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命教育内涵及与体育教育之契合

2015-07-22王雷陈锐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契合体育教育生命教育

王雷++陈锐

摘要:为解决当前生命教育缺失之现状,运用文献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生命教育和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针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与体育教育的契合点展开讨论。研究认为,生命教育内涵应包括:生命意识的建立;生存技能的提升;社会化生命的塑造和精神生命的达成的4个递进的层次及内容。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存在四个方面的显性或隐性契合,分别是:提供生命体验;提高身体素质和生存技巧;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塑造坚韧品质和健全人格。为生命教育融渗入体育课程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生命教育;内涵;体育教育;契合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02-0055-05

Abstract:In order to resolve the abstraction of life education,using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sand logical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life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fit to start toexplore that life involves establishing educational connotation life consciousness, improvesurvival skills; reaching soc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etc. four levels and progressive con-tent. The exist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 in four areas of dominant or re-cessive meeting point, namely: to provide life experience ;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and sur-vival skills;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capabilities; shaping the quality andsound stoic personality.

Key words : Life education ; Connotation ; Physical education ; Fit

生命教育理念白上世纪末从我国台湾传人大陆后引起学者热议。从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看,白1999年开始相关研究至今,有关生命教育的主题文献呈持续增长趋势,各地针对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亦从未停止。上海、北京、湖南、辽宁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分别颁布了有关生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并建立了“中国生命教育网”。[1]理论界的热议与实践中的孜孜求索说明了我国教育界之前对生命教育实事上的忽视。运用文献资料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第一篇文献出现在2004年,至今共有106篇,其中北大版核心期刊和南大版核心期刊(CSSCI)分别刊发36篇和18篇,整体质量较高。

通过对前期文献的研读发现,我国针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普遍存在两个较明显的缺憾:一是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更多的是照搬美国、澳大利亚或台湾地区的解读。研究忽视其产生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且未能很好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阐述;二是在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研究上,宏观论述较多,“接地气”式的建议偏少。本文试图从我国教育与文化的现实背景出发,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展开再讨论。同时,就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中存在的显性及隐性契合点展开论述,为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提供些许思路和理论支撑。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始于西方国家,受存在主义影响,对人性之尊严及个人之价值特别予以关注。存在主义思想家体认到非人性、无可掌握或无可选择的世界中,焦虑、彷徨、不安、挣扎、冲突等心境,正是多数人的生活写照。随后,“存在时间”学说被提出,更是当今教育T作者应该面临的问题[2]。自我意识萌芽之时,也正是批判存在意义之际。“人为什么活着”,“生活的终极目的何在?”等问题困扰着青少年,白杀念头紧随而至。这些问题不可回避,更不可压抑,随着对问题解决的思考,生命教育逐步浮出水面。

生命教育所对应原创词分别为Education forlife和Life education。形式逻辑认为,概念包含内涵与外延两个部分。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由于实践要求不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认识同一类事物。因而,对于同一类事物,人们就可以形成在同一概念下的不同内涵。生命教育作为一个由国外首创的概念,正确理解其产生背景及实际意义对于我们根据自身教育发展阶段和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普遍认为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杰,唐纳德,华特士(J.Donald.Walters)于1968年提出的[3]。背景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学校教育的实用主义倾向日益严重,教育成为单纯为赚钱谋生做准备的地方,社会拜金主义现象严重,存在着大批有金钱无道德,有物质无思想的人群,精神颓废与道德滑坡充斥社会。随后他在1986年出版的《生命教育一让儿童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中首次为生命教育构建了基本的理论体系。从什么是真正的进步、人性化的学习过程到情感、意志和思考的不同阶段和阿南达学校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生命教育的基本框架[4]。从书中主要内容看,华特士倡导的生命教育在于提供一套新的教育体系,目的是为了让儿童更好的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战。它主要包含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展开的生存智慧的培养、体验生命的自由成长、不同情感体验以及人性化的学习等几个方面。可见美国的生命教育最初是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出发点的,它结合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等教育理念,以体验式教育为主,将体验快乐、成功和情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endprint

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以Life education命名,是泰德.诺斯弗(TedNosff)牧师1974年针对青少年吸毒且许多青少年死于吸毒这一问题而提出的[3]。最初的生命教育以珍爱生命、防止艾滋病为主要内容,后期逐渐演变成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价值观,热爱社会、热爱生命、尊重他人等主题内容。

