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导演转战电影的“水土不服”
2015-07-25
从小银幕到大银幕,虽看似一步之遥,却难以跨越。
赵宝刚、高希希等纷纷转战电影圈,无论事先被一致看好的《触不可及》,还是积聚了高人气偶像Rain与刘亦菲的《露水红颜》,无不败北,票房与口碑双双失利。
如今,各个领域的跨界蔚为风潮,尤以娱乐圈为甚,歌手跨界为影视明星、影视明星跨界为制片人等不一而足。在这股风潮下,众多电视剧导演也纷纷过了一把电影导演的瘾。但同是导演行当,从小银幕转战大银幕,虽看似为一步之遥,但并非那么驾轻就熟。近来,赵宝刚、高希希等纷纷转战电影圈,无论事先被一致看好的《触不可及》,还是积聚了高人气偶像Rain与刘亦菲的《露水红颜》无不败北,票房与口碑双双失利。
电视剧导演跨界拍电影,果真如此遥不可及?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俗语云“隔行如隔山”,但事实证明,不少明星、作家跨界做导演却玩得风生水起。从前几年的王朔、姜文、徐静蕾,到近期的徐峥、赵薇、邓超、韩寒、郭敬明等,且不对其作品品质进行评论,至少单从票房上来看,可谓成功。如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三部系列电影票房总计超13亿,邓超导演的处女作《分手大师》狂揽6亿票房。
与之相反的是,令人期待的电视剧导演赵宝刚、高希希、汪涛等接连试水电影圈后,却铩羽而归。以电视剧《渴望》《永不瞑目》《奋斗》等作品屡创收视神话的赵宝刚,其电影处女作《触不可及》为集结了孙红雷、桂纶镁、徐静蕾等当红一线影星的年代谍战片,却意外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滑铁卢”。之后,以《幸福像花儿一样》《甜蜜蜜》等作品家喻户晓的高希希,推出了首部电影作品《露水红颜》,这是一部现代都市爱情电影,无论从主创阵容还是从题材而言,都极具商业潜质,可票房与口碑却没有获得与导演相匹配的结果。而被称为2014年“烧脑大片”的《全城通缉》,由曾执导电视剧《非亲父子》《保卫爱情》的汪涛所操刀,亦未能幸免票房惨淡的命运。
当然,仅以票房论英雄有失偏颇。但就口碑而言,《触不可及》《露水红颜》在豆瓣上的打分均只有5.1,《全城通缉》更低,只有4.4。对比之下,“中国摇滚教父”崔健的首部电影作品《蓝色骨头》虽票房不高,口碑却是极好,被网友纷纷赞为诚意之作,这更反衬了电视剧导演集体转型电影后遭遇的尴尬。
问题出在哪里?在电视剧领域志得意满的大导演们,他们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他们的作品被奉为经典,他们的才华更是早已被观众认可。至少相比于明星、作家们,同样转型电影导演,他们的跨度理应更小。然而事实的结果,却让人哑口无言。
这种现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一度成为议论的焦点,以至于网络上曾出现一些诸如“电视剧导演拍电影无一幸免”、“电视剧导演拍不好电影”等带有些许武断的评论。事实上,电视剧导演跨界电影导演成功的例子早已有之。比如冯小刚,电视剧导演出身的他早已是电影贺岁档的代名词。滕华涛曾导演过《裸婚时代》《蜗居》等创造了收视奇迹的作品,其导演的电影《失恋33天》以仅仅1500万的成本,获得了3.5亿票房。在电影、电视剧之间,他们自如地转换角色,由此证明“电视剧导演转型电影不可行”的论断实难经得起推敲。
扎堆电影为哪般?
赵宝刚、高希希、汪涛,均在电视剧领域名利双收,成就了职业生涯的巅峰,甚至将这些名字形容为电视剧的收视保障,似乎亦不为过。此时,放下金牌电视剧导演的光环,而扎堆转向电影领域是何缘故?
