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为何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

2015-07-24雷凌燕中共四会市委党校

科学中国人 2015年32期
关键词:误区资源经济

雷凌燕中共四会市委党校

论为何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

雷凌燕
中共四会市委党校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央多年来强调的一个重要经济改革方式。这一话题在全国“两会"上,多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焦点。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肇庆定位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这既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全局的功能布局,也是发挥肇庆优势、提升广东传统优势产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对四会乃至整个肇庆地区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关键就要做好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由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来的。

(一)1 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

(二)进入新世纪,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两个关键之一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重大战略部署。

(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的严重影响,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2010年2月3日至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2010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的认识误区探源

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得不快,与存在的种种认识误区有关系。

误区一:资源、能源行业不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此种误区的原因是一些人认为资源、能源行业依托地区丰富的矿产、油气、森林等自然资源,只需要提高生产技术,就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只需要扩大开采规模,依靠规模效应,就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较大增长。而改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则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人。使企业原本的“生产一销售”这种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式重心发生转移,会影响企业生产的稳定运行,给各项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其认识上的根源在于对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估计不足,认为这些完全可以被产量增大所带来的利润替代。

误区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会降低本地GDP指标,拖累本地政府业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主要因为一些人认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必将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抑制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的发展,没有看到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意义,同时地方政府又必须在环境保护以及监管等方面增加财政支出,这势必对当地GDP指标增长造成影响,而GDP指标又是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评估机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此就得出了地方政府的业绩必将受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拖累的错误结论。

误区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要放慢发展速度。这种看法把科学发展与加速发展完全对立起来。尤其是以资源密集型企业等传统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要想提高发展速度,必须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这势必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这些都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因此他们就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放慢发展速度,才能保证发展质量,才能达到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效果。

误区四:目前不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些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甚至很贫穷。当地领导干部就错误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不计成本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增加财政收入,把地区经济发展起来,然后再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实际上是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另外一些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由于看到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蒸蒸日上,便因此高枕无忧,放松了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各个环节的监管和监督,错误地认为目前日子还过得去,没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一)突破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我国突破瓶颈制约、科学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资源的滥用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严重约束着经济发展。近年来“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无限制生产,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直接破坏了生态也污染了环境。因此,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形国民经济体系。

(二)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压力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提高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能力的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但主要依靠的是传统优势,包括低劳动力成本、适用低水平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一定程度上对资源粗放型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的承受。

我们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新调整时期,更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金融安全体系,是提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能力的必要选择,是适应全球经济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所以说,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才能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

猜你喜欢

误区资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我给资源分分类
冬季洗澡的误区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