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型商业形态背景下企业致胜的竞争力

2015-07-25鹿川

散装水泥 2015年6期
关键词:知识型商业能力

知识型商业形态背景下企业致胜的竞争力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经济法学士;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MBA);旅居加拿大。擅长市场策划、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及策划、以及信息系统工程领域实战运作,颇有建树;著有《管理智慧大激荡》

e-mail:bannvlu@hotmail.com

【场景】在一个天空中布满阴霾的傍晚,狂风怒吼,路旁的树枝被大风刮倒在人行道上,尘土飞扬,行人迷眼,天气虽然很糟糕,茶吧里却热烈得爆棚。

不知何故,几位企业老板相约自带茶具,仿照台湾的无我茶会的模式,抽签定位,无头衔尊贵之说,无企业大小之分,好一个谈笑风生的品茗沙龙,快乐而又不失礼数。

熟客临门,吧主一连摆上了当下流行的三种紧压茶:黑砖、茯砖、方茶,供大家轮番品饮,高谈阔论。

“三句话不离本行”,茶话的中心论题自然充满着浓厚的商业元素——知识型商业形态背景下企业致胜的竞争力是什么?当然,这个话题也是企业家们随机抽签而定的,一切流程都排除了个人喜好的色彩,表面上显得是那般平等自然,总免不了各流派市场理念之间、不同经历的企业家之间,发生争得脖子粗脸红的激烈碰撞。

【对话】/知识型经济将是未来商业的主流形态/知识信息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不能视为机会谋略情报/知识型商业形态考验企业的信息接受能力/知识型商业形态考验企业的跨界能力/知识型商业形态考验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知识型商业形态考验企业的变革再造能力。

吧主:好哇,此时此刻,来研讨知识型商业形态背景下企业致胜的竞争力,是何等的恰如其分,既符合当前宏观社会环境的实际,又契合了当今老板们的普遍心态,选得好!

在大家深入而精彩的脑力激荡中,这壶茶的品味肯定与以往有所不同,也会随着话题的精彩程度而加分不少。

某企业CEO:我们置身于一个巨变的大市场中,一个全新的大时代里,眼前那些眼花缭乱的市场现象,时不时地冒出了一个幺蛾子,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原有市场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越发感觉到多年来得心应手的习惯玩法不那么灵光了,连我们这些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二三十年、自以为道行已经不算浅的老江湖,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真的有悖常理呀!

董事长K:是呀,落叶知秋,我们的的确确能在市场博弈中率先感觉到了传统商业形态的微妙变化,肯定不会麻木不仁,更不想当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但到底为啥变化了?竟然变化得如此之大?将来会朝着那个方向去变呀?这变来变去,究竟会变成一个啥样子?不瞒你说,还真是有些云里雾里;为此,也就难免夜里辗转反侧,心生几分忐忑。

某企业CEO:搞企业的有谁会害怕变化呀,说实在话,在座的哪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没有经历过变变化化的风霜雨雪,可以说恰恰是变化的老君炉里的三昧真火,才造就了今天一群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哈哈!

问题的关键是,能比别人先早一点看清变化,会怎么变化,怎样去适应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大家都在异口同声大喊着,今天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变化了,已经完全置身于一个非同以往的新环境——知识型商业形态背景之下;如果循着这样的逻辑继续往下探寻,那么,摆在面前的就有了两个重要命题待解,首先是凭什么说进入了知识型商业形态为主流的新环境?或者说标志物在哪里?接下来就是另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新环境下,企业需要具备哪几方面的致胜竞争力?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吧主:看来,开场白已足够精彩,可见其理念超前,且危机感还是蛮强烈的嘛!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一些老板们仍然认为,大江大河我都闯过来了,难道还惧怕眼前的小河沟子!首先可以肯定地说,这次变化之大、变化之烈,都是空前未曾有的,所以,绝对不是一条小河沟子——微观市场应对策略上的问题,而是一次比你以前闯过的大江大河——市场发育初期阶段,还不知道要广阔多少倍、深不见底大过多少倍,说它好比是太平洋也不夸张。那你过去手中的那些皮筏子,在新环境下还能派上用场吗?反过来说,又该着手打造怎样的一艘万吨远洋巨轮呢?