曾有不止一位导演坦言,自己有一个电影梦。在接触影视业之初,大部分导演都将拍电影作为对艺术的一种至高追求,有朝一日晋身电影导演,亦被大多数影视人视为终极职业梦想。这似乎可成为一种堂而皇之的理由。但在转型背后,面临的是时间、精力、金钱的可观成本,转型的成功,自然意味着打开了事业的另一片天地,而若失败,也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支出。
那么,电视剧导演们为何一直引而不发,时至今日才为实现电影梦想,扎堆投身电影事业?是什么支撑他们的电影梦想,让他们在此时走得如此义无反顾、无怨无悔,甚至步伐如此整齐划一?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2013年电影市场数据,该年全国总票房为217.69亿元,其国产影片票房127.67亿元。在2013年,有33部国产片票房过亿。而截至2014年9月底,中国电影票房即已达219.49亿元,超过了2013年全年票房收入。高增长的票房收入,是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繁荣的最直接证据,不仅吸引了更多的资本疯狂涌入电影投资,也一再对电视剧导演发出如塞壬歌声般的召唤,刺激着他们义无返顾地投身电影,一偿夙愿。
与此同时,近年来电视剧市场的疲软之势也是显而易见。题材遭破坏性开采,同质化较为严重,明星的片酬也越来越高,加之政策上的一些变化,使得大批作品有价无市,遭遇困局。此外,电视剧的拍摄制作周期长,发行的时间则更长。而电影的周期相对于电视剧来说较短,收益也高,动辄就是几亿票房。面临短周期、高回报的电影市场,如何不让人心动?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谁不想从中分一杯羹?在如今社会资本普遍追求短期回报的趋同取向下,投资电影显然是一桩更划算的生意。
如上所述,跨界电影获得成功,业内早有典范在先。比如执导《泰囧》的徐峥,就是从演员转型导演获得成功;还有一些本为草根,在网络上一夜爆红后,拍电影也一举成功,比如筷子兄弟执导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票房超两亿。与他们相比,电视剧导演转战拍电影,本应有着更多的先天优势。他们更懂得观众的心理,知晓观众最想看什么样的故事;他们因自身的名人效应,具有市场号召力;他们在娱乐圈经营多年,深谙影视运作之道;他们与一线红星距离最近,邀请他们加盟自己的作品更为容易,因此电视剧导演的转型应是信手拈来。但是,事实却并不如想象中这般简单。
与电影的距离有多远?
终归电影与电视剧非完全相同的艺术门类,必然存在区别。最显而易见者,同样是讲故事,所用时间的长短不同。电视剧导演改行拍电影,犹如让一个擅长讲长篇故事的人去讲个短小精悍的故事,看似简单,却往往不能得心应手,难免带有电视剧的“后遗症”——节奏缓慢、剧情拖沓。如何在90分钟内将一个内容庞杂、线索千头万绪、潜台词众多的故事讲得明明白白,对于电视剧导演而言堪称一个全新的课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让人产生坐在电影院观看电视剧的莫名错觉。
传播媒介的不同,也注定了电影与电视剧对于艺术处理所追求维度的迥异。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且呈现在大银幕上,十分注重画面感和音乐感。而电视剧呈现在小银幕的电视机中,强调戏剧性,重视故事冲突和人物命运的悲喜。电影对灯光、镜头、音乐等视听艺术的效果要求更为极致,有时一天、甚至好几天才能拍摄完一场戏,电视剧则由于剧集长,较为赶期,有时还得分为两三个组一起拍摄。
从受众方面来说,电视剧与电影受众亦有显著区别。电视剧受众年龄要偏大一些,而据统计,当前中国电影受众的平均年龄仅为21.4岁,这两个年龄层次的人,乐于接受的讲故事方式必然大有不同。这要求电视剧导演在转战电影时,必须深入了解年轻人的心理,精确掌握他们的内心需求。
另外,从运营角度来说,电视剧一旦卖出便可回本,对收视率无过高要求,电影则更像是“一锤子买卖”,如不能在短短的上映期内,依靠作品本身将尽可能多的观众吸引到电影院去,就意味着失败。这势必对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着不慎,即满盘皆输。
由此看来,电视剧金牌导演们涉足电影,探索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要获得与电视剧领域同样高度的成就,也并非易事——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思维的转变,如此才能让观众们看到实力和诚意,进而在电影事业中打开新的局面。如若实在难以适应,回归电视领域亦未尝不可,毕竟,这里还有着众多期待优秀作品的观众,在电影圈不成气候,又在电视界被渐渐淡忘,如此才是真的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