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蓝疆

2015-07-24胡素青谢薇冯林贞冯心恺

珠江水运 2015年11期
关键词:航标灯塔航海

胡素青+谢薇+冯林贞+冯心恺

我们将大力践行“平安航程、航保情深”价值理念,推动历史灯塔文化传承与发展,开启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征程,在世界航运史上书写中国的平安南海、绿色南海、智慧南海、文明南海。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江德亮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以下简称“南保中心”)成立不过短短两年,其百年航保事业的文化底蕴却发挥得淋漓尽致,辖区5个航标处及海事测绘中心、通信中心皆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随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成立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发布,航保事业展开了新的蓝图。而航保文化应该扎根何处、引向何方?成为萦绕我们心头的重要问题。”南保中心原党组书记刘丽扬曾表示。

两年来,南保中心不断在寻找一个答案。在海事核心价值理念的引领下,他们最终找出确立了“平安航程,航保情深”的价值理念,并在这个理念的作用下,拉开了一部轰轰烈烈的文化建设运动。他们开展文化寻根、文化巡展、文化南进、灯塔文化研究,他们建设文化展馆、兴建文化走廊,编撰《灯塔纪事》、制作航保宣传片……历史的、现代的,航运航标、海事测绘、海岸通讯,厚重的航保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展示。

“我们希望悠远的南海航保文化得到永世传承,能够形成南海航保人自己的精神乐园。”南保中心主任江德亮表示。

百年光华:新丝路上的航保辉煌史

今年是舢舨洲灯塔落成100周年,这样的百年灯塔在南海海区共有13座。

6月5日,南保中心在此举行“纪念百年灯塔暨华光照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活动”启动仪式,同时还举行了《百年华光——南海历史灯塔纪事》新书发布、舢舨洲灯塔文化园揭幕和灯塔主题邮票集藏展览等活动,并邀请了国内著名书画艺术家亲赴活动现场,以灯塔为主题开展作品创作。

这一日,舢舨洲灯塔装扮一新,迎接自己的百年盛宴,仅有0.012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人头攒动,人们不断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默默守护灯塔17年的“岛主”黄灿明笑逐颜开。

在参观舢舨洲灯塔文化园的过程中,随着解说员袁洁(广州航标处90后职工)的生动讲述,并透过一张张被珍藏多年的灯塔邮票,参观者仿佛见证了南海海区的百年航标史。还有现场一幅幅逼真的南海灯塔剪纸、模型、书法、绘画,无不显示出南保中心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良苦用心,专注和惊叹写满参观者的脸庞。

文化的意义,在这里得到深刻的诠释和升华。

而这一幕也似曾相识。没错,两年来,南保中心不遗余力地弘扬航海文化,提高社会公众对海洋、海权和航海事业的关注。

就在刚刚结束的5月,“北海航标文化节”顺利闭幕。这个新中国第一个建立航标展览馆的地方,每年都以不同的形式向社会和公众传播北部湾航标文化,并深受好评,该处所打造的“海眸”文化,在南保中心脱颖而出,位居广东海事局“十大文化品牌”之列,成为北海航标处的一张名片。上级领导前来参观指导,海事单位前来参观交流,地方部门前来参观访问。到日前,“海眸”文化已接待观众29批318人次。

航标泰斗李汶高工来访,题词:艰苦创业,创造辉煌。

广东海事局梁建伟局长来访,题词:奉献。

“心有核,外有形。存有馆,看有廊。讲有堂,唱有歌。作有室,学有场。”2014年9月5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书记张双喜在南保中心进行文化工作调研时,对北海航标处的文化建设作了高度概括。挥手写下:北斗指方向,航标忠生命,真情系航海,挚爱在职工。

在中心党组的全力推动下,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文化创建工作不断扩展,不断延伸……

2012年12月,文化建设列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年3月,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文化推介会召开,全中心各单位纷纷提出自己的文化建设规划。

2014年5月,临高灯塔展馆建成。这座占地80平方米的展馆,由海口航标处历经一年多筹备建设,展出了包括海南沿海航标分布图、海南25座灯塔的功能与分布、临高灯塔的历史渊源、临高灯

塔的历史日志以及历来使用过的灯器、灯座、灯壳等实物,成为临高解放公园内最亮丽的风景。

2014年11月,广州航标处、广州海事测绘中心的文化大厅开始动工,其他“五处一中心”的文化展馆、文化长廊、文化公园进入紧张的筹备……

刚刚参加完南海两大灯塔华阳礁、赤瓜礁灯塔开工仪式的江德亮慷慨陈词:“百年来,我们的航海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南海海区的历史灯塔成为指引航路的重要设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力见证。”

文化寻根:为了更懂航保

航海保障是一份特殊的事业,他们生活在陆地,却守望着海洋;他们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却牵挂着扬帆远航的船舶;他们掌握的导航、测绘、通信技术,创造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文明,但在航保事业里,它们洗尽铅华,默默守护着航海者的安全。而航保人对于船舶与人的守护,隐藏在灯塔的光亮、海图的线条与电波的跳动中,同样也是低调而不引人注目的。