有必要阐明一点,企业在传统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力,依然是企业与生俱来的最基础的能力,并不会因为知识型商业形态大背景的到来,而有一丝一毫的削弱,更不能够顾此失彼,丢掉那些企业不可或缺的宝贵的原始竞争基因。

某企业CEO:对于这一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讨论知识型商业形态大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并不是企业要“黑瞎子掰苞米——拿一个扔一个”,而是强调企业要认清未来市场竞争的新方式、新焦点,练就一身适应新环境的真功夫,怎样在原有七十二变的基础上,掌握新招数。

董事长K:昨天,我们可能还是一个所谓的成功者,大红大紫,不可一世,但是转眼之间,企业却由于固守传统型商业模式而凋敝,在关键的转折期掉链子,把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拱手让出,成了被兼并或淘汰的对象。

不必抱怨商海搏杀的多么残酷,不必咀咒竞争对手的不仁,是谁打败了你,一切都缘于我们自己没有正确认识和跟上新商业形态的变化,最后致使你的企业丧失了新背景下的竞争力。

譬如说,严冬来临,需要披上一件裘皮大衣御寒,可你还是我行我素地身穿比基尼高调“裸奔”,理由是我这样做曾博得众多眼球赢得成功,可放在今天又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大家心知肚明何必点破,这才是被淘汰出局的真正原因。

吧主:尽管对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大背景,目前尚无全面的规范化的系统描述,但是,先知先觉的企业老板们总是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市场现象中,先于他人嗅察到了大趋势的变化及走向,不仅及时做出了自己的新判断,而且付诸于商务探索的实践中,开始收获新鲜的果实了。

君不见,不知在哪个市场角落里,突然冒出来一批知识型商业形态的新型企业,与传统型企业形态及运作方式相比显得很另类;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窜上来一批毛头小子大大方方地亮相,开创出一些出乎人们预料的新鲜玩法,甚至会在偌大商界惹出一阵阵惊叫:买卖还可以这样做吗!

总而言之,剧烈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竞争策略层面上,更深入到商业形态的变革中,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育完善的知识型商业形态,以其新经济驱动力的姿态快速成长,原有的传统经济商业形态大背景,如同晨光中的薄雾一样,正在悄无声息中慢慢的小退。

对于知识型经济 (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based economy),早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拥有、分配、生产和着重使用知识的新经济模式。在不断探索的商业实践中,人们又给知识经济赋予一个区别于传统经济商业形态的别名:新经济,指广义上以网络+技术+人才为推动力的新型经济形态。

新知识经济商业形态的出现及发展,并不与传统产业经济形态水火不容,反之以其完全的开放性、宏大的包容性,广泛与传统产业经济形态进行全方位的连接与融合,进而由初期的辅助性工具功能,不知不觉间完成了登堂入室的历史性跨越,一下子跃升到了产业经济发展的统领地位,乃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

一向敏锐的商家无不预感到,我们正进入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以知识信息为主宰的全新的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开始从有形资源转到无形资源上来,基于知识,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及服务或商业模式,为此,知识一改斯文的虚啦吧唧的形象,猛然间跳上了商业市场的前台,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宝贝疙瘩,转化成了企业制胜的关键资源,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引擎。

尽管市场永远少不了那些以生产制造“物”的实体企业,即便如此,实体企业接收知识信息的程度如何,足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过去不可一世的制造厂家龙头老大,往往由于传统商业形态本身对知识信息的屏蔽,而日渐式微;知识要素在生产经营的全流程中占有多大的比重,足以直接决定了产品及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换句话说,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收益的多少。一句话:这种不可逆转的制造业服务化的大趋势,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

当下,一场向知识驱动转型的革命,正在中国企业间轰轰烈烈地推进着;从二位大老板的话语表达中,我已经感受到了一股谋求变革的热浪袭来,令我欣喜若狂呀!

