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质量安全 推动产业升级
——2014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质量提升及技术创新专业研讨会召开
2015-07-2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2014年12月12日,2014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质量提升及技术创新专业研讨会在无锡召开。此次研讨会在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和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指导下,由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EVT)主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电动车行业协会、新日、爱玛、绿源、雅迪、新大洲等国内知名电动车企业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德国VDE、TUV、本田技术研究院、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电动自行车》杂志社等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研讨会由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质检中心副主任黄晓东主持。锡山区政府陈建清副区长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电动车锡山板块的发展情况。国家质检总局监督司李小波处长、工信部消费品司李强,中国自行车协会马中超理事长等领导到会并讲话。CEVT吴建国主任作了“支撑质量安全,推动产业升级”专题发言,全面回顾了CEVT成立十年来的履职与服务情况,阐述了中心今后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向。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在讲话中再一次强调,2014年以来,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产销量遭遇了15年来的首次下滑。估计全年可能在3200~3300万辆左右,结合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今后行业恐怕要面临销售没有旺季,增长放慢、甚至负增长的局面,将成为行业的“新常态”。新的变化,新的产业格局对我们来说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行业蕴藏着进步成长的新空间和新动力。一是就产品特性而言,我们行业具有天然的优势。二是通过“提质、升级”,在锂电化、轻量化、智能化上取得突破,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行业自身转型升级已经由被动转为主动,自强不息、自觉转型、自我升级成为行业主基调。
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任陆金龙回顾了“2014年电动自行车产业动态”,2014年,电动自行车行业遭遇到电动车产销首次下滑、行业洗牌加快、电动自行车标准修订多年仍未有结果、广州市禁电、多家电动车企业老板跑路等种种不利因素,但业界同仁仍团结一致,奔走呼吁共同为电动自行车行业争取生存权的同时,坚持品质提升、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出现了爱玛企业年产量突破400万辆的奇迹,同时,绿源、新日、雅迪、小刀、比德文、英克莱、富士达等企业也维持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幅度,电动三轮车更是呈现出火爆的上升趋势!
与会专家代表们紧扣电动车产业发展“提质”和“升级”两大主题,就电动车行业的质量风险监控、品质提升、标准化工作、最新技术方案、创新热点及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20余名业内知外专家和企业家分别作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提高”“安全智能充电技术”“新能源电动车辆电磁兼容技术”“智能化驱动系统”“云充电器管理平台”等主题演讲。同时举行了“CEVT特聘专家聘任仪式”,爱玛周小培、绿源陈文胜、新日简金勇、新大洲张翔、雅迪王金龙等龙头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及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殷德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徐立等当选。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产品普遍采用的是传统含镉配方及应用外化成工艺技术生产,这成为造成重金属镉含量超标及其含铅等污染物的产生以及能源、水资源浪费严重的主要源头,据大量数据调研显示,镉是一种致癌物质。为了让铅酸蓄电池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国内一些大型先进铅酸电池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攻研无镉内化成工艺技术,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此次会议上,上海海宝集团、天能集团江苏公司、江苏澳鑫、上虞奥龙、江苏威盛、璞瑞电池、无锡华燕、江西圣嘉乐等8家电池生产企业获得“首批无镉电池质量证书”。
中国电动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技术的创新突破成为行业密切关注的问题。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质检中心在十年来的监管支撑和履职服务中,坚持服务行业、植根行业,切实把握了行业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此次发起和承担的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研讨会得到了行业的积极响应。研讨会上,专家代表们提出了不少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术,对于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