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开拓进取,改革创新追求卓越
——热烈祝贺中国药理学会成立 30周年
2015-07-24《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
薪火相传开拓进取,改革创新追求卓越
——热烈祝贺中国药理学会成立 30周年
2006年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开幕式
三十周年弹指间,开拓创新迎而立。值此中国药理学会成立30周年喜庆之际,《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向中国药理学会表示热烈祝贺!向药理学会的前辈、历届学会领导和全体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30年来对本刊给予大力支持的广大药理学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30年来,中国药理学会薪火相传,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成绩显著,凝聚力不断增强,使学会真正成为广大药理学工作者学术交流和创新之家。目前,中国药理学会聚集了全国在药理学相关领域的优秀药理学家,设有26个专业委员会,覆盖了药理学的各个领域。中国药理学会以开展学术交流为核心,围绕药理学科技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国内药理学的研究水平,对我国药理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30年来,中国药理学会结合学术研究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学术交流水平。中国药理学会目前已经与法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药理学会建立了稳定的双边学术交流的合作关系,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特别是2006年在北京成功召开了“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被国际药理学联合会官员誉为世界药理学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已连续筹办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届“世界天然药物和传统药物药理学学术会议”,对我国中药和天然药物药理学研究,以及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药理学会也参加了国际科技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学会多位领导都在国际科技组织内担任重要职务,参与国际事务决策,加强了与国际药理学界的交流,提高了我国药理学界在世界上的声誉,促使中国药理学研究走向世界。
30年来,中国药理学会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需求,推动学术创新,倾心培养青年人才,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参加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科技规划、评估及咨询等工作,服务国家、社会和会员,为我国药理学事业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10年来,为积极配合我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中国药理学会开展了多次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2015年5月,中国药理学会与国际基础与临床药理学联合会(IUPHAR)在西安联合举行了“新药研发关键药理学问题国际专题研讨会”,针对新药研发过程中药效评价、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试验等有关问题,国内部分药理学专家及著名企业主管新药研发的专家(千人计划专家)与国际知名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专家(均为IUPHAR执委)进行了深入地研讨,是我国第一次结合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及我国新药研发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IUPHAR协商并共同举办的一次高层次专题研讨会,给我国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前及临床药理学研究带来非常有价值的新启发、新思路和新方法。
与中国药理学会同行,《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也将于2016年迈入而立之年。《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是中国药理学会成立次年,即1986年11月,由我国药理学泰斗、中国药理学会创始人之一周金黄教授创办,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和中国毒理学会联合主办。30年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得到了中国药理学会的大力支持,蝉联历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荷兰《医学文摘》和美国《化学文摘》《生物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等国外多个期刊数据库收录,学术水平大幅提升,学术影响力逐渐增大。
近年来,在张永祥主编的带领下,《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于2012年增设了“前沿论坛”栏目,主要针对当时的研究热点,主编亲自选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及时撰稿,已刊出美国著名生态毒理和风险评估专家Stahl博士、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终身教授段大跃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申勇教授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李锦教授等25篇“前沿论坛”文章,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沈倍奋院士、北京大学林志彬教授和清华大学李梢教授的文章即将刊出。该栏目文章的发表进一步提高了本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2013年首次被评为RCCSE(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在基础医学学科名列第一名(1/48)。2015年首次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学术质量提升项目的资助,对期刊培育、学术质量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积极参与、配合中国药理学会的工作。2007年出版了“第三届中日双边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年专门为“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出版了增刊;2012年和2014年连续出版第15届和第16届“全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特别是2009,2012和2015年,连续承担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届“世界天然药物和传统药物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的编辑加工、分类和排版工作,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也扩大了本杂志国内国际的影响力。目前《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将紧紧把握学科未来的方向,充分发挥杂志的学术宣传、交流和导向作用,为中国药理学和毒理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药理学会30年的发展历程,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如今,中国药理学会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团体,成为国内外药理学工作者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桥梁,同时也成为国家医药科技工作的智库。衷心祝愿中国药理学会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再创辉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与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合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
201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