董事长K:听了吧主的一番话,启发我认真思索知识型商业形态新亮点,或者说是知识型商业形态这个后起之秀,给企业、给市场带来了哪些与原来的“不一样”?

最直接感受到第一个“不一样”,是表现在时间上。

怎么讲呢?仅举两方面的例子,一是缔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不眠市场”,当下时髦的电商尤其是移动电商,可以说是最典型的知识型商业形态的代表吧?它通过知识信息载体完全打破了传统商业的时间形态,破天荒地让市场真正在365 天×24小时地循环运转起来,分分秒秒都实现销售,那些朝九晚五的八小时之内营业、东西半球的昼夜分隔,看似无法突破的“天经地义”都不在话下。

二是大大缩短了产品及服务投放到终端消费者的时间。凭借知识信息载体的优势,知识型商业形态的运作模式,突破了代理商、分销商、零售商的市场层级的种种阻隔,在制造商——物流服务商——终端客户之间画了一条直线,大幅提高交付速度,让顾客可以第一时间内感受到良好的产品服务体验,紧紧黏住了顾客的心。

某企业CEO:咱说说感受到第二个“不一样”,则表现在空间上。

知识型商业形态的电商运营,以其独特的创新解决方式突破了运作流程中的空间障碍,包括市场中人为设置的障碍,也包括现实市场客观条件自然出现的障碍,还包括科技水平局限性的障碍,等等。

毫不夸张地讲,知识型商业形态的运营方式,毫不留情面地抄了传统商业运营方式的后路,光溜溜地只剩下一条深色内裤,将其置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

例如,令人生畏的物流成本大幅减少了,恼人的厂库、店铺、中转堆场的空间面积压缩了,梦寐以求的无工厂、无库房、无办公场所、零库存的“三无一零”直通型企业诞生了。事实上,销售上几百亿元的企业,竟然没有一家实体零售店;实现销售收入上千亿的大企业,谁会相信没有一家生产厂,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瞎忽悠的神话了,一切都源于知识型商业形态释放出的新魔力。

再补充一点,以往企业最害怕的,是那些或明或暗存在于市场角落中,导致开发的新品牌流产的障碍,如今的知识型商业形态大背景,为其开辟了多条绿色通道,大大减少了半路夭折的几率。

吧主:二位阐释了创新市场的时间与空间这两大原生态要素,从根本上看到了知识型商业形态的主流地位及优势。

让我们感受到的第三个“不一样”,还表现在交易对象上。在传统商业形态背景下,商业流通渠道中的制造商、代理商、零售商之间,各自按照商业模式流程设计并安排角色,分配收益,各自了如指掌,人际脉络熟悉,具有相对的市场封闭性,自然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垄断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有着比较稳固的不允许外人触碰的边界。

可是,在知识型商业形态的背景下却截然不同了,完全开放的生态系统,使企业有机会面对更多的客户,尽管你不一定知道他是谁,也意味着你也看不到竞争对手的模样;新的竞争威胁者及客户群,几乎都处于“隐身”状态,过去那种明刀明枪的厮杀,那种“大鱼吃小鱼”的霸王硬上弓博弈,已经完全转变为另外一种方式;原本一条巨无霸大鲸鱼——传统型集团企业,不知不觉间却在一条看不见的泥鳅——知识创新型企业面前,吃了败仗。这在过去传统商业时代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现今却成为一种合乎商业逻辑的市场现象。企业“基于知识”的竞争能力,能够做到一竿子插到底直接面对客户达成销售,无情割掉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这个“盲肠”,构建起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直通车。

某企业CEO:感受到第四个“不一样”,还表现在IM(即时通讯)上。

如果说互联网络是推动知识型商业形态前进的火车头,那么新媒体与网络及市场的融合,则为知识型商业形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新媒体融入商业模式的最伟大贡献在于,它使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的信息无障碍、完全自由、即时化的传递以及实时交流互动,成为了具有极高价值的新经济的资源,成为了推动市场的新增长点。正是因为社交化媒体传播到达率的基本规则,即六次传递可以让人与任何对象建立联系,才使得知识型商业形态,终于挣脱了市场运营时间与空间上的绳索。在这一点上,是不是让我们这些老江湖们倍感神奇呀?

