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的影响

2015-07-22马天进李正强吕建伟胡腾文

耕作与栽培 2015年1期
关键词:间作覆膜花生

马天进,李正强,吕建伟,胡腾文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间套作具有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资源,减少病虫害,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等优点,在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中具有重要作用[1]。在贵州这种特殊生态条件下,如何提高复种指数,让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生更高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一直是农业科学研究的课题。贵州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大约在800 000hm2左右,为贵州省的粮食生产稳定和牲畜饲料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群众种植密度不高,特别是贵州省东部和遵义等地区喜欢稀植大穗型品种,严重影响了玉米种植效益,使得群众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同时玉米地也出现了较多的空余地,且群众有玉米间作花生的习俗。前人关于玉米间作花生的研究较多[2-10],但在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影响及效应方面的研究却没有,为更好地利用有限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特进行覆膜对旱地宽厢宽带玉米间作花生影响及效应分析试验,以期能为贵州省玉米间作花生模式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基本情况

玉米品种:山玉007;花生品种:黔花生四号。试验地点为沿河县官洲镇大桥村,海拔740m,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前茬为玉米。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宽厢宽带玉米花生覆膜间作、宽厢宽带玉米花生未覆膜间作和未覆膜玉米净作3个处理。玉米净作:行距为50cm,窝距20cm,双粒播种,出苗后见匀苗,留1株。宽厢宽带间作:厢宽4.50m,厢长3.00m,每两行玉米后种植4行花生,玉米种植均同净作,花生为宽窄行,宽行距50.00cm,窄行33.00cm,窝距10.00cm,2~3粒播种,待出苗后见匀苗,留2株。播种完成后,立即对花生覆膜,每2窄行共用一张膜,膜为贵阳市塑胶一厂生产的“贵阳”牌,宽90.00cm。未覆膜玉米花生间作为对照,规格和技术措施均同花生玉米覆膜间作一致。每个处理种植一个小区,每小区种植面积13.50m2。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试验于2012年4月16日播种,2012年5月5日见匀苗,2012年9月11日收获,田间管理按常规管理,整个过程都保持在相对同一的条件下进行。

1.3 测定项目和数据处理

调查、记录不同处理的出苗时间,第一侧枝形成时间,初花期、盛花期,全生育期,收获时随机取样,并对试验材料进行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总果数、饱果数、干荚果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考种,每个小区采用10个单株。对所得数据按不同性状作方差分析,测定差异显著性。试验调查数据均采用Excel和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覆膜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表1 不同栽培方式对花生物候期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on growth periods of peanut

通过调查其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等物候期,得到表1所示结果,由表可知,通过地膜覆盖,花生早出苗5d,这可能是由于早期提高了土温和土壤湿度,为种子发芽出苗提供了良好土壤温、湿条件,促使花生更好、更快生长。在生育期方面,花生覆膜成熟时间比未覆膜成熟时间只提前4d,相比较而言花生覆膜的生长时间多了1d,这说明从出土到成熟期间,覆膜让其有了更充裕时间生长生物量,让更多的生物量转化为经济产量,为花生高产提供了较长的时间保障。同时也能看出覆膜对花生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即能加快花生细胞的分裂和成长,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前了花生成熟的时间。

2.2 覆膜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表2 不同栽培方式对花生产量构成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on yield component of peanut

由表2可知,在生物量上,覆膜的主茎高达53.75cm,比未覆膜的主茎高7.7cm,覆膜的第一侧枝长达55.01cm,而未覆膜的只有46.87cm,较覆膜的少8.14cm,说明覆膜的就优越于未覆膜的。这可能是覆膜后温湿度得到较好控制,在实际生产中覆膜杂草较少,让养分能更好被植株所吸收转化为生物产量。在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方面,虽然覆膜总分枝数7.4个,比未覆膜少0.6个,覆膜结果枝数6.74个,也比未覆膜少0.23个,但覆膜总果数26.18个,比未覆膜多3.11个,每株饱果数15.01粒,也比未覆膜多2.91个,比未覆膜多0.87kg,增产51.79%,这说明不能增加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但能增加花生果数量。同时覆膜花生果产量达到2.55kg,比未覆膜多0.87kg,花生产量/667m2多42.98kg,增产幅度达51.78%,增产效益明显,这也说明花生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花生果数量,提高有效果数量来实现增加产量的。

2.3 玉米间作花生的效益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玉米间作花生未覆膜与玉米净作比较增加产值489元/667m2,增幅达24.36%,且玉米间作花生覆膜与玉米净作比较增加产值1105.5元/667m2,增幅达55.08%。说明在玉米地中间作花生能取得较高经济产值,特别在玉米地中用地膜覆盖花生间作能增加经济产值超过50%。

