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教育理念和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路径选择

2015-07-22胡爱清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胡爱清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510507)

西方教育理念和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路径选择

胡爱清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摘要:以语言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言语行为角度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建构及旅游职业教育改革的规则和路径,认为我国的旅游教育在吸纳西方教育理念同时,既要全面了解西方教育发展结构的语境,找到中西教育理念共性,又要改革创新,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西方教育理念;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路径;语言建构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动力。根据2014 年9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我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3万亿人民币;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516.64亿美元;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9 818.52万人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占国民生产总值5%,成为我国支柱性经济发展产业[1]。目前我国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我国正向旅游强国快速迈进。加快世界旅游强国建设,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是基础,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是关键,旅游人才优质培养是核心。在旅游全球化浪潮下,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成为国际旅游竞争力重要体现,如何在中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旅游人才培养道路,为区域旅游发展输送高素质国际化旅游人才,成为旅游职业教育所肩负的重要任务。

旅游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组成内容,需要不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理念,寻找旅游职业教育共性;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西方职业教育在其政治经济土壤上生根发芽,将其移植到中国,需要相应的生长环境。我国旅游职业教育改革之路是借鉴和创新之路,西方职业教育虽然作为主流理念,但我们需要透过其职业教育发展结构理清其发展路径与利益取向,“拿来”的终极目的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探索适合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职业教育理念。

一、语言建构主义理论

语言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根据大英百科全书注释,“语言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类使用口头、身体或书写形式进行有效沟通的系统”[2]。就语言和意义关系而言,语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所建构的,语言体现了人的意图。人们使用语言的交际功能来塑造意义,并使之社会化。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具有建构意义的作用,没有语言符号的建构,人类将无法真正把握世界[3]。

语言建构主义认为,语言具有建构社会现实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理念成为建构行为含义和社会现实重要工具,它在承认存在物质世界同时,认为现实社会也是语言建构产物,并使处于这种环境下的个体行为具有社会含义。一定的言语行为经过不断的重复而转变为制度化产物,并由此形成共享的规则,这种规则为人类行为提供了有意义的环境和基础。语言建构主义创始人尼古拉斯·奥鲁夫指出,“建构主义最基本命题是,人是社会存在的现象,我们构建了世界现在的样子,言语即行动,言语无疑是我们把世界构建成现在样子最重要方式。人们通过言语的方式促使他人采取相应行为的做法,就是在形成规则。”[4]68-69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正受到这种话语“规则”的引导。职业教育应如何改革,如何科学定义职业能力,如何有效建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些职教改革路径的选择就是在言语表达过程中所建立的“规则”,这些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在很多情境下,正是规则直接提供给行为体以相应的选择。行为体构建或者认可了这些规则,他们这样做时,其出发点是,相信一般而言遵循规则将有助于其实现自己的目标。”[4]72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则”是多种行为体理念影响的结果。当前职业教育“言语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特点:一是我国职业教育由于遵循了发达国家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规则而具有意义和成效;二是这种规则导致了不平等的利益分配,言语规则与权力和利益密不可分。发达国家在中国大力推广其职业教育“言语规则”,其原因就在于推销其职业教育产业,通过在中国建立职业教育运行规则,形成稳定而持久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吸引更多中国学生或学者到西方学习先进职业教育课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事实上是一种规则的竞争,教育产业营销的核心在于言语行为所建构的规则,“理念与权力是密切联系的。理念是一种权力的标志,行为体可以使自己所赞同的话语被其他人接受,通过制约那些信奉它的人们的观念与价值,理念本身体现为一种权力,一些利益得到了发展”[5]。

二、我国旅游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西方话语输入原因分析

西方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强势语言,深刻影响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路径的选择。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深受发达国家影响,“现代职业教育对我国来说是个舶来品。长期以来,无论是职业教育理论流派还是实践模式,我国一直以引进西方为主”[6]。西方教育理念的输入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职业教育产业不断扩张使然。

(一)西方教育理念输入是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改革需要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由精英旅游到大众旅游转变,过去以外事接待为中心的旅游服务体系转变为大众消费为主体,旅游产业也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转变为股份制改革的企业管理模式。随着我国旅游业步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旅游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对旅游院校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强。

表1 2OO9-2O13年我国旅游业接待人数统计①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2009-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2015-06-14]. httP://www.cnta.gov.cn/htm1/zh/index.htm1.  (单位:亿/人次)

旅游接待人数快速增长,对国际化旅游人才需求不断增强,如何有效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关键。为配合我国旅游业发展规模,旅游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我国开设旅游专业高等院校达959所,在校人数为49.44万人;开设旅游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873所,在校生27.72万人[1]。根据中国旅游协会编写的《2012年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我国旅游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旅游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距离;旅游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模式亟待改善;旅游院校学生低行业就业率现象普遍存在;旅游教育缺乏前瞻性和开放性。”[7]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我国旅游整体竞争力排名17,人力资源列16,游客满意度列第70位[8]。旅游竞争力核心在于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传统的旅游职业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向发达国家取经,学习和借鉴其成熟而自成体系旅游职业教育经验,成为当前要务。