吧主:接着您的话往下讲,社交化媒体展示出“人人传播”的巨大威力还在于,帮助企业利用知识信息重新整合了市场交易各方之间的关系。

除了上面谈到的六度分隔理论构建起有效传播的新模型,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第一次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了跨越地域的点对点的市场网络,完全改变了传统商业的样貌,这个“大变脸”来得太快,太突然了。

董事长K:这一点确实令人喜出望外又始料不及呀!可以说彻底颠覆了品牌的市场发育过程。比如说,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性品牌,不用跨越万水千山劳力费神地设点销售,也无须在强势媒体上花巨额银子发广告狂轰滥炸,关键是充分发挥利用新媒体的社交化属性优势,构建起一套可操作的商业运作模式。

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大背景,摆脱了传统模式下的渠道依赖与广告进入门槛。过去产品要进入全国性卖场与连锁便利店,至少需要2000万元以上的进店费,需要撒出一大把没有任何销售额承诺下的一次性投入;要实现全国化市场布局,累计投入的渠道建设费用将以数亿、十几亿元计,费用惊人的不得了哇!

吧主:再从产业发展大势去探讨知识型商业形态的“MI+”,更能够从多维度上看清楚大趋势。所谓MI+,即Mobile Internet Plus的简写,意思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之上,可以添加一切社会元素,当然商业元素首当其冲。

这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征,不仅意味着一切社会元素将因为移动互联网而改变,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还在层出不穷地创造出各种新鲜的社会元素。各位企业家们试想一下,利益驱动的商业元素肯定被MI+无限激活、无限膨胀,造就一次巨大的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创新。

话题扯得远一点,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大背景,还会在相关的社会、心理、管理、传播等领域都呈现全新的样貌,推动管理模式及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我们在多年的市场风雨摔打中,积累了几十年的管理经验,同样受到了强烈的挑战和冲击,甚至有些管理理念出现了跳崖式撕裂,如果我们还是捧着老一套不撒手,不积极更新理念,并且努力变革的话,或许对于企业的未来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羁绊和锁链。对此,我与在座的老板们一样感同身受。

尽管这种适应知识型商业形态的管理转变,可能是充满了纠结,甚至是痛苦的,但变化是必然的,就看谁能跟上变化的节奏,不落伍!时代呼唤我们,企业长远发展需要我们,还必须像当年弄潮商海那样,再一次做一把知识型商业形态大背景的弄潮儿,使命在肩。

某企业CEO:那么,在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补长哪几方面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

吧主:以我管见,优秀的企业在现有完善的基础管理基础之上,至少亟待强化四方面的竞争能力,不妨叨咕叨咕:

第一点,知识型商业形态考验企业的信息接受能力。

信息对企业的重要性,本来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无需再过多强调了。然而,过去我们谈信息,多是放在决策管理的层面上,作为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的企业人士把它当成谋略,不过是一桌满汉全席菜肴里的“十三香”而已。

而今天探讨知识信息接受能力,却完全非同以往了。在知识型经济成为商业主流形态的背景下,知识信息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企业市场运营、利润生成的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了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与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一样不可或缺,可以与满汉全席中的“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相提并论了,再不是那瓶子调和味道的“十三香”了。

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市场格局中,公司更加极度依赖信息的交换,甚至可以这样讲,企业的信息接收能力的多寡,直接决定了企业生产、运营和产出;如果某个企业信息接收能力弱,或者说很局限,即便能做到大干快上、加班加点,在激烈的竞争中也无法实现高效率、高效益。

不妨试想一下,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一户企业只依靠接收固定的有限的几条渠道内的客户信息,又能积聚多少优势资源,又能带来多少财富效应呢?一家店铺接收到流动性登门顾客交易的信息更是很局限的,所以也只能口口声声称是小本生意,小打小闹了,所以我把这种传统的商业方式比作“小鸟衔食”,一粒一粒地凑合着吃。而当下流行的大数据、云计算、在线营销、微商等方式,借助智能化高科技手段大大强化了企业信息接受能力,企业在海量信息中优选出某一类目标客户群,立马把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运营绩效,这好比是“鲸鱼吞食”,张开了巨大无比的嘴巴,将成群成群的鱼吸入腹中。

董事长K:“小鸟衔食”与“鲸鱼吞食”的比喻,太形象了,入木三分呀!

