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文创园”的成长烦恼
2015-07-25新产经王少杰周永
文 | 《新产经》王少杰 周永
文创园改造高投入、布局高密度等现实压力下浮现出的诸多问题,不容小觑。在为地方财政带来巨额收入的同时,一些文创园自身发展瓶颈也开始显现。
伴随北京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园(下称:文创园)数量攀升,先后有多个老工业厂房实现“变废为宝”,开启工业旧址被重新定义和高效利用新格局。
截至去年底,朝阳区已有28家老国企在停产或外迁后,将原来的老厂区成功转型文创园。预计今年下半年,这一数据有望被再次刷新。据统计,该区目前汇聚了数万家文创企业,而且逐年快速增长,其中仅去年新增企业近8000家。更有消息称,这一庞大群体去年或为区级财政贡献近百亿元收入。
亦有观察者指出,文创园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作用明显,这种集聚成为文创企业发展的优良土壤。但文创园改造高投入、布局高密度等现实压力下浮现出的诸多问题,依然不容小觑。在为地方财政带来巨额收入的同时,一些文创园自身发展瓶颈也开始显现。
“塞隆”烦恼
对比周边林立的连锁式文创园,位于北京朝阳区双桥农场的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下称:北京塞隆文创园)虽然凭借其独特的建筑形态,优越的人文环境,在朝阳区众多产业园区中脱颖而出,但作为起步较晚的园区运营仍处在朦胧期。
该园区前身为首农集团双桥农场北京胜利建材水泥库,曾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贡献过力量。近年来,随着水泥储存行业利润持续走低以及首都功能定位的调整,曾经辉煌的水泥库面临废弃,经过调研,确定这里被规划为文创产业园。从2014年4月份开始,由首都农业集团与中国电力传媒集团共同出资,历经一年多时间对园区进行改造升级。
有报道称,5月19日,颇具工业特色的北京塞隆文创园正式举办开园仪式,有包含广告、设计、酒业等行业在内的26家企业现场签约入驻园区,一方面肯定了园区的项目实力,同时给予园区招商运营更多的信心。
然而,在接下来的招商中,市场反应却是冷冷清清。“一周下来,前来咨询的企业客户非常少,平均每天来访接待不足四五拨。”6月19日,北京塞隆文创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商顾问这样对记者说。
“到访的少,签约的更少。”一位接近北京塞隆文创园营销工作的知情者向记者透露,园区招商开局并不乐观,除了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外,主要还是该园区地理位置略显偏僻,交通拥堵严重,是多数企业不愿入驻的主要原因。由于该园区地处城乡结合处,无论是从市中心还是城郊出发至此,都需要通过园区东邻的双桥东路进入,而双桥东路在每天早8点到晚8点,几乎呈现天天必堵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企业入驻园区的积极性。
而在文创企业眼中,除了对交通关注外,更注重园区周围环境。作为文创类型的企业,在创作生产过程中,环境的安静至关重要。但该园区却被“地上跑、天上飞”的噪音长期袭扰。实地走访会发现,园区以北紧邻一条仍在运行的铁轨,每天都会有数列火车轰鸣而过,而园区上空则属于飞往首都机场客机低空飞行降落区域,不足5分钟便会出现一架飞机在园区上空呼啸而过。
开园当天下午,北京塞隆文创园停车场一位正欲离开的到访者苏先生向记者表示,他是一家动漫公司的法人,现在办公地点位于北京北四环附近,由于办公成本等压力,他决定将公司外迁至距离地铁口较近的城郊。而该园区距地铁八通线管庄站不到2公里,正是基于交通便利等因素,他才决定赶过来考察,没成想在双桥东路遇上堵车,仅过一个桥洞就花费了近半小时,后经了解,这段路堵车已成每天的常态。
苏先生顾虑更多的是,从事动漫产业的技术人员,对办公环境安静度要求是苛刻的,工作状态下丝毫不能被外界打扰,而此处的噪音袭扰,也让他不甚满意。
风险“压境”
在业内看来,这些旧厂正成为区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还为旧厂房提供了再生的机会,通过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进驻,培育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从经济成本角度考量,城市版图在不断地扩大,那些曾经的旧工厂所占土地现今则是城市中心区域寸土寸金的资源。其次,从成本角度而言,对旧厂房的改造其成本相对低于重新建造的成本投入,改建成本一般会控制在总造价的10%—20%。再次,在环境方面,现有的旧工厂大多产能落后、设备陈旧、缺乏充分的环保手段,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城市的破坏也是促使其变迁或消亡的原因之一。同时,推倒重建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和大量材料资源的消耗。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保护和循环利用旧工厂也是对城市环境资源的保护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旧厂房“老树发新芽”的火爆后,国内一些地方的文创园改造不够严格,规划方案相似,风格单一,不少已消失不见。与成熟园区相比,这些刚刚成长起的新兴文创园仍然存在规模小、产业集聚度低、园区企业协调性不够、专业化不足等问题。由此,各地老厂房改造实践中难言成功的案例屡见不鲜。
一些园区定位虽是文化创意产业,但实质并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普遍存在创意产业聚集度低的现状。通常入驻园区的有不少与之无关的公司,其中不乏酒吧、咖啡馆等休闲场所,并且数量远多于创意产业机构,造成进驻企业之间无法形成集聚效应,缺少资源整合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有的已沦为“大杂烩”,甚至是整个项目变味。
园区之间的定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不少园区都是着力引进动漫、网游、创意设计、传媒影视等企业,同质化定位容易造成园区之间的恶性竞争。与此同时,刚刚小有名气的园区,因为越来越多的商铺及餐饮业商业化渗透,原本打造的创意产业高地呈现贵族化,让普通市民望而却步,甚至由于园区租金的过快上涨,以及政府层面对艺术文化产业优惠鼓励政策的缺乏,使得许多在此创业的创意企业难以扎根发展。
有专家表示,一个理想的文化创意产业区应该是文化创意占主导地位的,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区,最重要的不是文化机构的多少,而是要看有没有一些真正有质量和创造力的企业。
可见,如何摆脱“成长的烦恼”,是诸多新兴文创园能否成功的关键。
从国内较为成功的文创园发展来看,园区内无不形成了联系紧密、产业链完整的文化链条,其聚合效应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
这说明,园区需要增强和市民的互动性,从产业的引入和产品的打造,都应该结合项目本身以及周边条件做出自己的特色,来避免同质化竞争。其规划设计应该是开放的空间,管理上甚至是无围墙的,这样才能带来更多的互动,也有助于园区内人气的提升,同时也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只要关注的人多了,口碑做好了,自然就会有品牌聚合力,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和品牌效应。
除此之外,园区还应该整合多方资源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而不仅是靠租金维持发展,政府也要在审批、产业规划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才能形成文创园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