表3 玉米间作花生效益分析Table 3 Economic benefits of inter-cropping of maize and peanut

3 结论与讨论

3.1 覆膜对花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增加花生产量,玉米间作花生能达到更好地利用有限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的目标。覆膜对花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加快了花生营养体的生长速度,为花生高产奠定了生物量基础。试验表明:虽然玉米在间套作上只有424kg/667m2,比玉米净作少245 kg/667m2,但增加了花生81.6kg/667m2,总产值比玉米净作增加489元/667m2。且覆膜花生产量为122.7kg/667m2,总收益比玉米净作多花生收入1105.5元/667m2。认为在玉米地中间作花生能取得较高经济产值,特别在玉米地中用地膜覆盖花生间作能增加经济产值超过50%。试验实现了更好地利用有限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的目标。

3.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解决迫切需要能耐阴的花生品种需求。贵州省玉米播种面积大约在8 000 000hm2左右,且近年逐步上升趋势较大。近年贵州省打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五张名片”中茶园、特色果园及地道药材园,新建园地中有很大空留土地,近些年在幼龄茶园、果园、药园间套作花生的实践表明,在保证茶叶、水果、药材收益的情况下可额外增加花生经济效益,促进了种植户对幼龄茶园和药园的管理积极性,并达到双收双赢的目的,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耕地资源。同时由于可实现土地全覆盖,在雨季可减少表土雨水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而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可降低地表温度及水分蒸发,从而提高茶、果幼苗的栽插成活率。这就需要耐阴性强,适合间套作的花生品种为生产提高坚强的科技保障,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白。故加强贵州花生耐阴性研究,筛选出耐阴种质资源,进一步拓展种质资源,选育出适合在贵州这种生态条件下,与其他植物间作能达到高产高效的耐阴花生品种工作刻不容缓。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应合理配置花生科技资源、配套相应财力、人力和物力,形成稳定支撑花生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3.3 加强贵州花生复合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贵州花生科技工作起步于1990年比较滞后,且主要集中在育种领域,花生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难于满足花生产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贵州自育花生品种高产高效栽培、间套复合种植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大力发展在幼龄茶园、桑园、果园、药园、玉米间套作花生等复合栽培技术,加快花生耕作栽培方式的转型,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加大花生耕作栽培机械化研究,使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3.4 加大贵州花生科技应用推广力度。花生科技成果普及率低,除了新品种在贵州得到较为有效推广利用外,花生高产高效及其病虫害防除技术尚未在贵州有效推广应用,致使有高产优质品种而无相应配套技术,花生单产绝对量仍处于低而不稳状态。大力推广和普及花生新品种及其实用技术,在加速科技创新的同时,加大现有花生新品种及其配套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试验、示范以及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迅速提高农民种植花生水平。

3.5 做大花生产业链,做强花生加工企业。现目前贵州花生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花生是集营养与保健价值于一身的油食兼备作物,产业链延伸潜力大、深度开发具有较大附加值空间,但由于种种原因,贵州花生产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花生主要以初级产品进入消费领域,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故应做大花生产业链,大力培育和扶持花生产业发展龙头企业,以此保障花生产业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

[1] 刘巽浩,韩湘玲,赵明斋,等.华北平原地区麦田两熟的光能利用、作物竞争与产量分析[J].作物学报,1981,7(1):63-71.

[2] 周苏玫,马淑琴,李文,等.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优势分析[3].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32(1):l7-22.

[3] 左元梅,李晓林,王永歧,等.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3(2):153-159.

[4] 左元梅,李晓林,王秋杰,等.玉米、小麦与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机制的探讨[J].生态学报,1998,18(5):489-495.

[5] 王彦飞,曹国瑶.不同问作模式对玉米及花生氮磷钾分配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79-82.

[6] 邓日烈,聂呈荣,温玉辉,等.花生玉米间作对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1):71-75.

[7] 寇长林,王秋杰,武继承,等.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优化配置模式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0,(6):14-15.

[8] 陆序春,刘振之.玉米间套花生的节水增产效果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5,(2):27-28,29.

[9] 章家恩,高爱霞,徐华勤,等.玉米/花生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597-1602.

[10] 左元梅,王贺,孕晓林,等.石灰性土壤上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根系形态变化和生理反应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8,24(5):558-563.

猜你喜欢

间作覆膜花生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掏花生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花生去哪儿了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
杂豆全覆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