当知识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时,实物资产不再是衡量企业实力的核心标准,哪个企业愿意甘当“小鸟”,不想变成遨游大海的“大鲸鱼”哇?这就看你的企业在信息接受能力上有多大的造化了。

某企业CEO:衡量企业在信息接受能力的强弱,有一个最直观的尺度,不管是制造商、品牌商、零售商,比一比看谁能跟消费者更近,看谁与消费者互动更便捷;这两点都会不折不扣地反映在品牌推广、售卖方式、产品体验、一对一沟通等流程环节上,目的是黏住客户,完成品牌和产品价值的传递。人家电商发起一个“双11”,眨眼间就轻松销售上万亿,这正是企业信息接受能力的魅力。

吧主:第二点,知识型商业形态考验企业的跨界能力。

当人们还在为传统商业模式中的多元化发展困惑不解、不知所措的时候,知识型商业形态的登堂入室,冲破边界清晰的传统产业的市场空间,原本是横在企业面前难以跨过的一道道陡坎子,现如今变成了广阔无垠的一马平川;过往认为随意跨界是市场之大忌讳,当下却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市场常态,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总之,跨界乃产业的大趋势,企业致力于产品和服务上的跨行业互动或整合大戏,序幕才刚刚拉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曾指出:新技术在创造新市场的同时,也在并且将会继续不断地打破原有的市场范围或产业边界。市场现状正印证了这一点。当今企业制胜的核心竞争力,正由原本的单体企业传统能力型向跨界资源平台型过渡,原有划定的市场疆域和边界、原有的产业生态,都将在知识型商业形态面前开始崩塌,产业转型正在以产业跨界和产业融合等方式进行着。

深入探究你还会惊奇的发现,知识型商业形态正在扮演着促进产业交叉、融合即“+”的角色;它使得企业主体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关系和上中下游关系,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融合其他社会元素才是成功之道。

某企业CEO:品香茗,论跨界,既让我们认识到这是企业超越集体行为困境的一种人文的理性判断,也是一种可持续性长远发展的正抉择。除了基于市场效率、企业收益计算的思考之外,当然还包含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维度。

董事长K:在传统商业形态之下,我们大都坚守着专业化的核心能力,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隔行如隔山”的商业逻辑挡住了去路。少数胆大妄为的跨界企业,要么遭遇资金链断裂失血而亡,要么出现人才断层弄个半身不遂,也有的由于管理半径鞭长莫及而元气大伤;总之,跨界成功的案例寥寥,有多少商界精英的跨界之脚还没有落地,就折戟沉沙空留下一声声叹息。

但今非昔比了,知识型商业形态恰好为企业跨界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温床,帮传统管理解开一道道令人头疼的死结,还在“互联网+产业”的平台上,衍生出无数个产业跨界的新节点,就等着企业以创新精神去交叉、融合、对接。所以,毫不夸张地说,知识型商业形态又给企业创造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吧主:第三点,知识型商业形态考验企业的变革再造能力。

说来说去,大家心里头会生出一个问号:既然企业置身于知识型商业形态背景之下,你的企业现有的运营机制、管理模式、组织体制能够适应吗?紧接着就又引出来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企业是否具有变革再造的能力。

某企业CEO:我也在想这样的问题,说企业的信息接受能力也好,谈企业跨界能力也罢,这两项能力的构建和提升,能离开企业再造的变革吗,肯定不能呀!凭旧理念、老经验,图省事,想用旧瓶子装新酒,可能到头来是酒没有卖出去,早就变馊味,还白搭上包装了。

