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作文与做人

2015-07-23蒋丽晶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7期
关键词:真话做人读书

蒋丽晶

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第二中学

小议作文与做人

蒋丽晶

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第二中学

我们常说的“诗言志”、“言为心声”、“文品即人品”讲得就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作文与做人息息相关,要写好作文,应先学会做人。作文是学生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一个人心灵的美丑,认识的高低,感知的深浅,会自然的反应在作文中。作文不单单是语言的堆砌、文字的组合,更应该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完美人格的再现。作文与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文与做人;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做人;作文

语文教师常常感到很苦恼。因为在作文教学中有些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觉得没话可说。即便是写出来了,也是缺乏真情实感,无病呻吟,内容空洞。

作为一线教师不仅是苦恼,而且还忧虑。“作文即做人”长此下去,恐怕要影响学生的一生。

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完美健全的人格教育。没有健全的人格,要写出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以情动人的文章是不可能的。

学生把作文和在生活中做人当成两回事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忽略了学生作文与做人之间的关系。

“文道统一”的原则早就揭示了“人”与“文”互为表里,相互为用的关系。还有我们常说的“诗言志”、“言为心声”、“文品即人品”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往往是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读了某人的文章,大体上也就了解了他的道德品格、思想观念。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文人正气凛然,品德高尚。他们的名字和文章一起流传后世,让人景仰。

司马迁,赤胆忠心,直言敢谏。发出“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千古名句;岳飞精忠报国,深恶痛绝。发出要“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从头收拾旧河山”的肺腑心声;文天祥,英勇抗元、坚贞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和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可见,一个人的文品与人品是分不开的。只有兼具高尚品德和深厚文学底蕴的人才能写出惊世骇俗的美文。

学生的作文与做人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文是学生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一个人心灵的美丑,认识的高低,感知的深浅,会自然的反应在作文中。作文不单单是语言的堆砌、文字的组合,更应该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完美人格的再现。

“作文教做人,做人促作文”这个作文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走出“作文教学片面强调学生写作知识、写作技巧,严重忽视培养发展人的要求”这一严重的误区。

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把作文目标落实到做人上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累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可是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说假话、套话、空话的比比皆是。作文反映出学生自欺欺人,缺乏责任感的消极心理。当学生津津乐道于“编作文”时,童心已离他们越来越遥远,童真也越来越陌生了。

作文与一个的人品息息相关。要写好作文,应先学会做人。

首先是从语文教师做起。语文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教师是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

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神圣的,是美丽与智慧的象征,是正义与道德的代表,是他们崇拜、信任、爱戴、并渴望接近和刻意模仿的人。学生们的双眼,就像一部永不停息的摄像机,每天对着你不停的拍摄,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这样像影子一样刻在他们纯净的心灵里。

面对这样崇拜着你、爱戴着你、信任着你的学生,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在这种美丽的期待中变得身正行端,以身作则。

著名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师必须会动笔写文章。自己无写作甘苦,无书面表达的真切感受。写作教学往往空对空,指导干巴巴,点不到关键处,点不到要害。”这就明确的指出了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与作文教学的关系。语文教师要善于阅读,善于作文。

还记得作家魏巍笔下的蔡芸芝先生吗?那不就是一位正直、善良、公平、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吗?她还酷爱文学,有较高的文学素养。魏巍说:“她爱诗,并且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正是有这样一位“作文与做人”的好榜样,她的学生才“心清如水”,感情才那么真挚,写出的文章才那么情真意切。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打动了多少老师和学生的心啊!

“言传”与“身教”是相互依附的,或以“言教”,或以“不言而教”,实际上都是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是受教育者的模范。教师经常动动笔写点东西,将自己的作品示之以学生,久而久之,这种“不言而教”的行为就会在学生心目中形象的定格了。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作文兴趣都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也让学生了解认识了教师的生活底蕴和精神风采。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不仅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会使学生减轻负担,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不断增强写作能力。对学生的“作文”和“做人”更是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其次是在教学中要善于摸索“作文与做人”相统一的有效措施。

那么应如何教好学生作文与做人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激生活,感悟生活,拥抱生活。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母亲,投到她的怀抱,我们就能丰富自己,哪里有非常丰富的宝藏,是作文的不竭源泉。

生活是丰多彩的,它给我们诱惑,给我们启示,让我们愉悦,使我们感慨,对生活我们怎么会无动于衷呢?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不去感激生活!我们要用我们的眼、我们的心、我们的手尽情的描绘、尽情的抒写生活!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情恶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却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病榻上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都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消极的看待生活,别说对写作不感兴趣,就是对自己的生活也是漫不经心的,对别人的生活更是漠不关心。不愿生活、不会生活、不爱生活、不懂生活、怎么能拿起笔来写文章呢?