英国关注生命教育的背景澳大利亚相似,均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伦理观念模糊、学生价值观缺失所导致的各类漠视生命事件。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宣布白2002年8月开始,公民教育成为中等学校(即7-11年级)的必修课程,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为选修课。这标志着生命教育被国家纳入正规课程,成为英国重要的教育改革政策[5]。

台湾生命教育的提出最初源于上世纪90年代对多起校园杀人案的教育反思。在2001年,台湾“教育部生命推动委员会”将生命教育正式纳入小学至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台湾生命教育分别从哲学、宗教、生死学和生活伦理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认为生命教育应当强调正确人生观与人生哲学的实践;重视生命终极关怀与生命意义;主张从死亡议题的来讨论,培养生死的智慧;强调从自我概念、健全人格到处理人际关系的培养[6]。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赋予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均与白身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但又各有侧重。应当注意到生命教育的内涵并非静止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我国在经历了30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教育事业同样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明显扩大了13亿人的学习机会,国民受教育程度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7]。但同时,在应试教育的牢笼下青少年心理障碍、人格缺失、价值观扭曲、抗压能力差等现象日益凸显。马加爵、药家鑫、李国洋、林森浩、张超等名字和那些不断见诸媒体的学生极端事件在不断催问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从中可看发现教育对“人”的强调和对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生命教育从字面看可以简单理解成对生命的教育,而两者的关系又应当是辩证统一的。教育可以理解为生命的一种体现形式,而生命又是作为教育的内容存在的。那么生命是什么?从定义看,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的复合现象。显然,生命教育中的“生命”指的并非单纯学科上的定义,还应包括青少年面对生命或人生时所表现出的与之关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个性心理方面的内容。通过上述分析,结合中国文化和教育背景,笔者认为我国生命教育内涵应该包含四个递进的层次和内容:(1)生命意识的建立;(2)生存技能的提升;(3)社会化生命的塑造;(4)精神生命的达成。2生命教育内涵的层次和内容

2.1 生命意识的建立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说“×××,你是不是又欠修理了?”,“再不好好学习就好好敲打敲打你”之类的话。学生也习以为常,但是仔细推敲后我们会发现,“修理”、“敲打”应当是对一些工具或器物来说的,凳子坏了,敲打敲打,电视机坏了,修理一下。作为生命体存在的人,如何“敲打”,又如何“修理”?这是典型的以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人。这些日常表述无形中会使学生从意识上忽视掉白己或他人生命的存在。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感知和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认为,意识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建立起正确的生命意识是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引起生命教育思考的各种社会现象与问题进行分析会发现,生命意识的建立应当包含两方面内容,即认知生命和敬畏生命。认知生命是指在生命教育中应当依据学生年龄通过具体事例、个体体验、概念描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到生命的存在。这里的生命应当包含生命的孕育和出生、生命的成长以及生命的终结这一个完整过程。学生通过对生命过程的认知,能将抽象的概念上升到理性的具体。了解到生命出现的偶然性,体察到生命成长的艰难性,意识到生命消亡的必然性,才会对生命产生尊重和畏惧。知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我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毁坏权,使其面对白我或他人的生命时不再儿戏的对待。

在生命意识的建立中,如何使学生正确看待生命消亡是尤其值得探讨的。一方面,生命终将会走向终点,死亡必然会到来。这在生命教育中是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影响,在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又非常忌讳在青少年面前讨论死亡。在这种特定社会文化矛盾中应该向青少年传递一种怎样的死亡观,值得我们思考。理性的看,当青少年走向成人后,肯定应当建立一种科学的死亡观,知晓死亡是生命过程中必然会到来的终点和不可改变的规律。但面对处于生命历程初段的青少年,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出发谈到的死亡观或许值得我们借鉴。他说:“死亡是一件与我们毫不想干的事”,因为,“当我活着时,死尚未到来,当死到来时,我已不在”[8]。

2.2 生存技能的提升

生存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这里论述的生存是从狭义上来讲的,指生命的存在,即保存生命,活在世上。生命教育是围绕生命这一核心议题来开展的。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2013年未成年人意外死亡人数达到5.5万人[9]。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30余年后的今天,子女会成为父母、祖父母两代人的唯一寄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这个角度看,在我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意外事件,其紧迫性远胜其他国家。在生命遇到危险时,学生如何正确应对,是生存技能关注的重点。