正如刘丽扬所说,这样一份与众不同的职业,还有这样一个特别存在的群体,他们的“文化应该扎根何处、引向何方?”在灯塔不灭的灯光里,在海图的纵横坐标里,在海岸通信的电波里,埋在航保人的深刻记忆和护航情结中。航海历史有多长,航保文化的根就有多长。

为了了解与铭记过去,为了找到滋养航保事业发展的源泉与根本,南保中心开展了一项“文化寻根”活动,采用了以走访为核心的方式,集航标、测绘、通信三大业务的政工和技术人员,到海洋近处去实地寻找航保事业的足迹,与我国航保历史的著名创造者沟通交流。endprint

北海航标处职工冯心恺告诉记者,这次文化寻根走访活动历时2个半月,自2014年4月开始,走访小组足迹遍布整个辖区广东、广西、海南3省24县市,行程2万公里,深入到广州、湛江、海口、汕头、北海5个航标处和测绘、通信两个中心,实地探访了南海海区63个灯塔中的5 座,共与23位离退休职工和灯守员进行了访谈,深入到各单位的文化展馆、档案室、历史设备保管室、战备地道等搜寻具有历史意义的资料和实物。

寻根活动收获巨丰。拍摄图片432幅,翻拍历史照片62幅,收集到超过半世纪的实物、文档资料300多件,采访离退休职工、船员、村民40多人,录音5个多小时,录像9小时。

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海测队伍,59年来海域测绘400余万平方公里,编绘海图万余幅,发行航海图书资料超过1000万份。在这里,寻根小组寻到了拖雷、水准仪、磁罗经、写字仪、小飞机等160多件收藏了半个世纪的海测“文物”。它们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海测人艰苦奋斗的例证。

广州通信中心,这个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的原广州海岸电台,文化积淀尤为深邃。在中控部,寻根小组穿过一条300多米的战备防空洞,感受战争年代电台的神秘,从一捆捆发黄的报底中,体会电台人的忘我工作精神。

历史灯塔,在文明的天空中,如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寻根小组以时空为坐标,为它们写生存照。他们透过蚊尾洲、冠头岭和硇洲灯塔的沧桑容貌,对其历史脉络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进行了细致剖析;他们与依然保存完好的金锁牌、德洲岛、舢舨洲、临高、秀英等5座灯塔亲密接触,用手触摸历史的心跳,用心聆听历史的声音,做历史的传承者;他们作情感链接滘尾角、表角、南澎岛、遮浪岩、石碑山五座重生灯塔的古往今来,用现代手法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现代灯塔,在航海保障的阵营里,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博螯、木兰头、三囱崖灯塔雄伟壮观,石碑山、清澜口、大庙礅灯塔高耸入云,表角、小蜘洲、陵水角灯塔婀娜多姿,甲子、铜鼓角、放鸡岛灯塔粗犷古朴……无一不散发着现代航标的艺术魅力。这是航标人富于创造创新和航保事业高速发展的表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扬和展现。寻根小组以仰望的视角,将灯塔的豪迈与刚强、血性与尊严、责任与使命存储于心,寄往未来,让灯塔的光芒完美前行。

寻根小组对所有灯塔的内外结构、材料、地面位置和遗址遗物、民风民俗等进行了调研和考证,还专门到汕头海关博物馆和北部湾航标展馆参观,尽可能详尽地掌握与航海保障相关的历史和资料。

寻根小组先后采访了各单位的多名职工和村民,多角度、多侧面搜寻航保人鲜为人知的故事;采访了多个“航标世家”“航保劳模”等典型代表,深入新老两代航保人的内心世界,挖掘劳模先进的感人事迹;与谙熟单位历史的离退休职工座谈,了解各单位的发展史和各历史阶段发生的大事、趣事,收集相关的实物和资料照片,进一步充盈和完善了南海航保文化体系。

他们在这次活动总结中写到:“对于航海保障事业的这一次深入了解的过程,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我们不仅仅是历史的继承者,也是未来的决定者;我们不仅仅是文化的寻访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最终创造了这个行业的文明,最终创造了代表我们事业成就的航保文化。”

文化传播:激发航保活力

占中国海域面积三分之二的南海,蕴藏着丰厚的航海保障文化。悠久的航运历史和繁忙的海上运输,促使南海的助导航设施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异域航运管理理念、航海保障文化在这里的交融和碰撞,更让这片蓝色土地散发出无穷魅力。

航保文化将情归何处,去向何方?如何给南海航保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乃至条条航道上都能散发出新的光芒?如何在新丝路时代激发出其更大的活力,从南海辐射到更多区域?

