无形资产在当代世界越来越重要了,不讲无形资产的所有制和所有权概念,已经不适应当代世界的发展了。只有深化和拓展它们,才能适应当代世界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第二个观点,“三个有利于”是评价所有制的根本标准、过去我们十分重视所有制问题,但是,往往重视的是公有和私有。所有制问题的实质是资产为谁所用,为谁谋利的问题。这个资产到底被谁使用,给谁带来利益了?这是实质的问题。我们不能只重形式,忽视实质,要从过分关注“姓公姓私”,转变到首先关注是好是坏,就是看它是不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用邓小平的话来讲,“三个有利于”才是评价所有制的根本标准。公和私是一种形式上的标准?实质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利益实现的,有利于国家富强的,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所有制,都是好的所有制!而不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不管你把它叫做什么,像1958年我们曾经干过的那样,也是不合理的,是落后的,是必须加以反对的!这就是评价所有制的根本标准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
第三个观点,从过去简单化的“公私对立论”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论”。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公有制和私有制,它们实际是各有利弊的。私有制几千年来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恐怕里边有一个重要的机制,是它长期存在的一个根本理由,就是私有制的资产关切度高!有人更关心资产的节约,更关心资产的有效利用。当然私有制有它的缺陷,一般讲它的经济规模狭小,不利于生产的社会化,不利于分工和协作;它也会造成人和人之间的对立;个人能力有限,眼界比较狭窄。过去我们的公有制,当然有它的某些长处,比如很多人在一起劳动,有分工、有协作,社会化程度比较高;大家的利益没有那么尖锐对立,但是公有制往往资产关切度低,公有的东西损失浪费谁也不心疼,所以它的效率往往是低下的,这是我们过去的一个大问题。
怎么把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优点综合起来,扬长避短,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综合?就是从原来的“公私对立论”,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让他们在竞争当中互相借鉴,互相吸收来发展自己。哪一个好,就保留哪个!按照一般的规律,经济效率高的所有制及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必然会战胜那种经济效率低的所有制和实现形式。你效率低的能战胜效率高的吗?战胜不了啊!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第四个观点,从过去狭隘的“公私二分法”,扩展到多维视角。这也是对理论界研究成果的概括。我想至少有五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国家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的角度。一个是国家所有,一个是社会所有,显然是不同的所有制了。过去我们往往把国家所有制看作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这是从苏联那里学来的,说公有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个是全民所有制,也就是国家所有制,一个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所有制是高级形式,集体所有制要向国家所有制过渡。现在看,这个观点是存在很大缺陷的。因为一方面,按照马克思、列宁的基本设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将逐步消亡,国家所有制当然也要消亡,所以国家所有制不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它是要灭亡的所有制。另一方面,国家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政治机构,国家所有制实际是上层建筑代行经济职能,是政治家代行企业家职能,这是分工不明确。它同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的大趋势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国家所有制经济通常都是低效率的。当然,国家所有制现在还不能完全取消,因为有好多不挣钱的公益性的事业,还需要国家来提供,还有自然垄断那种东西,一些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东西,还需要国家来掌控但它的分量绝不能太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抓大放小,适当收缩它的规模,是同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所有制应当是社会所有,这是马克思多次讲过的概念,不是国家所有,国家占有的只能是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