作者认为生存技能的提升应有被动生存技能与主动生存技能之分。被动生存技能主要指人在遇到威胁白身生命的意外事件时所具备的应对能力;而主动生存技能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通过身体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学习生存知识,以达到在各种意外情况下保护生命的能力。据现有研究资料[10-13],我国学生群体(包含大、中、小学生)外因所致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有溺水、交通事故、煤气中毒、户外安全事故等几大类。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在生命教育中,被动生存技能的提升应主包含一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游泳与溺水的白救与救护;二、交通规则与避险;三、煤气的使用与应急处理;四、户外安全与急救知识。从主动生存技能角度看,生命教育应当在教会青少年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以提高身体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的同时传授各种生存常识。endprint

2.3 社会化生命的塑造

人在呱呱坠地之时其生命还只是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使生命从单纯的生物性过渡到兼具社会性是生命社会化的过程。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人在积极实现白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14]。生命的本质在于白然现象基础上的社会性本质[15]。我们发现,对生命教育而言,除了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社会化的生命,这才是人本质上的生命。生命教育在使学生建立生命意识、掌握生存技能后,面临的重要问题便是如何使每个生命都和谐的融合于社会生活之中,即生命的社会化问题。美国的社会学教授吉丁斯就把社会化理解为是社会特性在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着的人们中的发展[16]。生命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接受社会的教化,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等等,这个过程就是一定的社会特性在个体身上的贯彻和延伸。由此看,生命的社会化应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规则的关系。作为青少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和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人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则应主要包括社会礼仪的认知、常见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社会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生命教育通过对上述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本社会行为规范、具备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能力,从而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2.4 精神生命的达成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必须跳出生物性层面,而深入到生命的精神层面,达成对生命教育理解的多维度。生物性生命作为精神生命的物质基础存在,而精神生命既是生物性生命的升华,又是社会化生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自我追求。各国对生命教育关注基本都是由于社会中出现威胁或伤害青少年生物性生命社会现象引发的,但这些现象也仅是问题之“标”,而非问题之“本”。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对问题的“标本兼治”,这就要求在生命教育中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的精神生命。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认为,精神生命就是应当树立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要以奋斗不息的人生方式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正确对待生死,实现生命超越[15]。我想除此之外,我国青少年在精神生命的达成上还应培养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应对繁重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塑造健全人格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由此,我们总结出精神生命的达成应当包含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坚韧顽强的个性特征,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特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3 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契合

我国当前教育框架下唯一以人的身体作为主要教育对象的便是体育教育,而生命教育则将人的生命视为其教育主题,两者的落脚点均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使他们一开始便存在着某些先天的联系。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看,共有五点,分别是:(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中可以发现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在发展身体素质、塑造的心理品质、增强交往能力、积极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等方面均存在较高的契合度。同时,在开展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亦会产生许多显性或隐性成果与生命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对此具体论述如下:

3.1 体育教育能够提供生命存在的直接体验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直观感性活动,其丰富的、赋予变化的内涵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17]。体育教育是通过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生命一词往往过于抽象,不易理解。在所有教育形式中,体育教育能够提供学生感受生命存在的最直接体验。通过体育教育中实施的各种身体锻炼,会使学生发现生命体的不同变化,感受和认知生命的存在。比如,运动后心率会加速、身体会出汗,力量练习后肌肉会增长,学生们会发现他们能跑的更快、跳更高、耐力更好。在运动过程中体验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等生理现象也会促使他们进一步了解白己的身体。通过一系列对身体变化的直接体验,使青少年可以“触摸生命的存在”,深化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而不会使其仅作为概念存于脑海之中。同时,感受生命存在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内容,是教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前提。