(二)西方教育理念输入是我国旅游职业教育深层次改革客观需要

我国旅游职业教育长期以学科为中心建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但同时忽略了旅游教学整体性,将旅游教育分裂成相互分离的课程;这种课程体系以灌输知识为宗旨,将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的过程,过多倚重接受学习,忽视学生发现性学习、探究学习和行动学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忽视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形成;学科课程体系也将学科学习强化为“精英教育”,而将其与“大众教育”割裂开来。

进入21世纪,现代旅游企业进入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除专业能力外,人们更关注劳动者在方法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旅游职业教育中,人们更希望通过新的学习方案获得相互关联的职业知识。“职业教育首要任务是传授一种职业的专业能力以及与一般人性和社会工作相联系的能力,即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职业发展灵活性,帮助其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飞速变化。”[9]旅游职业教育需要以学生接受旅游职业技能过程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背景下,教育者将眼光投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职业教育。

(三)西方教育理念输入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旅游教育产业国际化重要手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上日程,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优势,成为全球旅游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中心。西方发达国家旅游教育国际化根源于经济利益驱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国教育财政出现紧缩,很多国家开始拓展海外市场,高等教育逐步趋向产业化发展,包括英国的BTEC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和德国双元制教育已先后进入中国市场。据统计,英国近年来每年依靠教育出口获利超过100亿英镑,约占GDP1%[10]。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有效推广其旅游教育国际化,一是大力推广发达国家先进旅游职业教育理念,形成西方旅游职业教育理念优势,引导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建构中国“双元制”、“BTEC制”、“TAFE制”或“社区学院制”改革路径,为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定下“基调和规则”;二是逐步推广学术交流和中国教师访学机制,灌输其先进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经验;三是加强与中国高校国际教育合作,开设“BTEC”、“TAFE”等旅游管理课程,发放本国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

三、西方教育理念输入对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西方教育理念所建构的旅游职业教育运行规则已成为我国旅游教育“主流路径”,并体现在国务院和教育部职业教育立法和发展战略核心中。2014年国务院十九号文《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11]教育部颁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指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包括全日制职业教育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增加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发展工学交替、双元制、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各种灵活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12]这些原属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模式,逐步被“移植”到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和改革理念中。

(一)西方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大力推广和传播,成为旅游职业教育主流“规则”

在职业教育“百花齐放”创新时代,教育者们引入西方发达国家新理念、新思维,对现今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颠覆性影响。

首先,从西方视角回答了什么是职业教育的问题。姜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本质区别,在于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从定界的思考升华到跨界的思考,这种跨界性,体现在办学制度跨越了企业和学校;人才培养跨越了工作与学习;社会功能跨越了职业与教育。”[13]这种跨界需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技能看技能”,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其次,从西方视角回答了旅游职业能力问题。英国提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认为职业能力是“由知识、技能以及根据标准有效地从事某项工作或职业的能力,可视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可以观察到的、可度量的活动或行为,常被称为专项能力”[14]。这种能力概念强调培训结果,重视通过考核可以确定的、针对具体任务和职责进行能力测评,由此建立了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德国根据行动导向理念,将职业能力定位为“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能力,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14]从旅游职业能力所涉及内容看,德国将其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再次,从西方视角回答了旅游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问题。英国在开展旅游专业教学时,强调以能力为本,通过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框架体系,融通学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将行业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旅游专业课程学习就在于为获得国家资格证书而进行的培训和学习,每一门课程作为分单元,明确按照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并且根据课业考核成绩获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德国职业教育则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形式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指示、技能和技巧”[9]。

(二)西方教育理念输入在开拓旅游职业教育改革视野同时,促进了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

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输入,对我国职业教育发挥了“启蒙”作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理念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共性”,如重视职业能力培养、重视对工作过程的分析和学习领域建构、重视校企合作等理念,共同促进了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30年高职旅游教学改革与探索,其改革动力来源于对发达国家话语的“拿来”与创新。

一是开创性提出多方主体组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的理念。国务院提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11]。这种办学模式是在总结德国“双元制”办学经验基础上所提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我国目前发展现状,以实现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融通和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促进了校企合作,促进了旅游职业教育与行业及政府紧密联系。

二是重新认识和定位高职旅游职业教育,提出“教育”是本质,“职业”是特征,“高等”是层次。旅游职业教育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思辨,包括技能和技术的随动与互动;行动课程体系下的无序与有序;教学效果的加法与积分;能力发展的显性与隐性等观念。

三是创新性建设全国性旅游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视频共享课程,利用优质数字化媒体资源,实现网络学习和全国优质旅游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平衡我国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水平,拓展学生学习资源,进一步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共享。

