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英特殊关系进入新常态

2015-07-25

新产经 2015年6期
关键词:盟友乌克兰英国

美英两国特殊关系的变化只是美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一个缩影。

二战秩序确立以后,英国在此前数百年间所打造的世界殖民帝国也逐步分崩离析。以往的“日不落帝国”在美国主导下紧紧跟随,亦步亦趋,于是成就了“英美特殊关系”的“一段佳话”。英国绝对实力的持续下降,使其在国际事务上渐渐力不从心。不过,出问题的地方不仅仅是实力问题,也有意愿问题。

《金融时报》于5月1日发表文章,似乎是要正式宣告这一“特殊关系”的终结。文章说,作为以往美国最可靠的盟友,英国却远远地站在乌克兰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外旁观。不仅如此,英国还大幅削减自己的军费,近期还忤逆美国的意愿,加入了一家中国领导的国际银行(即亚投行)。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英美两国“婚姻关系”走向终结了呢?

20世纪初的英国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而今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尽管美国官员声称他们仍然重视与英国在情报和军事上的联系,但对于英国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方面的不情不愿,美国人有时甚至在言辞中带有蔑视的意味。

事实上,美英两国“特殊关系”的变化只是美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一个缩影。自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给美国带来的“红利”无法估量。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在军事、外交、政治、经济等几乎所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美国认为俄罗斯的战略复兴和中国在经济、战略上的崛起,对其构成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棘手的地缘政治挑战。于是美国利用各种手段对中俄进行打压和牵制。

然而,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势反击令西方尤其是美国措手不及,使迄今为止顺风顺水的北约东扩面临巨大阻力。站在地缘政治角度来说,北约东扩已使得俄罗斯传统盟友绝大部分落入欧美囊中,而乌克兰恰恰是俄罗斯核心地区面对西欧的战略纵深,直接保障着莫斯科的安全。俄乌边境距离莫斯科不过400多千米,一旦这里“失守”,美欧的匕首将直接顶着俄罗斯的“心脏”。所以,不难理解普京对乌克兰问题为何始终保持强硬态度。

中国的崛起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美国视之为机会并采取大体上积极的态度。然而近年中国在战略和安全方面的崛起态势愈加突出。2014年,中国不仅坚定地拓展其战略利益,也在巧妙地把经济资源转化为外交和战略资源,这对美国是个全新问题。我们都知道,在亚投行成立之初,美国就曾警告过各盟友,让他们不要加入。可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为了搭乘中国的经济快车,美国的盟国开始更加务实,没有完全按美国的意愿行事。英国是美国在西方最重要的盟友,英国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其示范作用使得美更多的盟友在经济上开始向中国靠拢。

从美全球战略来看,美国在欧洲的核心目标是防止一个大一统欧洲或者由法德两国主导的欧洲大厦的出现。于是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在打压俄罗斯战略活动空间的同时,实际上是让欧洲承担北约东扩所带来的恶果。在亚太,尽管美国不希望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与对抗,但在钓鱼岛及南海等问题上,向中国周边国家释放“提供支持”的信号,鼓动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相互串联,牵制和阻挠中国的崛起。在中东,美国的中东政策导致了该地区宗教生态的失衡,“伊斯兰国”的崛起反映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矛盾的长期性。奥巴马本希望通过撤军伊拉克来摆脱这个包袱,但现在看来做不到。

在过去数十年里,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对于那些不愿意“服从”美国领导的国家,美国不惜采用经济制裁,甚至军事手段予以惩罚。然而,昔日的盟友开始分化,大国间的博弈和对抗、恐怖袭击使美国受到挑战的局面一再出现,美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已成为“新常态”。究其原因,不外乎以美国自身利益为基准处理国际事务,转嫁危机,甚至靠牺牲盟友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美国的盟友越来越自行其是,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没有完全按照美国的步调跟进;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很不信任奥巴马政府,美以矛盾尖锐并公开化。而日本与菲律宾战略自主性不断提升,它们在越来越多利用美国,而不是一味服务于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此时最希望英国是个可靠支持者,但其若依然采取原有的霸权和干涉主义,不仅越来越行不通,而且更可能造成国际道义上的损失。最终,美国所主导的全球军事与经济体系将一步步地走向松弛和解体。

猜你喜欢

盟友乌克兰英国
官员和专家说,伊朗对伊拉克的袭击表明对美国在该地区盟友的藐视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英国的环保
中国东盟友谊歌
在叙利亚遭美国抛弃,库尔德人从美敌对势力中找到新盟友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是对手,更是盟友
失控的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