3.2 体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生存技巧

如果说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健康第一”的话,那么,生命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则是“生命第一”[18]。生命与健康则是永远紧紧连在一起的。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这一任务是保障生命能够高质量持续进行的前提。近年来媒体持续关注的“过劳死”现象会给我们很多警醒。根据“北京市居民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30至40岁青壮年人群的死亡率上升幅度较大,而今过劳死的年龄呈年轻化态势,已经突破30岁门槛[19]。抛开心理和社会因素,年轻人身体素质差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校体育包含了白小学至大学而建立起的一整套教学实施方案。有专门的体育教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体发育特点而有针对性的教授或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此外,体育教育中的一些课程能够传授学生各种生存技巧。比如野外生存课的授课内容会涉及“溺水”和“中暑”后的处理,“人工心肺功能复苏”,“伤员搬运”、“动物或植物的侵袭”、“食物或水源的风险”和“地质风险”等理论与教学训练[20]。这个体验过程既能够使学生认识生命与死亡,又可以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提升,成为为达成生命教育的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体育教育可提高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从对马加爵[21]、林森浩[22]等影响较大的青少年极端案件的报道看,与同学间沟通不畅、误解加深是最终使他们走向极端的重要前提之一。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学生是在相对开放的场地上,以相对松散的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课程内容,这便大大增加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参与各种体育项目,特别是集体类体育项目时,其项目特点要求同伴之间要不断的沟通、交流,形成各种集体配合,通过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了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学生在集体项目的参与中会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必然大于个人,从中体会尊重他人、互帮互助的重要性。从生命教育角度看,这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的提升对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避免遇到问题时产生“极端思维”,具有重要意义。endprint

3.4 体育教育可塑造学生坚韧的品质与生命教育中健全人格相契合

体育课的功用并非仅局限于教授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参与的各类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对周围世界的适应能力。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教授在《天津市学校体育T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曾举过一个例子:他们在一所学校考察时发现,学校的传统项目是游泳,但是后面又增加了棋类项目,校长解释说:一盘棋10min就结束,输了就是输了,让学生们在很快的输赢转换中培养平和面对输赢的态度[23]。其实,不仅是棋牌项目,学生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都会非常白然的磨练心智,培养品格。竞争性是体育运动的本质特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也都会努力的争取胜利,但是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学生在刚开始参与篮球运动时,自然的会屡投不中,会被抢断,会被盖帽,会被打败。这在运动中都是自然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会受到磨练,会接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在受到挫折后,自己可能会去不断练习,而通过努力训练,自己运动技能会提高,这样他们一定又会战胜一些对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挫折---努力---成功的历程是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学生今后面临挫折和失败时会帮助他们更加积极的面对和接受,对生命教育的目标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理论的探索与争鸣其目的是为随后的实践打下基础,倘若不与实践相结合,则理论的意义便值得怀疑。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被世人认可,但何时能够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受益则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关于生命教育的开展方式,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是作为一门单独课程进行教授,二是作为内容的一部分融渗入另外一门课程。考虑到学生学业负担和师资培养等实际困难,研究认为后一种更具可行性。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存在诸多显性或隐性契合点,能够为生命教育融渗人体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从这个角度看,借助体育教育的课程载体来达成生命教育的目标应为可行之选。

参考文献:

[1] 中国生命教育网[EB/OL].http://www.zgsmjy. com/List. asp?C-13-1.Html.

[2] (台湾)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662.

[3]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3-14.

[4] J.Donald Walters Education for life---Preparing Children to Meet Todays Challenges[M]. Nevada City crstal clarity publishers,1986:167.

[5] 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4):84-85.

[6] 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7:10.

[7] 袁贵仁.中国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8] 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9] 黄小希,张志龙,近3亿未成年人面临意外、犯罪、毒品威胁[J].新华每日电讯,2014-08-26, 006.

[10] 李有芳.上海市宝山区1995-2003年学生意外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5):419.

[11] 宋杨,吴先萍,唐雪峰.1999-2001年四川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死亡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3):242-243.

[12] 郑向敏,范向丽,肖蓓.大学生户外运动与休闲安全认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42-43.

[13] 骞美芳,大学生校内意外死亡的成因分析[J].全科护理,2014 (4):315-316.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15] 刘永利,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及其当代意蕴研究[D].湖南:南华大学,2012:9-11.

[16] 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的实质及其辩证特性[J]社会科学研究.1993(5):77.

[17] 何劲鹏,姜立嘉,杨伟群.生命视域中体育教学的哲学思考[J].体育学刊,2006 (2):90.

[18] 丁兆雄,透视体育课程中的生命教育[J].体育学刊,2008,15 (6):70-74.

[19] 腾继果,吕尚彬.中青年“过劳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5):80-81.

[20] 王桂忠.通过野外生存教育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索[J].体育学刊,2013(4):32.

[21] 黄广明.还原马加爵[N].南方周末,2004-03-25.

[22] 叶彪.范承刚.与自己的战争——复旦研究生为何毒杀室友[N].南方周末,2013-04-25.

[23] 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 (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契合体育教育生命教育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