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绿色交通产业发展研究

2015-07-22曾艳英

科技经济市场 2015年8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交通

曾艳英

摘 要:中国有句俗语"要想富,先修路"在现如今看来,完全诠释了目前的问题所在。交通问题的长期滞后发展以及交通建设不够完善,是我国优化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对于对其的影响更为致命性的。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并对交通产业优化进行了界定,详细的分析了地区交通对于产业的影响。分析交通各基础产业对城市群一体化的促进作用。[1]经济之间的来往最基础的来源于交通之间的相互流通,没有交通就没有经济,再优质的物品如果没有"走出家门"那也不会得到认可。在总结交通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完善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群绿色交通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环节。作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枢纽,交通运输以及交通通信是区域一体化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就好比刚刚在土地中生长结出的果实,就算是真的可口美味,让人欲罢不能,如果没有方便的交通也是无法被人们认可的,最终也将腐烂在农田中。所以交通是所有经济之间交流的必要所在也是关键所在。交通方面一定是首先应当合理解决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更应当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毕竟是大都市人流量比较大,经济之间的交流比较频繁。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最近的几年的发展开发产业所应了解的新概念,也是由于环境因素各国都对环保问题起到了很大的重视。绿色交通理念应该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则的指导思想。也是将绿色交通融入到现如今的交通网络和交通系统的一项新的创新。绿色环保的交通与经济繁荣发展的现象,最终达到了经济环境双赢,更是一举两得。

关键词:交通;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绿色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的增长,从1980年至1996年,我国珠三角洲地区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总值平均递增约百分之十七点八,不仅仅高于全省百分之十四点五,凭借着全国百分之九点七的同期增长比例增长,而且远远高于亚洲四小龙各国的经济平均增长量,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的突破。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比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了其良好的地理所在位置,也充分发挥了其优势毗邻港澳的地缘和众多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及优势。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发展市场和依托,以国外为市场的未来发展导向推动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快速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的总额百分之七十六点六,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贸总额的百分之六十八和百分之二十四。

(3)产业结构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逐步的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进行慢慢转变并且已经实现了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全国经济生产总值的"带头人"的称号。珠三角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往后就在呈递增的趋势疯狂的增长,由1980年的二十五点八、四十五点五、二十八点九发展为现如今的八点八、五十一点二、四十。[2]总体上来说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农业结构转型为工业化的结构,在逐步转变为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农业产业化的格局已经逐步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城镇化也在逐步的加快步伐,珠三角地区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的形成。在生产经营中一种养业为其支柱产业,农业以及工业经贸一体化、以国外市场为发展导向,以国内产业市场作为其垫脚石。以资源开发为其基础、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服务,社会化服务,除此之外,还进行了企业的自身管理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5)社会流动比较自然有序走向比较和谐的道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的人流量有大约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非常有特色的外来员工流动群。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人力资源配置的自然体现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有关部门政府的管理最终使得社会流动从无序逐步成为较有序的状态。

(6)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 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百分之四十五点二,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2 城市群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作用

城市群对产业链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众所周知城市是实现经济快速繁荣发展的关键要素,城市的存在导致了更多的经济交互,经济之间的流通更为频繁。城市的形成过程集中体现出经济效应为两类,集聚效应和区域化经济效应,在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建设都需要进行,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自然对于物质生活追求也就更为看中,城市将一定的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人口流动的数量注入城市之中,通过城市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并向着周边地区扩展,造成一大部分的周围影响,也会形成"蝴蝶效应"。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城市群的形成以及地区"圈层"经济内部实现产业企业化的合理转移。[4]通过进行分工以及技术扩散来进行提升"圈层"经济内部的产业结构。再通过产业在全国各地区的所适应情况来进行判断什么地区适合哪种产业结构以便来实现不同区域的布局不同。并最终达到提升整体产业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目标。

城市群对产业集群的作用方式。在一些专家认为,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就是使其具有国际上的竞争力的产业与产业集群。这一点才是城市群发展的核心,也是城市群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城市群正是通过这些产业集群以及产业发展来影响和进行控制周边的地区发展。只有有竞争力有能力的产业群才是支撑起城市群的经济支持。使城市群才可以稳定、繁荣、和谐的发展延续下去。它在不断增强城市群的竞争力和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

3 绿色交通发展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最近的几年的发展开发产业所应了解的新概念,也是由于环境因素各国都对环保问题起到了很大的重视。也将其作为发展开展的首要考虑因素。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一脉相承。绿色交通主要强调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减轻交通的负担减少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资源。其本源就是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来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最少的社会成本置换出最合理最大的交通效率。来满足人类对于交通的需求。绿色交通理念应该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则的指导思想。也是将绿色交通融入到现如今的交通网络和交通系统的一项新的创新。达到了可持续发展并且绿色环保的目的。使得土地使用和轨道噢使用都可以绿色并且协调的发展。最终使得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这种理念方式统一结合,即通达、安全、舒适、低污染。

绿色交通理念应该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则的指导思想。也是将绿色交通融入到现如今的交通网络和交通系统的一项新的创新。重视环保问题,减少交通污染问题,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历来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的一大愿望。但最近几年,绿色环保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交通越来越堵,污染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是目前不得不可否认的问题。

发展流行色交通,源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城市群之中非常复杂的交通中,环境问题是现在非常至关重要的,经济可持续性现在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给之间动态平衡。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在一天天的快速发展。对于绿色的交通产业也应该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要在不降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使得环境也得到完善的改善。这才达到了双赢的理念。宣传交通对环境和健康影响的基本知识。推广各部门对环保燃料的使用,限制不用排量的车型的出行,进行交通和土地使用规划对环境的评估影响。进行宣传环保知识,使得人们懂得环境的重要性,在那样一个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环境问题一定是不可忽略的问题。珠三角地区应当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积极配合下进行限号出行,进行交通的土地使用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在一步步的增加,已经成为我国的领军区域,其影响力不可低估,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是全国人流量最大的城市,通过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长时间的管理与协调,现在已经完善到一定的阶段。绿色交通的基本理念也在随着日益严峻化的环境问题不断地得到重视,也在现代大都市和经济繁荣的区域开始逐步渗透。

参考文献:

[1]陈鹏.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J].长安大学,2013(09).

[2]杨观来.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关系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2003(06).

[3]王春超,余静文.政府间组织结构创新与城市群整体经济绩效--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世界经济,2011(01).

[4]冯坛.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11(12).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自筹经费类科技计划项目《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绿色交通产业竞争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交通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的田场与经营者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珠江三角洲口袋公园设计探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珠江三角洲》一课教学的粗浅尝试
阅读理解三则