二、使学生养成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好习惯。

“说真话,写真事”极其重要。在作文中,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写出实情,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说出的那些事,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文坚持“说真话写真事”,实际上就是是把生活和写作,把作文和做人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写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和“说真话”相对的是虚伪,矫情,说假话。虚伪,做作,说假话,不仅为难自己,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也是对读者人格的不尊重和侮辱。

一些学生为什么在作文时不能坚持“说真话写真事”呢?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有顾忌,不愿意、不好意思或不敢大胆地说出心里话。对自己的心事或隐秘心理,尤其是自己受过的挫折或性格上的弱点,不愿意袒露出来,害羞或怕人耻笑。二、怕自己所说的不正确、不完善,从而被人讥笑、嘲讽。

这就需要教育引导学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或小或大的挫折,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性格弱点,说出或写出它来,就意味着战胜、告别了它!完全用不着去躲避。坚持“说真话”并不是要求说出的话句句是“真理”。只要是“说真话”,那就有通向真理的可能性;而说假话,却只能令人反感。

“诉真情做真人”也是很要紧的。只有“真情真人”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这种真情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和那些无欢而喜、无忧而戚、逢场作戏、矫情取宠的“虚情假意”判若冰火,截然不同。

“诉真情”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感情的倾诉不要受范围的限制。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二、感情的倾诉要适当节制。任何真正的艺术都是一种“自由”和“节制”的统一。如果感情的倾诉失“度”,使人感到滥情,就不好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在作文教学中,要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真话,写真事,这样才能写出有灵魂,有血肉的好文章。用自己的思想写,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做到“把心交给读者”,“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能正确大胆的剖析自己。这样,学生渐渐的就学会了欣赏、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感恩。写出的文章,立意才能高远,思想才能健康。

三、走进社会,了解生活。社会生活总在不断演变,不断向前发展。要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只有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跟踪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捕捉生活的热点,才能保持新鲜的、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教师应时刻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用眼用脑用心观察周围的事与物,积累生活经验。而不是坐在教室里,死抠写作知识,模仿佳作范例,做文字的机械运动。在处理社会事物认识事物中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高尚的人格,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这样学生就会把写作当做一种乐趣。

给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争做主人,培育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重要措施。特级教师李镇西,每教一个班,都会向学生宣布:“作文无禁区!只要写的都是真情实感,只要说的是真话,李老师都非常欢迎!”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畅所欲言,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能透彻的看待问题,得到全面发展。

四、多读书是学生写好作文,学会做人的前提。

多读书是很要紧的。读书对于写作的影响,如同做人对于写作的影响一样,意义是极大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书的确是一条通向写作的成功之路。

读书可以开阔思路,引起文思。读书多,接触面广,懂得的道理多,思路自然宽阔;读书少,知道的东西少,头脑不能产生联想,思路自然狭窄,甚至停滞。

读书可以丰富写作材料。写作中的材料主要是直接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但书本也是提供写作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称它为间接的材料。一个人的阅历是有限的,读书可以帮助你了解不可能亲自去了解的生活和知识,而这些生活和知识,又常常成为写作时所必须的材料。

读书可以了解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读书,首先是读内容,但实际也是写作方法的观摩。书读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作法。即写作方法,写作经验。

读书的目的更是为了做好人。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那么,读书的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四点:一、读书让人获得知识。二、读书让人提高修养。三、读书让人开阔视野。四、读书让人明白事理。

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就要读高尚的书,读有益而有用的书,大文豪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可以改变和提升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因此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学会做人,而做人的前提就是多读书。读书、作文和做人紧密关联,缺一不可。

五、善于观察和思考,养成勤于积累,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要想在生活中多多发现“美”,就必须用眼睛去多观察。在用眼睛观察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多思多想多悟,更重要的是勤动笔。我们常说:“好记星,不如一个烂笔头”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即多写观察日记。

每天对自己所遇到的人、看到的自然美景、所做的事情、学习上的收获与感悟进行记录,有时还要论述自己对这些人和事的认识与感受,然后形成书面文字。久而久之,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写作也就有话可说了。

“既然是日记,必须坚持每日必记,记什么呢?记自己每日如何生活的,如何做人的?其内容包括每日起居、行动、思想、言语、应事、待人等。还应学习孔子那种“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不断的完善自己,修养自身的品性。这样循环往复、天长日久,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毅力和韧性。不仅可以备忘,还能保留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回忆,悟出做人之道。”

要善于把学生的“日记”与“作文和做人”结合起来。写日记,不仅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做人。

作文与做人,二者如手心手背,是为一体的内、外两面。有怎样的思想,就决定着做怎样的人;作文又外在的表现着人内在的思想。欲作好文,先做好人。把思想品质、世界观修养好,做一个正直、善良、诚信、明理、感恩、谦让、尊敬、勇敢、济世的人,写作的源泉就会汨汨充盈,文章就会闪烁出深邃、炫美的光芒。

作文与做人,说出了为人之道,行文之理。

作文即做人,如何书写人生,就看自己怎样做人。

猜你喜欢

真话做人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为政之道 修身为本——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真话能走多远(节选)
真话都可以写吗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