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但更需要结合本土化创新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去,把世界职业技术思潮吸收到他们自己的民族生活中去,才能更新他们自己而又保持他们民族的特点。一个文化,只有由于他自己能够进行创新,才能够生存下去。”[15]

(三)西方教育理念缺乏系统性输入,容易造成我国旅游教育改革以偏概全

西方职业教育发展作为一个系统进程,包含了该国职业教育成长的政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教师素质和改革理念等综合要素,因此西方国家将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输入中国,缺乏系统性、全景性话语输入,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者以偏概全,影响旅游职业教育深层次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重技能轻基础,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潜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我国大力推广,得到众多学者拥趸,尤其“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念,对改革我国旅游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德国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教育培育模式,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协同培养,职业院校主要传授与职业有关专业知识、文化常识和基础知识,合作企业则帮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专业训练。德国职业教育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综合课程方案,追求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在课程结构上摈弃了学科结构系统化原则,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职业教育理论新尝试,更是为适应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而出现的新课程模式。为“模仿”德国双元制教育,我国部分旅游院校部分或完全取消基础课教学,仅开设导游接待英语、涉外模拟导游、英文景点讲解或旅游英语翻译等课程,缺乏相应课程弥补学生基础英语技能,影响学习者涉外导游能力可持续发展。

第二,重移植轻创新。英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特色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高职教育课程完全按照证书要求开发和实施,确保从学校到工作的顺利过渡。“英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其精英教育传统与经验主义哲学相互抗衡和妥协的产物。英国高职最大的特色就是在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谋求等值,并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衔接与贯通。”[16]目前在我国缺乏由国家和行业共同制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标准前提下,有些院校“借鉴”英国行业标准,将其应用于我国旅游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制定,以实现旅游职业教育教学国际接轨。但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是植根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壤,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支撑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开发、考评和课程体系建设,在缺乏相关支持保障系统前提下,“移植”很难促进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突破性发展”。

四、结论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理念输入我国,借鉴学习是中国作为后发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作为一个系统过程,体现了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双重影响。发达国家在面对全球化与国际竞争加剧挑战下,产业结构转型、技术革新与信息化推进进程导致产业社会高移、就业形态多样,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其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新时代技术进步和人的继续教育需求。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人才培养问题与发达国家具有同源性,其解决方案具有可复制性,这也体现了全球高职教育改革的“共性”。但各国职业教育深受本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发展进程影响,带有其浓厚的本土化色彩,因此,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更需要克服其地域性特点,在总结和提升基础上创新本国职业教育改革思维,发挥文化和地缘优势,以经济、文化和区域综合优势带动旅游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从“移植与模仿”到“消化与自立”,再到“吸收与创新”逐渐成熟的过程,只有主动吸收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优势理念,才能更新与创造。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 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2014-09-24]. httP://www.cnta.gov.cn/htm1/2014-9/2014-9-24-%7B@hur%7D-47-90095.htm1.

[2]Encyc1oPedia Britannica. Language[EB/OL].[2015-05-07].httP://g1oba1.britannica.com/toPic/1anguage.

[3]孙吉胜.语言、意义与国际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5.

[4]温都尔卡·库芭科娃,尼古拉斯·奥鲁夫,保罗·科维特.建构世界中的国际关系[M].肖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8-69.

[5]约翰·德赖泽克.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M].蔺雪春,郭晨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

[6]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

[7]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2[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6-10.

[8]Wor1d Economic Forum,The Trave1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5[EB/OL].httP://www3.weforum.org/docs/TT15/WEF_G1oba1_Trave1&Tourism_RePort_2015.Pdf.

[9]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6-97.

[10]项贤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题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5-1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5-05-20].httP://www.moe.gov.cn/Pub1icfi1es/business/htm1fi1es/moe/s8159/201406/170691.htm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EB/OL].[2014-06-16].httP://www.moe.edu.cn/Pub1icfi1es/business/htm1fi1es/moe/moe_630/201406/170737.htm1.

[13]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53.

[14]庄榕霞,赵志群.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

[15]Samue1 P Huntington.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7.

[16]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6-107.

(责任编辑:廖铭德)

中图分类号:F591;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5348(2O15)11-O156-O6

[收稿日期]2015-07-06

[作者简介]胡爱清(1969-),男,湖南绥宁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旅游、旅游教学。

Western Educational Idea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Vocational Education

HU Ai-qing
(Eng1ish DePartmentm,Guangdong AIB Po1ytechnic Co11ege,Guangzhou 510507,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study uses 1anguage constructivism as the guiding theory,and tries to ana1yze how the western countries construct the ru1es of China's tourism vocationa1 education reform through educationa1 ideas. Whi1e China is 1earning the western ideas,we shou1d fu11y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western tourism education discourses,and find the commonP1ace. On1y through innovation can we construct China's distinctive deve1oPment mode for tourism vocationa1 education.

Key words:western educationa1 idea;deve1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vocationa1 education;1anguage constructivism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