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21世纪初,仍能看到前现代化的人文风景

2015-07-24骆莹莹

海峡旅游 2015年5期
关键词:台语闽南语战地

骆莹莹

“对我来讲,那是一次传统建筑的朝圣之旅。”江柏炜说。虽然时隔二十几年,当年的金门之行仍历历在目。1992年,时为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研究生的江柏炜,申请加入淡江大学建筑系教授“金门与澎湖传统聚落与民宅比较研究”的课题。经过多道手续申请,师生一行获准于当年6月,前往仍未解除战地政务的金门进行调研(金门于1992年年底解除战地政务,1995年正式对外开放观光)。

此前,江柏炜对于金门的想象,是由台湾传统建筑研究者李乾朗先生描绘的。1970年代在金门“服兵役”的李乾朗,在“服役”过程中,利用假日速写了金门的传统建筑,并于1980年代以画册的形式出版。与台湾本岛较早发展现代化和都市化不同,《金门居民建筑》一书让后辈学子看到一个传统建筑与文化之美的金门,勾起许多人对金门的浓厚兴趣。

抵达金门之后,江柏炜首先感受到的是种种不便。虽然即将解除战地政务,当时的金门仍有很浓厚的战地氛围,路上没有路标,晚上六点钟一到就宵禁,街上没有人,在金门的行动也受到许多限制。可另一方面,他也有幸阅读到金门的原貌——淳朴的、传统的聚落风貌与人文风情。

“我的确是被震慑到了,非常讶异:在20世纪后期,居然有一个地方保存如此完整的传统文化样貌,最关键的是,这种保存并不是因为地处偏僻地区,被封闭起来。世界曾经走入这里,只是因为特殊的历史环境,这个岛屿被时光封存了。”江柏炜这样形容他对金门的最初感受。讶异之余,他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念想:这种封闭总有一天会消失,要赶快致力于保存和研究金门珍贵的传统文化,唯有这样,自己所看到的完整的文化景象,才有办法被记录下来,得以传承。从此,江柏炜与金门结下不解之缘,致力于金门传统建筑与文化的研究。

“为什么喜欢金门?因为它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江柏炜认为,金门的历史足以看成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中国不只是船坚炮利、西学东渐影响下的被动的样貌塑造,还有主动的,海外华侨华人致富之后,把海外的思想观念,物质文明带回家乡,启动民间文化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上海的租界不同,与天津的租界不同,与各地以官方为主的、西方文化的近现代化都不同,它促进了特别是闽、粤侨乡的近现代化。”许多台湾人对金门的理解,仅仅在于战地的理解,不太知道它是闽南文化的原乡,也不太知道它是历史上很重要的侨乡。

江柏炜花了许多时间了解和掌握金门的历史、文化乃至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知道金门的特色是什么。在水头的金水国小展示馆,留心观察,会发现解说词,除了中文、英文、台语之外,还有闽南语。这种语言上的细分,正是江柏炜参与推动的。“闽南话是我从小熟悉的语言,因为有大量闽南移民的关系,台语其实也是闽南语,可是到了金门,我需要花一些时间去适应金门的闽南话。”这种适应并不只有口音,而是在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词汇表达上的差异,因为台语受到日语的影响,金门的闽南语和厦漳泉的闽南语一样,受到了马来语的影响。

“金门这座岛屿非常有趣,到21世纪初期,基本上还保存着前现代的文化风景,宗祠祭祖、宗教祭祀,包括生活方式,很多人还过着早期的农渔生活。”金门岛是少数对历史遗产保护有共识的地方。这种意愿有历史因素,也和金门人的宗族观念有关,卖祖产是会被舆论批评的。另一方面,当地的许多洋楼产权在华侨手上,他们散落世界各地,房子的整修相对不易。不易就会被保存,就不会有发展的压力。不过最近几年,受到金门大力发展观光产业的影响,土地涨价,华侨售卖祖产的现象已经出现。

博士毕业后,江柏炜在台湾短暂工作一年,于2001年前往金门任教。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这十几年来,江柏炜一直在协助金门地方政府和社会,提倡历史保护的观念。面对金门现在的快速发展,他有隐忧:

“金门应该走‘新的更新,旧的更旧的发展模式。新的金门岛势不可免,有游客服务的需求,也有金门人对现代化的期待,因此更要加大力度进行相关保护性工作,保有金门拥有的不可逆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金厦两个岛有一种镜像关系,在两岸和解的路途上,厦门选择了全力现代化,金门应该走生态和文化保护的道路,用这个概念去丰富海峡西岸的区域发展。在全球化的年代,地方特色更加重要,如果金门的城市风貌和厦门一样,它就失去了独特性和价值,反而对发展可持续的旅游是不利的。到底什么才是东亚该走的现代化,我觉得金门给我们留下了尝试和实验的可能。”

猜你喜欢

台语闽南语战地
厦大研发闽南语识别系统
清代木刻版闽南语歌仔册考释
台当局担心“台语生存危机”
战地女豪杰
“战地玫瑰”养成记
闽南话
战地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