董事长K:企业本是环境的产物,除了顺应知识型商业形态大背景进行变革,不能随心所欲地用旧瓶子去强装硬灌,要敢于打破原来的稳定格局,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大变革,难道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吧主:没错,企业再造的变革能力是提升企业前两项能力的重要保障。企业再造的变革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没有变革、创新的企业,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在知识型商业形态中,再造企业流程与创新组织,企业才可能长久发展,才能够基业长青。

所谓的企业再造变革,听起来似乎很深奥,简单点说就是以知识型商业形态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重新设计商业模式及流程。

企业再造的变革,这不仅适用于那些问题丛生的企业,也适用于目前业绩不差但潜伏危机的企业,更适用于正处于发展巅峰的企业。这是因为知识型商业形态的登堂入室,所有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都无一例外地考验企业再造的变革能力。好比是企业之车驶上了时速可达300公里的高速铁路,原来的“蒸汽机车头或电力机车”,肯定是力不从心,必须通过企业再造变革,打造新型的“高速动车组”,才能承担起这一伟大的使命。

某企业CEO:怎样通过企业再造,把“蒸汽机车头或电力机车”变革成新型的“高速动车组”,还请吧主老师提纲挈领地点拨一番吧!

吧主:记得在之前刊出的《品茗论道》博文中,曾对企业再造有过专题的阐释,今天再一次简明扼要地探讨一下,为大家设定进一步深入切磋话茬子,好吗?

企业再造变革的首要前提条件是清障,清除传统思维的束缚,用知识型商业形态的新理念,改变原有企业的文化惯性;其次是创新,持续改进管理把企业压“扁”,实现突破性创新,抢占品牌先机,确立新商业模式;再次是再造,找出流程障碍,改变企业流程与组织的运作方式;又次是设计,重新设计组织架构,确立营运功能的重点定位,建立敏捷、高效的团队。

董事长K:听话听音,从您上面一番话中,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这第四点是知识型商业形态考验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

吧主:正是我接着就要谈的,第四点:知识型商业形态考验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所说的知识管理能力,是在知识型商业形态背景下,隐藏在企业竞争力背后的一种重要的真功夫。知识管理能力既强调企业学习能力,更突出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在构成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两种能力中,提升企业尤其是管理团队的学习能力,这一点已经被老板们提升到了一个战略的位置上来,目的是让企业能跟上时代的进步,能踏准市场变化的节奏,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企业管理团队的学习能力,就是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及管理见识,提升团队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比较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包括知识整合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理财能力、策划与决策能力。

如今要当好老板,可不像从前那么简单了,不仅要懂经济、懂市场、有胆量、有实战经验,更要擅长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范畴综合解析市场与营销。随着知识型商业形态的来临,老板还必须像奇葩的“90后”一样,熟稔“020”“社群时代”“魅力人格体”“粉丝经济”“参与感”“协同”“场景”“连接”等全新的网络标签。可见,不学习怎么行呀!

我却觉得,企业学习能力不过是知识管理的一个方面而已,况且就现实与未来而言,企业把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才是知识管理成败的核心与关键。

某企业CEO:企业管理团队一刻也不能放弃知识信息的学习,还要丰富商业实践积累管理见识,这些固然重要,活到老学到老嘛!可是,说来说去,企业还离不开怎样把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怎样把产品和服务转化为销售,这样的知识管理才能真正开花结果了!

吧主: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一是千方百计给产品注入科技的含金量;二是千方百计给提供的服务项目注入知识信息的附加值;三是千方百计让营销体验知识信息化;四是千方百计通过知识信息手段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五是千方百计在市场关系对象之间建立零距离、全方位的信息通道;六是千方百计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七是千方百计在企业组织内部单元之间建立无障碍沟通;八是千方百计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扩大企业文化感召力。

【尾声】快乐茶吧打烊了,吧主依旧没忘老规矩,送上一首临别诗:商海苍茫变无穷,落潮方现裸泳容;创新本是终身事,目标笃定踏浪行。

·快乐吧主:鹿川

猜你喜欢

知识型商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商业前沿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对策建议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知识型新移民城市生态融合机制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