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

2015-07-25杨胜超任玉英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抑郁情绪心理干预

杨胜超 任玉英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症疗效。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分别使用传统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以及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疗效以及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抑郁情绪;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有着致死率高的特征,该疾病不但会令患者躯体功能异常,还会在根本上导致其心理功能失调,焦虑抑郁的出现就是典型例子。将心理治疗工作做好,能够在根本上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以提高。我院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前来就诊的部分脑卒中患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3例为实验对象,男43例,女40例,平均年龄(59.84±12.54)岁,排除标准。

(1)其他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2)个人或家族精神病史。

(3)认知障碍。

所有病患经过核磁共振和CT诊断均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接受Davis JM评分,≥8分为焦虑抑郁,<8分为正常。现将83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在进行系统化治疗之前,均未服用过其他药物进行过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工作。该项工作由医生和护士同时完成。

(1)集体心理治疗

对所有病患将脑卒中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全面宣传,令患者在根本上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要重点强调情绪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生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并依照病患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计划、一般情况下每周进行1次,1.5 h/次[1]。

(2)个别心理治疗

除了集体心理治疗之外,相关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个别心理治疗工作。在该项工作中,主要是通过精神支持法来完成的。主要包含:聆听患者叙述,指导解释,鼓励,心理暗示等等。在根本上将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建议每周进行2次,1 h/次[2]。

(3)音乐治疗法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工作。在选取音乐的时候,应该以轻松舒缓,曲调活跃的歌曲为主音量控制在70分贝以下,建议每周进行3次该项治疗,1 h/次。

(4)轻松治疗法

为患者播放合适的指导录音,令其肌肉和思想情绪全面放松,在根本上降低患者的神经活性。建议每周进行4次,0.5 h/次[3]。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实验利用HAD情绪评定表,将所有病患的焦虑积分和抑郁积分进行全面记录。标准如下。

(1)0~7分为正常。

(2)8~10分为轻微焦虑抑郁。

(3)11~14分为中度焦虑抑郁。

(4)15~21分为重度焦虑抑郁。

临床疗效评判标准为: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无效: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无改善迹象。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利用SPSS 17.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HAD测定结果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D测定结果比较情况

组别 n HAD(D)评分 HAD(A)评分

阳性 阴性 转阴率 阳性 阴性 转阴率

观察组 42 19 23 54.76% 22 20 47.61%

对照组 41 37 4 9.76% 35 6 14.63%

注:进行组间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平均积分比较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平均积分比较情况(x±s)

小组类别 n 焦虑 抑郁

观察组 42 8.02±2.51* 7.52±2.83*

对照组 41 11.62±2.59 11.01±3.42

备注:进行组间比较,*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该疾病不仅对老年人的肉体造成伤害,对其精神也是一种摧残。抑郁焦虑是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之一,心理障碍会影响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令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本实验利用传统内科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脑卒中伴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相关结果表明,在经过系统性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也好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结果和相关文献中的结果相同。在本实验中能够看出,对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产生作用如下。

(1)行为干预

对于脑卒中焦虑抑郁症患者,相关医护人员可以帮助其学习一些容易掌握的治疗方法,这对于提升总体疗效来讲,有重要意义[4]。

(2)认知干预

负性认知和情绪障碍是相互影响的。患者之所以出现认知障碍,根本原因在于其认知方面发生了曲解。脑卒中疾病是一件应激事件,这件事非常容易引起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因此,相关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致病诱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建立起良好的认知模式。

综上所述,为了在根本上将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加以全面提升,不但要对患者做好身体康复训练,还应该加强其心理方面治疗[5]。利用神经内科联合心理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治疗,能够在根本上将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进而将其抑郁、焦虑症状加以改善,由此可见,该方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青云,陈玉成.早期药物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症状改善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1):1742-1743,1746.

[2] 盂秀君,林 巧,田 沈,等.辽宁省三城市居民脑卒中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4(9B):3003-3006.

[3] 安中平,王 艳,王景华,等.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9):13-16.

[4] 郑志华,郑汝林,毛素飞.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疾病防治,2011,(08)11:293.

[5] 罗 超,吴达军.脑卒中患者综合医院焦虑 /抑郁情绪测定评分的分析及治疗[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02):85-86.

猜你喜欢

抑郁情绪心理干预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探究
焦点解决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团体音乐治疗对于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实证研究
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