南保中心决定不再低调,吸引更多关注,才能有更多人来关注航保事业,缔结人民对蓝色国土的热爱。为激发航保文化的生命活力,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以宣贯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先后举办灯塔文化巡展、3省5地灯塔国庆同升旗仪式、航保文化讲座、航保文化课题研究等活动,拍摄南保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片、制作北部湾展馆介绍片和《航标之歌》MTV,全面拓展文化的发展空间,全面释放航保文化这优质资源的价值能量。

“灯塔精神是航保文化的源泉,是航保队伍的灵魂。航保文化建设必须唱响灯塔精神主旋律,传递灯塔精神正能量。”刘丽扬表示。

为此,南保中心结合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积极让航保文化立足南海,走出南海,走向社会。

4月中旬,在广州图书馆展出“丝绸之路·海上明珠”灯塔文化作品时,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亦是同样的表情。当时,南保中心以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发展为主线,将南海海区灯塔建设发展历史、灯塔模型、航保老旧物品以及伍穗生先生灯塔邮票收藏等灯塔文化作品进行集中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对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灯塔文化、现代航海保障公共服务方式和航海科普知识进行集中展示。展览7天,吸引了社会各界超过2万人参观,航海科普文化一时成为热点。

5月,正式出版《百年华光——南海历史灯塔纪事》一书,在前期寻访记录南海海区13座百年以上灯塔历史故事的基础上,立体展示中国近代海洋历史、南海历史灯塔的发展历程和一代代航保人生生不息,守塔、护塔的感人故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正能量。同时,举办文化名人灯塔行,希望以名人触角展现灯塔与众不同的存在价值和历史精神,并广泛传播。

灯塔历史、灯塔风光、灯塔文化……灯塔的魅力在这里光芒四射!

“灯塔记载了航海历史,象征着现实,诏示着未来,铭刻着时代的印记。灯塔充满诗情画意,历来让文人黑客所陶醉。而灯塔人鲜为人知的故事,更令人感动和神往……”随着解说员的讲解,一位位鲜活的灯塔人走了出来,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再现在人们的眼前。听者嘘唏,观者感慨,大家肃然起敬。endprint

百年航保,辉耀丝路。结合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灯塔精神逐步走出行业,走向社会。

文化传承:为了继往开来

历史灯塔是特殊的公共文化资源,是灯塔精神的源头。过去由于文化传承意识薄弱,一些灯塔实体在使用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损伤破坏,南海海区有5座百年历史灯塔被推倒重建,导致历史文化资源遗失,去年以来,南海航保中心开展了《南海海区历史灯塔文化保护》课题研究,邀请83岁高龄的航标泰斗李汶担任课题指导老师,对南海海区历史灯塔现状、保护现状、保护建议等进行系统研究,进行抢救性保护。为传承发展历史灯塔文化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

如今,随着“航保南进”战略的发出,航标事业也在不断南进。5月26日,交通运输部在我国南沙群岛华阳礁举行南沙灯塔建设开工仪式,这一举动曾吸引来自全世界的目光和关注。南保中心贯彻航保到那里,文化就在哪里扎根的方针,南保中心把永兴岛作为培育先进文化、培树先进典型的阵地,70多名符合条件的青年干部职工主动申请驻岛,把航保文化带进三沙,融入南海。首位驻岛带班科长何明爱与三沙市委书记、市长一起成为新华社永兴岛客户端代言人。

航标南进,文化南进。南海航保中心在聚焦以灯塔文化为核心,以测绘、通信文化为支点的航保文化基础上,积极把文化建设融入海区,吸收南海海洋文化元素,拉近了行业和地方的距离。

北海航标处主动融入广西文化建设战略,把厚重的航标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走出国门始发港的区域特色结合起来;汕头航标处借助地方文化部门、文化名人之力,融入潮汕文化特色、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航标文化等,使航保文化成为大众身边的文化。

同时,南保中心积极推进航保文化进展馆、进景区、进校园。

2014年6月至10月,南海航保中心组织开展灯塔文化巡展活动,举办展览9次,发放宣传资料上千册,扩大了南海航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了航保科学发展软实力。

此外,把航保文化元素推进了海南博鳌文化广场、广州海事博物馆等文化阵地;积极推动灯塔景点纳入地方文化旅游规划,如湛江硇洲灯塔入选湛江八景,南澳长山角灯桩、三囱崖灯塔纳入南澳海洋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利用硇洲灯塔、临高灯塔、舢板洲灯塔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组织社会人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丰富了航保文化的历史内涵、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

“航保文化的根,深植于历史土壤之中,因为它源远流长,满载着过往的辉煌和功绩,记录着曾经的屈辱和叹息;航保文化的根,紧握在现实手掌之中,因为我们要建造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实现的海洋强国之梦,决定着航保文化的发展方向;但它最终,是千千万万平凡却不普通的航保人尽职尽责、守护安全的使命感和灵魂。”江德亮表示。

百年光华,辉耀丝路。新时期,新征程。百年航保事业,延续着曾经的辉煌,传递着历史的回响,更是在新海上丝绸之路上不断续写着新的篇章。endprint

猜你喜欢

航标灯塔航海
航标工
我心中的灯塔
大航海争霸
引航的灯塔,始终在线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虚拟航标的作用与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