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企业:创新才是正轨
2015-07-25
空调制造商面临产品、销售渠道、供应链的全方位变革,要实现这些变革,唯有靠技术创新。
5月初,海尔智能空调全面接入苏宁云,这是海尔智能空调的又一个跨界合作。无独有偶,在海尔智能空调接入苏宁云后,美的也宣布携手苏宁推出智能计划。另据媒体记者爆料,喊出向互联网转型的格力,正频繁与360接触,主题依旧是智能空调。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空调业即将迎来一次大洗牌。
智能空调井喷式增长
高库存让国内的空调制造商们如坐针毡。去年十一黄金周,格力、美的、奥克斯等空调品牌纷纷扛起降价大旗,试图用经济杠杆清理库存,但效果并不理想。在市场需求疲软之下,空调制造商们在2015年将面临高库存的更大压力。
真正让空调制造商们感到危机的,还是政策对空调市场的调控。家电市场调查机构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15年整个空调产业市场零售量将达4452万套,增长5.7%,与往年10%的增长少了近一半。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发改委约谈空调制造商和苏宁、国美这样的渠道商,要求今年不搞“超范围价格战”。
毫无疑问,在政府的约束之下,2015年空调制造商的高库存压力会到达临界点。与此同时,智能空调迎来了井喷式增长。有专家称,在过去的一年里,智能空调销量增长300%,未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一边是传统空调的滞销,一边是智能空调销量的井喷式增长。在智能家居大潮之下,空调市场洗牌已成定局。事实上,空调制造商也深知市场洗牌即将来临,并积极寻找转型之路。一年前,海尔提出向互联网转型,美的牵手小米……这也可以说是空调市场洗牌的前兆。
企业重规模轻创新
当下空调高库存的隐患,并非简单的市场受挫,而是国内空调市场多年积累下的顽疾。一直以来,国内空调制造商都沉迷于市场份额争夺战中。2013年10月,变频空调新能效标准(APF标准)正式实施,以格力、美的为代表的空调制造商遭遇了一次小劫难。
再看技术变革方面,十年前,日本和欧美市场的变频空调技术已经成熟,国内才开始研究变频空调技术。准确地说,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国内空调制造商都在为争夺市场份额而活。接连不断的价格战,是各大空调品牌抢夺市场的表现。
再看日本的空调制造商,大金和三菱重工,却没有被规模所牵绊。不可否认,格力和美的是国内空调市场的两大巨头,但在高端市场却依然是大金、三菱重工等日系品牌的天下。一味追求规模,让格力、美的们迷失了自己。再看智能手机领域,苹果市场份额不大,利润却是第一。从苹果和日系空调品牌的崛起就会发现,技术和创新才是生存的王道。毋庸置疑,规模已经成为空调制造商们转型的魔咒。正因如此,格力和美的都喊出了转型,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在去年,美的曾经召开了两场规模空前的智能家居发布会。时至今日,美的并没有相应的产品上市。格力与小米对赌之后,推出了格力手机,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仍然是纸上谈兵。追根溯源,格力和美的,都在乎的是空调市场第一和第二这个位置。
创新如何破局
巨大的库存压力,疲软的市场需求,迫使空调制造商们转型。严格来说,以格力、美的、海尔为代表的三大空调制造商已经开始转型,只是魄力不同。相比之下,市场份额较弱的海尔,在创新方面的步伐更大一些。
从喊出向互联网转型的口号,到推出成熟的智能空调产品,并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互联网工厂,海尔的转型步伐还是很快的。与美的停留在战略口号的做法相比,海尔的转型更实际。从产业角度来看,海尔、美的、格力转型做智能空调,一定程度上会缓解销售压力。要想真正转型,必须重新颠覆原有的产品理念和销售体系。
目前,格力和美的都在尝试平台化运作,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力量转型。客观地说,这种策略只能解决一时之困,只有靠技术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破局。多年来,空调技术一直被国外品牌牵制。在产品上,海尔实现了创新;在供应链方面,海尔的互联网工厂,实现了用户下单工厂生产的智能制造模式。
从长远角度来看,海尔空调模式的前景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海尔重技术创新的作法是值得肯定的。用户对空调这一产品的需求在改变,空调制造商要想真正破局,还需要再多几分勇气,并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在高库存的压力之下,空调制造商如果再不加速转型,或将被库存拖死。在互联网时代,空调制造商们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洞察用户需求,并以此确定转型的方向。在空调市场的这一轮洗牌上,空调制造商面临产品、销售渠道、供应链的全方位变革,要实现这些变革,唯有靠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